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中教师定位及指导策略

2021-04-12王丽洁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师应区域班级

◆王丽洁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

3-6 岁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品德行为最为关键的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的4个要点。”

班级区域活动作为典型的教学形式,为幼儿提供了自选、自由、自律的游戏空间,高度契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把握要点。但相对于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教师看似“很闲”,实则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幼儿的行为,这个过程对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挑战,幼儿园教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读懂幼儿,成为真正支持幼儿发展的导师呢?以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中教师定位和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定义及划分

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是依据3-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需求及园内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开展的一种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的教育活动,一般设置有阅读区、科学探索区、表演区等。

?

二、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区域活动主要通过自由选择区域、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活动,体现自由、自选、自律的游戏过程,主要包含自主性、假想性、无目的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几个主要特点。一方面,幼儿通过区域游戏提高了自身的游戏水平,综合能力也得到均衡发展,社会关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创造了更多观察幼儿自发行为的机会,对幼儿整体发展水平有了更准确的判断和识别。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定位

根据对园内区域指导情况分析,说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主要担当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三种角色。

(一)观察者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做出细致且全面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对幼儿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观察的内容则包含显性和隐性的现象,显性的现象可以直接观察到幼儿活动的兴趣、区域规则遵守程度,判断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各项能力。隐性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同伴交往、幼儿想法等,会通过拍照、录像、记录的形式进行展示,共同分析具体的原因。

(二)记录者

主要关注幼儿某些行为,立体建构幼儿整体学习形象和自我认知,做到有效指导,后续学习,体现学习的连续性。

(三)引导者

1.平行介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幼儿观察、模仿。

2.无介入——等待观察。当幼儿遇到难题可等待观察幼儿的活动,以做出更加适当地指导。

3.指导介入——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指导语言。教师应在充分观察幼儿行为的基础上选择恰当时机,及时切入给予幼儿支持。

四、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一) 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与教育观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3-6岁儿童的活动因其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生理机能还处于发育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探索者。因此,教师无论开展何种区域活动,都应将幼儿置于活动的主体地位,在区域活动目标的设置上结合幼儿的发展特征;在区域活动过程中不轻易中断幼儿的自主活动,仔细观察幼儿行为,并及时围绕幼儿展开评价。同时,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虽然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较之集体教学活动在区域管理问题上存在较大难度,活动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但教师仍需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运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进行反思与延伸。

(二)合理选择指导方式

1.适时介入与指导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是必要的,但需要注意介入的时机和介入的方式。教师不当的介入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利于幼儿专注力的发展,影响幼儿对新事物兴趣的持续性。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很投入,并且没有互相扰乱、破坏秩序,教师不需要介入,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即可。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教师介入的方式有两种:平行介入和垂直介入。平行介入的方式适用于不便中断游戏时,但游戏中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可自行对材料进行操作,不与幼儿发生互动,但可以引起幼儿的观察与模仿。垂直介入适用于活动过程中出现了争抢甚至肢体冲突时,此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幼儿活动,中断不合理行为。

2.以幼儿为活动主体

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这一原则在幼儿园的所有活动中都适用,但班级区域活动更能体现幼儿自主、自发、自律的特点。在创设区域环境时,教师应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兴趣来选择材料、创设环境。在幼儿选择区域活动之前,教师应避免使用暗示性的语言引导幼儿选择某区域,将主动权交于幼儿,使其依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在区域活动进行时,教师应在保证全体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幼儿主体性,不轻易打断幼儿与同伴间的活动,以旁观者的视角认真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三)关注幼儿的自主探究

幼儿园的班级区域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材料、同伴、玩法,可以充分展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幼儿先自行解决或与同伴一起解决,当难以解决时再求助于老师;当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不耐烦的状态时,教师也不宜直接介入,而应对活动中的材料进行调整,试图再次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新思路。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习惯、兴趣和爱好,通过不同的活动玩法提高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或通过设置闯关模式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

区域活动中教师准确的自我定位有利于提升整体班级管理水平,在细致的观察背后,能够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手段和策略,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充满了教育的智慧。

猜你喜欢

教师应区域班级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区域发展篇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