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1-04-12

智能城市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建筑物评估

(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地下水是组成岩土体的重要部分,做好这方面的勘察工作能够充分保证地质与工程质量。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增加了勘察需求量,人们越来越重视地下水问题。地下水有助于工程建造的稳定,在开展勘探工作时,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分析与处理工作,同时对地下水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保证能够顺利、安全开展勘察工作。

1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水文气象勘察,该环节的主要勘察内容包括气候条件、降水条件、地表水分布区域、地下水分布位置等。例如在对气候条件进行勘察时,需要采取国际统一划分标准对区域基础情况进行了解,如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是评估区域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因素之一。(2)基岩基础情况,结合以往地质灾害的治理经验可知,许多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基岩稳定性较差有关。地下水富集的区域主要是在砾石层和砂石层,这部分岩土层具备较强的渗透性,在勘察期间需要重点关注基岩参数,如基岩厚度、基岩岩性、基岩完整度等。(3)地下水水位是勘察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规律和对土层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关系到整个区域作业期间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勘察内容之一。

2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常见问题分析

2.1 潜水位上升问题

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和当地降水量有直接关联,潜水位上升问题的出现会对区域地质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会破坏地面建筑物的地基,使地基内的含水量不断增加,在置换作用下会降低建筑物地基强度,导致建筑物出现形变、裂缝等问题。第二,在潜水位上升的过程中,会对周围土壤产生较大的挤压力,土壤会在挤压力作用下出现土质疏松的情况,降低了土层的基础强度,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第三,潜水位上升会对岩土层产生侵蚀,使结构本身的耐受度受到影响,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第四,如果地下水量比较丰富,会对土质理化性质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沼泽化、盐碱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2 地下水位下降问题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包括人为过度开采、区域降雨量减少等,如果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大,会导致以下应用问题:(1)地下水位的下降,使水位和含水层顶板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失去了地下水的分压作用,土壤的密实度会在上部结构自重影响下注浆增加,地面上的建筑物会出现连接裂缝、凹陷、沉降等问题。(2)建筑物内使用的一些木质结构、混凝土结构,会在拉伸作用下出现形变或破损,加快了结构的老化速度,缩减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影响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3)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下降,承载力会受到相应影响,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和应用安全性。

2.3 地下水位不规律波动

在地下水位不规律波动的原因中,气候条件占有很大的比重,该情况的出现会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第一,地下水位的不规律变化会产生顶升、挤压等作用力,地上建筑物中的木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会在该作用下出现形变或破损,加快了结构的老化速度,缩减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第二,会影响周围土壤的基础情况,在置换作用下会改变土层原有的理化性质,使建筑物原有的承载力逐渐下降。在上层建筑中,建筑物由于基础强度不足而出现形变、裂缝等问题。

2.4 承压水的问题

在地层深处的地下水主要以承压水为主,在建筑工程作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基础工程深度也在不断扩大。承压水的危害性主要集中在前期作业施工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内容:(1)基坑开挖施工的过程,会降低含水层上方的土层压力,承压水会顺着节理裂隙向压力较小的部位移动,基坑会在此影响下出现基坑涌水、涌砂的问题,干扰作业活动的继续推进。(2)承压水会影响周围土壤的基础情况,在置换作用下也会改变土层原有的理化性质,使建筑物原有的承载力逐渐下降,同时在含水量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加土壤自重,增加基坑形变或塌陷的风险性。

3 地下水问题应对措施分析

3.1 明确地下水勘察内容

通过明确地下水勘察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勘察结果的完整性,提高采集数据的实用价值。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明确地下水勘察工作属于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勘察范围不局限于作业区域,而且应了解周边区域的水文情况。在具体的勘察工作中,需要采集的内容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深度、含水层材质、含水层节理发育情况、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质等内容。除了这些地下水的直观因素外,还需要对地下水延伸路线、区域降水条件、补充途径等内容进行研究,提高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在后续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得到可靠性较强的评估结果,为一些预防措施的及时拟定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

3.2 加强地下水详细勘察

通过加强地下水详细勘察,能够得到精准度更高的数据信息,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地下水所在区域的岩土体结构本身存在较强的水理性质,对地下水勘察工作的开展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在开展勘察工作时,需要先进行岩土体理化性质的研究,对于岩土层的储水性、容水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水质变化情况的合理研究。在勘察过程中,需要分为踏勘、初勘和详勘三个阶段,不断了解地下水的基础情况,提升获取资料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前期作业的过程中,勘察人员需要拟定可靠的地质勘察计划,对于需要勘察的内容进行细化,采集不同区域岩土变形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地下水基础情况,提高地下水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3.3 完善地下水勘察制度

通过完善地下水勘察制度,可以提升勘察工作开展过程的有序性,减少返工的情况。目前很多勘察单位为了提高作业过程的标准化,均会拟定相应的勘察制度,由于更新速度相对较慢,会导致制度出现较强的滞后性。针对此类情况,勘察单位需要做好原有勘察制度的研究工作,将原有制度中的缺失部分、滞后部分进行补充,提高勘察制度内容的完整度。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应做好反馈信息的采集工作,提取有效信息,选择性补充勘察制度中,提高制度内容的人性化。在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应确保制度持续更新的状态,使其可以满足建筑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提高内容的适用性。

3.4 优化水文地质评估体系

通过优化水文地质评估体系,可以明确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确保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的稳定性。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地质评估体系,需要设置合理的评估指标,如地下水所在深度、岩土性质、气候条件等,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确定这些参考指标的所占权重,将其带入计算过程中,对于计算结果进行排序,明确目前区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顺序,明确问题的治理顺序,确保该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水文评估结果的可靠性[1]。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和权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提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提升评估体系的实用价值。

3.5 重视地下水勘察问题

重视地下水勘察问题,及时发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勘察结果的实用价值。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勘察单位需要清楚认知地下水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相应的勘察制度凸显出该内容的重要性。勘察单位需要提高资金投入力度,对于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进行及时更新,淘汰的仪器设备可以通过折旧的方式进行处理,以降低新设备采购成本,提高设备所带来的综合效益[2]。应注重地下水勘察人员的能力培训,组建高水平的勘察队伍,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推进,提高勘察结果的可靠性。

3.6 做好勘察人员能力提升工作

通过做好勘察人员能力提升工作,可以发挥勘察仪器的应用价值,提高地下水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在地下水勘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使用许多的先进仪器,需要匹配对应操作能力的勘察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勘察单位需要做好勘察人员的培训工作,内容包括基础操作规范、操作要求、突发情况的处理等。为了加深培训人员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印象,可选择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培训,让勘察人员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于参训人员需要进行培训后测试,测试方法可分为线上测试和线下测试两种,将测试结果折合比例计入个人绩效中,提高勘察人员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明确地下水勘察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勘察结果的完整性,加强地下水详细勘察,得到精准度更高的数据信息,完善地下水勘察制度,可以提升勘察工作开展过程的有序性,优化水文地质评估体系,可以明确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威胁,重视地下水勘察问题,能够及时发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勘察人员能力,以发挥勘察仪器的应用价值。基于地下水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拟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所采集数据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对于提升治理策略实用性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建筑物评估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火柴游戏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