APP下载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综述

2021-04-12

智能城市 2021年24期
关键词:圈层都市规划

丁 娜 赵 敏

(陕西华地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1)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呈现成熟的城市区域化和网络化发展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城镇数目众多、产业集聚度较高,小城镇在承接核心城市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与核心城市的系统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发展都市圈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帮手,是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区域功能优势互补的重要引擎,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以及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起到关键作用[1]。文章分析国外都市圈理论提出和演进过程,整理都市圈发展的理论逻辑,从都市圈概念和界定标准、规划理论和动力机制、空间结构等方面总结我国都市圈理论的研究成果,思考分析我国在都市圈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都市圈研究和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1 国外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演进

基于城市人口统计的需要,美国1910年提出大都市区概念,后续修正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城市带”和“大都市连绵带”概念,将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列为世界上六大城市带之一[2],认为城市沿交通网络发展会演化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经济体系,通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将多个社会经济体系连接,产生一个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20世纪50年代,木内信藏提出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认为中心地域、城市周边地域和城市郊外缘广阔腹地共同构成大城市圈[3]。思想逐步衍生为“都市圈”理念,是日本及许多西方国家城镇群发展地区重要空间组织特征之一[4]。日本大城市经济圈理论在日本国土规划中得以应用并深入发展。

日本学者从社会特征、人口特征、空间结构等多维度来研究日本三大都市圈的演进特征。《大都市圈的结构演变》将都市结构演变定义为人口、产业、资源等从中心城市向大都市圈周边地区不断转移,表现为郊外化特征。随着城市对周边区域对人口和资源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趋于饱和,带来人口过于集聚的不经济效应,促使经济活动和人口郊外化,核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职能进一步增强,周围地区承接外溢的制造业职能,核心城市与周围地区以便捷的交通廊道连通,公共服务设施共联共享[5]。

2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演进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学术界开始将西方都市带、都市圈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引入中国。1983年将戈特曼的理论引入国内,国内学者逐渐开始着手于都市圈相关理论研究。在国内,都市圈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都市圈概念和界定标准、规划理论和结构特征、发展模式等方面,理论研究仍在不断完善[6]。

2.1 都市圈概念和界定标准

(1)都市圈类似于城市经济区。

都市圈是辐射带动功能强大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镇的经济协同发展,形成联系紧密的一体化城镇化空间形态。

(2)都市圈等同于都市区。

从都市圈内涵角度分析,日本的都市圈与美国的都市区在实质上是相同的。

(3)将都市圈、城市群、都市带、城市连绵区同等使用[7]。都市圈发展的核心是资源要素的交流与优化分配,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建设成为拉动要素流动的必要条件。实现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化布局,在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心小城市之间形成分工合理、要素流动、协同发展的空间实体地域。

国内学者提出很多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分的方法,如以中心城市经济势能影响的100~300 km范围作为都市圈半径辐射范围;从社会经济构成、行政区完整性、实力情况等角度,提出中国都市圈的界定标准[8]。

在综合参考国内外现有都市圈界定标准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确定我国都市圈界定标准为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大的大城市为中心的1 h通勤圈辐射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2.2 都市圈发展阶段和动力机制

陈小卉[9]以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提出雏形期都市圈、成长期都市圈和成熟期都市圈的发展阶段观点。薛俊菲[10]提出,都市圈空间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雏形期、成长期、发育期和成熟期。

综合分析现有都市圈理论研究观点及我国现阶段各都市圈的发展阶段特征,将都市圈发展阶段分为培育型都市圈、成长型都市圈、成熟型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其核心城市本身的发展水平受地域、人口、交通等影响,导致核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群带动作用较弱,未来的首要任务是提升核心城市经济实力;成长型都市圈以成渝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为代表,其发展均衡度仍有欠缺,但总体实力超越全国平均水平;成熟型都市圈以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为代表,总体经济实力和交通便捷度较突出,周边中小城市经济也相对较发达。

都市圈是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和运行的基础是拥有健全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城镇化、交通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政府决策与规划是引起都市圈不断成长的四大动力因素。

2.3 都市圈空间结构

国内比较系统的都市圈理论研究成果认为,城市的圈层从内到外可分为核心圈层、邻近圈层、辐射圈层,三个圈层以都市圈内部的交通走廊连接城市和乡村,公共设施共联共享,产业分工明确,共同构成新的一体化的都市圈地域实体空间。

从产业分布特点分析,核心圈层的主要布局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体的第三产业;邻近圈层主要承接中心城市教育及研发资源的转移,在人才集聚基础上,承接高附加值二产转移为主,形成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卫星城;辐射圈层主要依托交通优势发展物流产业,承接部分都市农业的功能。

2.4 都市圈规划理论

我国都市圈规划研究成果主要以都市圈地域空间规划模式、空间结构和规划内容为主。张京祥等[11]总结出都市圈空间组合形态的多样化模式,认为可以探索我国大都市区两级双层管理模式下的三层管理系统。张伟[12]认为,都市圈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地域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网络、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协调管治、协调措施和政策研究。于亚滨[13]以哈尔滨为研究对象,从行动规划运用角度探索都市圈规划的有效途径[13]。都市圈规划实质上是区域合作规划,其重点任务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约束,引导城市分工合作,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生态共保和环境共治,建立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都市圈规划属于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规划约束力有限,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行政监督是保障都市圈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关键[14]。

3 结语

我国的都市圈研究仍处于探索初步阶段,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地域界定、结构演变等方面,都市圈的基础理论滞后于实践。多数成果侧重于介绍国外成熟型大都市区(圈)建设、规划和管治相关经验,对都市圈规划体系的研究较少。

从研究体系分析,我国都市圈研究仍以国外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应在充分总结归纳国外成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新时代发展特征探索中国化的都市圈研究体系。从研究方法分析,我国都市圈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分析较少,缺乏从系统观和协同角度测度量化都市圈协同创新程度的模型,应加强大数据新技术在都市圈的科学模拟和动态监测、协同程度量化等领域的研究。从研究方向分析,我国对都市圈研究起步比较晚,侧重都市圈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对区域协同创新要素的结构关系和网络连接研究深度不够。从都市圈规划分析,应在充分认识都市圈发展的新背景、新趋势前提下做出积极响应;目前我国都市圈内各城市受行政区划限制比较严重,应着力开展都市圈体系调整和发展研究,采取区域整体发展策略。应理性分析都市圈发展模式,在看重经济指标的同时重视城市间要素流动及功能互补。我国应进一步加强都市圈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使都市圈规划有法可依,保障都市圈规划体系的完善和实施。

猜你喜欢

圈层都市规划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穿越水上都市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