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2021-04-12王晖
王晖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吹响了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奋斗号角。省委书记吴政隆勉励南通“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们理解,省委是要求南通站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大局,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交通、产业、城市高质量发展能级,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这为南通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寄予了厚望。
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十三五”期间,我们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扎实推进产业、城市、交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奋进现代化新征程,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扛起省委赋予的重要使命,更深层次接轨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更大格局向海发展,确保“十四五”末全市经济总量、市场主体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全省占比均突破10%,海洋生产总值全省占比超过30%,更加自信昂起江苏沿海崛起的龙头,加快成为“新苏南”“北上海”。
强化枢纽功能,协同打造以上海为核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效率发挥要素集散作用。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和基础作用,坚持战略工程牵引,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实施通达世界关键工程,以国际一流标准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打造江苏远洋集装箱运输核心港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高起点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未来形成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的“轨道上的机场”,与浦东、虹桥机场共同构成上海多机场体系主枢纽。实施跨江融合先导工程,推动北沿江高铁以及通苏嘉甬、如通苏湖等铁路尽快开工建设,推动张靖皋、海太等过江通道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形成“八龙过江”格局,完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网,实现与上海、苏南交通同城化,全面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实施高效通勤基础工程,建成投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着力打通断头路、构建快速路,织密干线公路网,加快市域铁路快线的规划建设;加快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高品质客运服务体系、高效率货运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面向国际、国内的资源配置能力。
增强产业实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高端制造新中心,更高水平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得益于先贤张謇的创新实践,南通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基础较好。我们将积极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功能”建设,深入落实与苏南城市跨江融合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承接产业项目转移升级,深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链精准对接、供应链双向融合。突出科技创新驱动,深入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标准建设沿江科创带,大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推进上海交大南通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5%。突出优质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聚焦补链强链,既聚力招引带动性强的航母级大项目,也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项目,努力实现资源紧约束条件下项目招引建设新突破,以高质量项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突出开发园区转型,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发挥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投融资等决策管理,在行稳致远中发挥好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着力加强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深化跨江合作园区发展,发挥好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突出产业集群培育,围绕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以及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興产业,选好细分赛道,完善培育机制,做大做强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提升城市能级,着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更高起点发挥城市辐射作用。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我们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打造引领、辐射和服务苏中苏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激发城市活力。大力发展创新型、平台型、总部型经济,持续提升经济密度和要素集聚、创新策源、高端服务等功能。优化人才政策,建立从大专到博士、覆盖各层次人才的综合补贴体系,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从托育到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彰显民生温度。以幼有善育、老有颐养、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困有众扶、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为目标,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开展新一轮富民增收行动,确保“十四五”末劳动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以内。大力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提升江海文化影响力,涵养城市气质、塑造城市品格。扮靓生态底色。统筹推进重点片区建设和城市更新,精心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让新城老城交相辉映,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打造江海特色田园乡村。巩固放大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修复成果,加快建设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与崇明深化合作共建世界级生态岛,努力实现新的“沧桑巨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区,早日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软实力,更高标准发挥制度示范作用。近年来,南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队伍管执法”全国示范。我们将坚持“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对标高水平,积极复制上海、江苏等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对接长三角,主动推进“跨省通办”和长三角电子证照互认应用等合作;对照国际规则,加快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无差别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地方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方面更多关注企业诉求,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提升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最大限度精简审批事项,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通城通办”、就近可办,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深做实“一件事”改革。营造循环畅通的开放环境,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关执法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对标国际一流,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始终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精准施策有效防范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持续推进平安南通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