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开发区产城融合规划优化策略研究

2021-04-12潘隆苏

智能城市 2021年19期
关键词:永和工业用地用地

潘隆苏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

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新闻发布会,广东环境保护投诉举报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新建大型住宅小区与原有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矛盾问题突出,“楼企相邻”易造成长期反复的投诉举报。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工业企业数量众多、工商业与居住区交错混杂,其中永和经济区由于历史遗留环境问题、楼企相邻问题复杂,“楼企矛盾”尤为突出。永和经济区是广州市经济开发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为34.7 km2,于1993年经开发区批准设立。该区当前已有来自美、英、法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40家外资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永和居民多次提出工业臭气影响居住生活环境的投诉,群众非常关切。2015年,贤江小学数百师生因周边工厂排放臭气,导致咽痛、头晕而停课。黄埔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黄埔区广州市开发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有关工作,永和、东区范围内废气扰民问题列为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任务,要严格落实环保督察整改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文章以永和经济区规划优化为例,探讨“楼企矛盾”的整体规划优化方法,既促进产业的整体提升、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

1 永和经济区的现状评估

1.1 总体概况

永和经济区建设用地9.8 km2,现状以工业用地为主。永和经济区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40家,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426亿元,占黄埔区5.6%。前20名当中,全部为制造业,其中汽车零部件和配件制造行业数量最多,有7家企业,其次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行业有3家企业,其他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值为128.27 亿元/km2,与科学城、上海同类园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1.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1)基于多源数据建立土地信息空间数据库。

面向GIS“大数据”的多为分析,建立工业用地信息空间数据库,为每一块工业用地建立档案,为绩效评价、环境影响分析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存量用地复杂的现状用地情况,整合全域数字化现状图、三调数据、“四标四实”、地图POI数据、地形图及权属数据。通过LBS数据校核等方法手段,明确地块用地性质、面积、边界以及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权属人、土地闲置时间等指标。

针对产出效益情况,梳理工信部门及税务部门数据,明确地块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产出、税收、从业人员、企业门类等产业指标。针对污染排放情况,整合环保部门数据,明确地块的废气产生量、废水产生量、固废产生量。废气指标按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进行细分。

(2)土地绩效评价。

将低效工业用地评价作为导向,根据数据可得性、工业用地特点等实际情况,构建包含总目标、子目标、具体指标三个层次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目标:包括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用地合规性、行业发展潜力。

子目标:包括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合规导向、企业发展前景。

具体指标:土地开发率、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土地闲置率。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指标权重,详见下表。最后识别出得分低于40分的用地,将其纳入低效用地数据库。

(3)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污染企业名录获取、大气污染排放评估、走航检测异常情况识别三个途径,分析高污染、危险企业对集中居民点的影响情况。

①污染企业名录。

永和东片区涉及6家企业,多数企业与黄埔区污染企业名单重叠。规划范围内危险物品企业1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永和河南侧,分散于甘竹山公园以北。

②大气污染排放。

综合考虑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能性、有效性和全面性,选取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气产生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等指标量,结合广州市污染、危险名录及走航检测数据,根据对应权重,计算得出产业用地环境影响评估的分值。

根据环境影响得分低于40分的用地,分析其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梳理会对周边居民点产生明显的环境与安全影响的企业与用地,纳入需要清退企业并实施再开发的工业用地数据库。

二氧化硫(SO2)污染排放以洛科威防火保温材料(广州)有限公司排放较为突出。氮氧化物污染排放(NOX)以广州协鑫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洛科威防火保温材料(广州)有限公司等排放较为突出。污染排放(烟尘粉尘)以广州协鑫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洛科威防火保温材料(广州)有限公司、广州阿雷斯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永盛路店)等排放较为突出。

污染排放(VOCs)以贝格工业涂料(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协鑫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迪爱生(广州)油墨有限公司、卡斯特(广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广州普乐包装容器有限公司等排放较为突出。

