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措施

2021-04-12

智能城市 2021年1期
关键词:淮南市水厂水源地

(安徽弘鸿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9)

1 饮用水水源地概述

1.1 饮用水水源地概念

饮用水水源地包括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如企业单位用水、相关部门用水、学校用水、餐饮用水、医院用水、旅游用水等取水基地。水源来源包括河流、水库、地下水、湖泊、海洋等。

1.2 饮用水水源地分类

以水源供应数为标准分界,水源通过管网运输,且供水量小于1 000人的为分散式饮用水源地,供水量大于1 000人的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1.3 饮用水水源地资源分布

我国水源分布情况十分不均,长江以南地区占据了我国大部分的水资源,但其国土面积只占据了1/3。我国面积广阔的北方地区只占据了小部分的水源量,尤其是西北内陆地区的水源量十分缺乏,我国部分地区面临的水资源十分枯竭的情况。我国部分地区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部分城镇水源受到了不同情况的污染。水资源的恶化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对我国的饮用水资源造成了负面影响。

2 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意义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已经建成的600多个城市内,存在的400多个城市供水问题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占据110个,我国缺水总量已达到了60 亿m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与我国的国土面积相比较,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据了40%。我国50%的河段区域存在一定的水污染现象,在区域内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到50%,我国农村地区3亿人口的饮水受到了严重威胁。

研究表明,我国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我国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应加大对饮用水水源环境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政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公共用水区域,例如水库、河流、湖泊等,地区的水源保护。水源地的保护分界线为供水人口总数,其主要分为分散式的饮用水水源、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两种。分散式的饮用水水源人数总量在1 000人以下,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人数总量在1 000人以上。根据相关规定,对其水源地进行科学合理划分,规范其管理工作。

3 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执行力不足

目前我国在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中,已制定了相关制度及规范,但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相关部门始终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导致许多措施不能够在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甚至部分地区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执行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及规范,监管部门应规范自身的行为,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管,避免危害水资源安全行为的发生。

3.2 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不健全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饮用水水源的监管链条,经过具体实施已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可检测出水源地存在的水源污染状况及水质污染问题。部分地区在发生水源地饮用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另外,部分地区的条件较为落后,发现了引用地水源的检测水质问题无法及时进行解决。

经过研究发现,在水源地监管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引用地水源的监管政策没有得到完全普及与落实。其次,我国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只在表面实施,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环节中。另外,我国相关监管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责没有落到实际工作环境中。

3.3 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不足

我国在进行引用地水源保护实际工作环节中,各地区的保护政策不同,各地区的相关制度也存在差异。在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的国情下,不同地区的水源地保护标准监管力度、重点保护措施存在差异,会影响监管效果。我国相关监管队伍的技术人员的自身素养与综合能力存在差异,导致我国相关的措施难以得到实际的应用。

4 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措施

4.1 完善建设体系

相关部门在进行当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时,政策制定应与当地的实际环境相融合,加大相关制度的建设力度。针对相关措施中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在水环境的保护划分中,相关部门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将制定的措施实地落实,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改善水源环境。

4.2 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机构

针对当地的水源保护,相关部门应制定保护政策、保护机构,环境保护机构应承担当地水源地保护的最大的责任。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通过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降低城市水量的排污,以提高对有水源地保护的工作力度。水源地保护机构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的水源地质量,减少污染。

4.3 提高水资源环境的监测能力

相关部门在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将水质保护站建立在合理的位置,确定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水质保护站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交通条件,对水源进行强力保护。水资源监测站的建立应具有时间兼容性,以避免时间及空间资源对水资源环境监测站的破坏。水资源监测站的建立应制定相关标准,以保证其符合水资源保护目标,为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保障。

4.4 加强水资源管理力度

首先,针对危害水资源环境的行为应进行严格打击,严重时给予一定惩罚,以减少不良行为对水资源环境的破坏。相关部门应建立24 h的值班制度,对水资源环境现状进行实时的保护与勘测,特别是重点水源区应定期监察。深水区域严禁垂钓、游泳,从各个方面出发减少对水资源环境的破坏。

5 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案例

5.1 评估范围及指标

(1)评估范围。本计划范围内的主要水源:淮南市淮河水源,淮南市潘吉元庄水源和淮南市水源(瓦湖)水源,共有三项重要的饮用水适宜性评估。淮南的淮河水源主要包括淮南市淮河水源地、淮南市五水厂及潘集袁庄水厂。其中,淮南市淮河水源位于次要水域,淮南水源在水源保护区内,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保护区耕地耕作现象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来源。袁庄水厂水源地位于二级水功能区划淮河凤台八公山过渡区,码头已拆除,装卸能力丧失。水资源储备中存在耕地耕作、农药、化肥等污染影响水源,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地保护区的农业现象,农业污染对水源有特殊影响。

(2)指数评估标准。该评估基于《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旨在从数量、水质、监测、管理四方面分析每个水源区域的组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据得分,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饮用水水源的总体评价结果进行分级。

5.2 水源安全评估

数量评估:地处淮南市淮河水源地,包括第一水厂、第三水厂、第四水厂以及怀化自来水厂。2019年,总取水量为7 752.84 万m3,第一水厂取水量为1 152.9 万m3,第三水厂取水量为3 498.6 万m3,第四水厂的取水量为3 055.3 万m3,怀化水厂的取水量为46.04 万m3,总人口为49万人。

水源是替代水源,水质得分为38分。目前水厂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满足家庭用水需求,有完整的时间表和供水支持设施,维护水厂的供水设施和取水量供水工程安全运行。

水质评估:根据2019年水质监测报告,每月对淮南溪淮河水源区水质环保部门和水生植物进行监测,水质达标率为100%;在该区域安装了水源保护标牌,使用围栏进行围堵和封闭管理。保护区内的土地有耕作现象,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区的植被范围超过80%,水质得分为38分。

监测与评估:水源地区拥有完备的视频监测设备,在三水厂上游段安装了水质监测站上游自动水监测站和水流量在线流量计。设置了巡逻点,每天检查并记录供水情况,监测评估得分为15分。

管理评价:水源地区分为饮用水保护区,水源区的监督主要是在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委员会、公安局等部门联合执法,与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形成联合管理局面。淮南市制定并发布了《淮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淮南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淮南市城市供水监管工作实施细则》《淮府办揭秘》2018年第247号,淮南市水利环境保护建设委员会为突发环境事故做好了准备。进行预先计划,为环境紧急情况举行紧急演习,自来水公司定期培训以制定在突发水污染、洪水和干旱等特殊情况下水厂安全保障的紧急计划,改善紧急计划的响应能力引导,安排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管理评价为15分。

综上所述,从数量、水质、监测、管理4个层面综合分析,淮南市水源安全卫生达标建设评估等级为优。

6 结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饮水区的保护已成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中央饮水区的问题,研究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在保护水源环境的情况下,促进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淮南市水厂水源地
雨中即景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水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析
水厂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淮南市3~6岁幼儿各项身体形态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淮南市一院举办“市内科病例讨论会”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