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桥改造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研究
2021-04-12叶植生
叶植生
(南靖县交通综合服务中心,福建 漳州363600)
0 引言
交通领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保证交通领域的安全与质量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诸多桥梁存在安全隐患,致使其使用性能大幅度降低,因此,开展危桥施工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在危桥施工的过程中,危桥施工管理水平较低,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使得危桥施工难以顺利开展。因此,针对危桥施工管理影响因素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危桥施工概况分析
1.1 工程概况
为了更好的分析危桥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选择以靖城大桥为例,该桥位于南靖县靖城镇湖山村,桥梁全长607.86m,宽度为9.5m,行车道净宽度为7.5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连续组合箱桥梁,下部为花瓶式矩形墩,钻孔灌注桩基础。靖城大桥处于九龙江西溪,该地区采砂行业发展较好,然而,由于采砂过度使得河床下沉,致使靖城大桥的结构也受到了影响,桥梁出现基础裸露问题。而为了进一步保证靖城大桥的使用安全性与功能性,有关部门决定对靖城大桥进行加固维修,避免发生危险事故。通过相关记录可知,桥梁的桥面及下部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桥面裂缝、桩基冲刷等问题,桩基承载能力降低,但经过计算表明,该桥的桩基配筋及现桩长依旧满足设计要求,桥梁评定等级为四类,故而仅需要对该桥进行改造加固处理。
1.2 桥梁主要病害
在对该桥实施维修加固施工之前,需要对该桥的病害状况进行详细检测。根据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出具的《靖城大桥外观检测报告》中显示,靖城大桥的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均存在问题。
首先,靖城大桥的桥面存在轻微的裂纹、裂缝,致使靖城大桥存在桥面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点,分别为温度裂缝和荷载裂缝。温度裂缝是指靖城大桥常见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桥梁结构受温度应力产生形变、开裂,最终形成了温度裂缝。当温度骤然升高或降低时,桥面温度变化快而内部结构温度变化慢,桥梁内部混凝土结构产生形变,从而致使桥梁受到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荷载裂缝是指靖城大桥的桥梁结构承受的荷载力超过了极限荷载力,从而导致桥梁结构出现损伤,同时,由于受河床下降因素的影响,桥梁结构本身的荷载力便有所降低,进而使得桥梁结构弯曲、形变最终产生荷载裂缝[1]。
其次,该桥的上部结构存在轻微的渗漏现象。该大桥主梁混凝土施工接缝处发现存在蜂窝麻面和渗水的问题。
最后,该桥的桩基受损比较严重。根据报告表明,由于河床下沉,致使桩基的裸露最高为10.15m;桩基存在破损现象,破损面积约为0.35m2;桩身长期受河水、洪水的冲刷影响,出现了凹凸不平现象,个别桩基甚至出现了缩径现象;根据回弹法对桩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实测桩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在10.2~16.3MPa,低于原设计强度要求;有的桩基出现露筋现象,钢筋不同程度的锈蚀。
1.3 维修与加固设计内容
首先,对于桥面系问题的修复,一方面,该工程对闸拦表面进行喷砂除锈,并修复人行道,并对裂纹进行灌浆处理。在进行灌浆处理时,首先需要对裂缝进行清理,对裂缝边缘进行打磨,采用选择环氧树脂浆液作为灌缝材料,并利用微膨胀水泥浆液对裂缝进行修补。材料灌入完成后,需要进行24h的灌封胶固化处理,待灌封胶完全固化后,对结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保证结构表面的平整度。为了进一步保证桥面裂缝修补的质量,该工程选择利用碳纤维片粘贴加固处理桥面,利用碳纤维片帮助桥梁改变受力方向,减少荷载力对桥梁的影响,帮助桥梁承担一部分作用力,从而提升整体结构的抗弯性能。
其次,对于上部结构渗水的处理,该工程选择对已经渗水的部位进行钻孔处理,在渗水处的最底部钻孔,促使桥梁内部结构的水能够排出。同时,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灌胶处理,维持桥梁的原结构。
最后,对于桥梁的下部维修,该工程首先按照河床现状,重新推算河床冲刷情况,推算出的最低标高为-4.91m,各个桥墩桩基按新测算的局部冲刷线底标高重新进行受力分析验算,以最终确定基桩加固措施。该工程选择对基桩进行外包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提升桩身的横截面积,从而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在加固施工过程中,首先清理桩身表面的杂质,并对桩身进行打磨处理,随后在桩身外围进行钢筋混凝土加固。其次,对于下切较为严重的部位,需要进行基坑回填处理,基坑回填每块150kg以上的块石至标高1.81m。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河床已经达到圆砾层顶面,考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河床依旧处于被冲刷状态,故需要对冲刷深度进行重新推算,此次加固设计尽量将桩间承台设置在圆砾层内或接近圆砾层,加固方案确定在承台底以下10.75m处增设桩间承台。
2 危桥施工管理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是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对于危桥施工而言,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针对性的施工管理体制,促使管理制度能够辅助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建设目标。总体而言,施工管理体制需要包括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材料管理、施工设备管理、施工环境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通过施工现场管理,可以让整个建筑项目工程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发现并完善管理制度中需改进的漏洞,从而提升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2.2 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把控
工程施工时需要现场具体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的各项要求进行施工。就目前情况而言,桩基加固施工的主要方式包括两种,一种为采用纤维套筒外包防护处治,而另一种为采用外包自密实混凝土处治。采用纤维套筒外包防护处治的方法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且工期短,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但该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工艺复杂,且当水位超出底系梁时不能施工。采用外包自密实混凝土处治的方式在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流程简便。因纤维套筒工艺需要对套筒及灌浆材料的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类似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该桥桩基存在不同程度的缩径,需要增设钢筋网用以增加桩基的受力面。综合考虑,因此,该工程桩基加固选择的方法为外包钢筋混凝土,该方案的施工工艺成熟、主要材料质量容易把控。
2.3 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
建筑原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做好建筑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也是危桥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内容。首先,施工单位需要选择信誉好,产品品质好的企业作为原材料的供应商,避免因原材料不合格或不稳定,造成实体工程质量不合格,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其次,在原材料进场之前,需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同一批次的原材料进行检查,部分特殊的材料需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检查通过后方可允许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4 做好试验检测工作
在危桥施工现场做好试验检测工作,施工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做好防控。如果在对实体工程抽查质量上出现问题,应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下次施工时产生同样的问题,确有需要时应采取有效施工技术手段进行调整,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才能有效提高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2]。
2.5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众所周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实际危桥施工的过程中,若想彻底解决危桥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保证管控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才能够促使危桥施工顺利完成。施工及监理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其专业技能水平的培训,要求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合理的运用各种手段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各部门能够加强沟通。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危桥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采购不符合要求问题,致使危桥施工的施工质量及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建设单位需要针对危桥施工项目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把控,并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同时做好试验检测工作,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危桥施工的管理手段,解决危桥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