③走航监测。

根据《广州黄埔区走航监测情况(2018年)》,永和东区存在6处异常点位,主要排放物为芳香烃、烯烃、烷烃类化合物。

④影响范围评价。

根据企业的综合评估,筛选危险、污染的企业名单,并评估其对居住、学校、村庄的影响。根据影响对企业提出近期搬迁或远期提升要求。居住、学校、村庄可接受影响的范围及实际投诉接收情况,对不在评估名录、但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进行远期控制提升。

(4)评价结论。

共梳理21个重点关注企业,识别出解决“楼企矛盾”中的核心问题,主要为临近永和大道与西侧居住用地的工业项目,对周边小区及村庄生活影响较大,建议远期控制、改造提升。

2 整体优化对策

2.1 技术思路

本研究在充分比较国内外同类研究和技术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国内外同类案例经验,明确研究目的与目标以及本次研究的重点和技术方法、工作内容。规划提出工业用地绩效与环境影响精准化评价的技术手段,基于多源数据建立土地信息空间数据库,通过绩效模型、环境影响模型双维度对工业用地进行评价,精准识别引发“楼企矛盾”的工业用地,为产业提升提供了明确的“靶向”目标。研究通过控规修改将规划法定化,并在产业准入、环保监督多个环节提供了配套措施。

2.2 用地布局调整

(1)总体布局引导。

结合现状产业格局与规划空间结构,在永和片区范围内规划构建南中北三片空间结构,结合赋予现实条件提出了差异化的产业策略。

生活组团以甘竹山公园、永和河为依托,形成综合生活服务片区。紧邻用地远期控制为M1;工业南翼拟完成一类工业的整体改造升级,实现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工业北翼远期控制高危、高污产业入驻,保障M2类工业用地的需求。

(2)工业用地项目调整。

将危险系数较高、污染程度高且对周边居住环境影响较大的22个工业项目地块,由二类工业用地(M2)二类工业用地兼容一类工业用地(M2/M1)或新型产业用地(M0)。

该类工业项目近期建议由环保部门牵头,对名单内企业进行约谈,敦促其改善工艺流程,更新环保处理装置,尽量降低污染排放量。用地性质修改涉及的部分企业,在土地出让年限到期前,如企业提出改扩建申请,由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结合申请企业地均产出、污染排放量以及与周边小区、学校的距离等因素,报请区相关会议审议确定是否批准。上述企业在用地年限到期后,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以达到一类工业用地的相关要求,否则不予续期,并引导企业向“广清特别合作区”等园区转移。

2.3 基于评价,通过五大措施完善产业体系

永和经济区已基本形成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高端化工、新材料等五大产业集群,整体产业格局处于稳定态势,热力供应等园区基础设施企业运行良好,有效支撑着全区经济增长。规划通过淘汰、升级、扩大、引进、发展五大措施,构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前轮引领、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拟建立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为主导新兴产业,食品饮料与汽车零部件、高端石化为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体系。

2.4 实施保障措施

梳理产业区内易出现的环境风险包括污水废气处理设施失效、自然地质灾害引起的易燃易爆、恶臭污染物、危险源企业以及生活居民入驻导致楼企矛盾环保投诉,并对其实行相应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降低产业区内环境风险。

3 结语

从永和地区的规划编制过程方恩熙,工作的重点更多、体现在精细化的评价与识别,关注产业效率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通过小规模的“定点清创式”更新与总体布局的整体引导,取得了居民、园区管委会、企业的认可与支持,通过精细化规划优化推动规划实施。永和地区的工作充分体现了规划人员对解决“楼企矛盾”起到的重要作用,充分协调了产业发展与居住环境的关系,在保障居民高质量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对产业空间进行适当改造,助力开发区老工业园区的提升。

猜你喜欢

永和工业用地用地
工业用地供应市场化和地区经济增长
——以杭州为例的实证研究
贫困的永和变了乾坤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溧阳市永和小学简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新发展理念下常州市工业用地的形势与任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梦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