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环境监测整体水平

2021-04-11王晓星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精准

*王晓星

(陕西省环境保护公司 陕西 71000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着系统性、复杂性与专业性,对工作人员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时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方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环境监测水平。以下内容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与环境监测水平提升策略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为环境决策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支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因此,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数据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并确保相关单位环境决策结果的正确性。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工作者应该保证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可以真实地反映出环境的实际情况。此外,对于一些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则应该及时将其排除,并合理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从根本上提升监测数据的全面性与精准性。

其次,提升环境监测工作成效。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合理性会受到监测方式方法与监测技术水平的影响。在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从宏观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定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而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工作成效。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1)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结果精准性有待提升

环境质量监测站在全面了解环境实际情况后,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时监控方案,以此保证环境检测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此外,环境监测信息可以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施工数量逐步增加,施工范围逐步扩大。在现实中,有些施工工程并未采取适宜的环境管控措施,导致施工地的周围环境出现污染问题。有些环境质量监测站存在乱改监测数据行为,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的精准性。为此,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应严防环境监测站乱改监测数据。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待提升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逐步加大了环境监测工作力度。在现实中,各个相关部门在充分贯彻与落实相关方针政策的同时,也给予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为欠缺,在思想上未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比如,工作人员为了简化环境监测工序,未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反复测验。因监测工序被简化,极易影响到环境监测数据结果的精准性,并降低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成效。

(3)未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体系可以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现实中,因缺乏完备的制度体系,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权责不明确,或者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无序性,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效。此外,因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导致监管工作杂乱无章,无法及时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影响到监测数据结果的精准性。

(4)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欠佳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离不开高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然而在多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因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欠佳,综合能力较差等,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质量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此外,有些老员工未掌握先进的信息化作业操作规范,使得监测工作质量与效率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5)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多数行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则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在信息化建设环节,因资金力度或者人才储备等跟不上,导致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质量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从人才储备来看,现有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无法高效地掌握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使得正常的环境监测工作得不到有效进行。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所需要采集的数据资料量逐步加大,且内容具有着复杂性。一旦数据存储等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成效。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1)建立完善的上报数据审核机制

各个环境监测站需要执行严格的数据审查程序,保证数据信息的精准性与全面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应注重检测设备管理工作,并将设备运行情况记录在案。在数据上报前,工作人员需要再次审查数据资料,防止出现数据漏报或者填错等情况,且严防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擅自修改附件或者表的顺序。各个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站应该在年底将环境质量监测情况、监测站运行情况与数据传输情况等以书面形式上交给相关部门,以此为相关部门环境决策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支持。

(2)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理念

意识指导实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理念的先进性直接决定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与工作成效。因此,新时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应不断更新与优化质量管理理念,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保证各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告知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而激励着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其次,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权责落实到个人,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并从整体上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质量。

(3)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着系统性、规范性、复杂性与专业性。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可以保证环境监测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现实工作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技术性文件编写工作。比如,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或者质量记录等。在相关文件编写完成后,要及时分发给每个部门或者每个工作人员,进而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工作规范,以及明确自身的责任或者义务等,使得管理活动有章可循。

其次,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成立专业化的监督部门,组建一支高专业素养的监督团队,严格审查环境监测活动的完成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备给相关工作人员,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再次,加大质量控制模型建设工作。在模型建设阶段,工作人员应做好环境定位工作,结合检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出精准性审定方式,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测管理方案。强化整个工程施工项目的动态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或者通过摄像头实施跟进与监控整个施工过程,进而有效发现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最后,制定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机制。环境监测设备性能会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精准性。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安排相应的维管人员来定期检查监测设备的性能,保证投入使用的设备无故障,促进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安全进行。

(4)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团队建设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应注重人才建设,并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方向。首先,制定完善的人才选聘机制。在选聘环节,全面考察应聘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知识储备等,并择优录用,从根本上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团队的整体素养。其次,相关部门或者单位应注重职工技能培训。为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讲座,以此健全职工的理论体系,并提升职工的技术水平。再次,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通过培训活动,帮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职责,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认真对待日常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最后,建立健全工作考评机制。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与其日常工作表现相融合,进而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潜力充分激发出来。

(5)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首先,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其次,应结合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出完备的人才选聘策略。在人才招聘环节,要适度提升人才招聘门槛,筛选出信息化技术水平较高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再次,做好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在岗前培训环节,要将核心的信息化操作技术等告知给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科学合理地应对数据采集、分析与存储等多项工作。最后,做好环境监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网络环境具有着开放性,为此做好环境监测机构网络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效防止环境监测机构的网络被攻击,或者出现病毒、黑客等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在更新数据信息时,也应该科学合理运用云计算技术,并提升数据备份成效,防止环境监测数据信息丢失。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且环境污染等问题得不到有效防控,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为此,我国逐步加大了环境监测工作力度。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问题,并最大程度上提升环境监测质量。以上内容分析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并促进我国环境监测行业获得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精准的打铁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