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铬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2021-04-11滕久康张红梅王庆杰

电源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价态氧化物锂电池

滕久康,张 亮,张红梅,王庆杰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03)

近些年来,锂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在新能源汽车和军用电源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特性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电池性能高低关键在于正极材料的选择。目前商品化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磷酸铁锂、富锂锰基等,对这些材料性能的挖掘几乎已达到极限,很难再有突破。

国内外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新正极材料开发。过渡金属氧化物(TMO)有着高的容量和电压平台,如Fe3O4、ZnO2、WO3、MnO2、MoO3、CrO3等[1-6],此类材料往往有着很高的脱嵌锂能力,储锂容量高,但循环性能普遍较差,首次循环后容量衰减快,循环效率低于80%。

铬氧化物(CrxOy)作为其中的一种,主体是Cr6+。它在电化学反应中可转移三个电子,具有“三电子”转移特性,电压平台3.0 V 左右,储锂容量高于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存在的巨大潜力而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介绍了三种铬氧化物在锂电池正极材料上的运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1 铬氧化物的类型

铬氧化物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理论比能量高、电压平台高、储锂容量高[7]等优势。铬氧化物可作正极材料的有Cr8O21、Cr2O5、CrO2,前两种材料都是通过热处理原材料CrO3制备而来,第三种材料通过还原K2CrO4制得。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时间、升温速率等参数可得到制备不同Cr 和O 比例且性能优异的铬氧化物。Cr8O21正极材料在容量、比能量、功率特性等方面性能要优于Cr2O5和CrO2。CrO3也可作为正极材料,但是CrO3的储锂容量很低,而且循环性能极差,容量衰减快,在循环第二周容量降低超过1/2[8],经证明CrO3不适合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

2 铬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Cr8O21、Cr2O5、CrO2的制备工艺不同,电化学性能也有较大差异。Cr8O21、Cr2O5通常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r8O21的制备温度低,为270~290 ℃,综合性能优于Cr2O5,但在管式炉制备时常需要氧气保护,热处理时间48 h 以上,增加了制备过程的危险性;Cr2O5的制备所需时间短,循环性能好,价格低,也是研究较多的正极材料;CrO2的制备过程简单,但电化学性能最差。

2.1 Cr8O21的研究进展

Cr8O21因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成为铬氧化物中最受青睐的研究对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研究人员对Cr8O21的真实结构及价态分布所知甚少,通常把它的化学式误认为是Cr3O8,HEWSTON 等[9]运用红外光谱、XRD、电子顺磁共振谱确定了Cr3O8中铬元素为混合价态,各元素的可能价态分布为Cr23+Cr7

6+O24,Cr6+占据材料的主体部分,八面体三价铬和四面体六价铬组成比例为2∶7,为正交晶系。NORBY等[10]运用基于同步辐射的XRD 和中子衍射技术确定了Cr3O8的真实结构组成为Cr8O21,可能的价态分布为Cr3+2(Cr6+O4)2(Cr6+

4O13),Cr6+仍占据着材料的主体部分。此项工作为Cr8O21正名,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YAMAMOTO 等[6]运用XPS 检测Cr8O21电池首次放电前后的铬元素的价态,证明了首次放电是Cr6+变为Cr3+,Cr6+发生还原反应,得到3 个电子变成+3 价,确定了材料的“三电子”转移特性。

2.1.1 Cr8O21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Cr8O21的制备方法分为高温固相法和水热合成法,二者各有优势,也存在着各自的缺点。高温固相法需要通入氧气以及温度需要加热至270~290 ℃,有一定的危险性,耗能较多;热处理之后的样品结成石头块状,难以研磨细分成粉末;材料的颗粒感较强,导致其容量有部分放不出来;温度控制要求高,在Cr8O21生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温度起伏较大,容易生成杂质相。但高温固相法的操作简单,可以控制材料的升温速率,使得材料结晶度更好;高温固相法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对于铬氧化物正极的产业化应用有着重大意义。

2.1.1.1 高温固相法

HEWSTON 等[9]使用管式炉在氧气气氛保护下热处理CrO3,以缓慢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80 ℃制备Cr8O21。升温过程中存在几个变化,在150 ℃保温1 h,调整至200 ℃保温1.5 h,随后以每30 min 升25 ℃的速率至280 ℃保温3~4 h。温度缓慢上升是为了防止生成其他杂相,如Cr2O5等。刘等[11]以CrO3为原料,在氧气气氛下制备出高纯度的Cr8O21。ICP 测试表明,未分解的CrO3可以用蒸馏水过滤掉。缩短热处理时间、降低热处理温度都会影响Cr8O21的结晶度,使得残留的CrO3含量增加。在1.5 mA/cm2,4.2~2.0 V 下进行电化学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430 mAh/g,充电比容量340 mAh/g,15周循环后仍保持在300 mAh/g 以上,循环效率超过95%。LIU 等[12]使用管式炉在260~280 ℃下通氧气热处理CrO348 h 以上制备Cr8O21。以0.16 mA/cm2,4.2~2.0 V 条件进行电化学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超过390 mAh/g,充电比容量265 mAh/g,放电电压平台3.2~3.0 V。研究表明首次放电的反应是极为特殊的,从第二周放电后比容量就稳定在260 mAh/g,锂离子嵌入Cr8O21后生成的锂铬氧化物在第二周循环后就稳定存在。不可逆容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可逆相的转移,当不可逆相稳定存在以后,电化学容量也稳定在一定数值。

2.1.1.2 高温高压合成法

高温高压合成法是将原料CrO3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制备Cr8O21材料。通过控制实验参数,如反应温度、时间以及分散剂硫酸铵[(NH4)2SO4]的加入量,可以调节最终材料的形貌,得到表面多孔状的Cr8O21,高温高压法需要用到高压反应釜,实验过程中所需压力极高,危险性高,实验室制备时需注意安全。

TAKEDA 等[13]使用高温高压合成法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得到多孔的Cr8O21。在高压反应釜中以CrO3为原料,保持一定的高压,加热至250~270 ℃,保温24 h,将得到的样品(0.7 g)与水(30 mL)混合,温度控制在200~300 ℃保温24 h,即可得到表面多孔的Cr8O21。YAMAMOTO 等[6]以CrO3为原料,通过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分散剂硫酸铵,加热至250 ℃,保温24 h制得表面多孔的a-Cr8O21。电化学测试表明,在1 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到2 V,比能量高达1 800 Wh/kg,且有着很好的可逆性。ARORA 等[14]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备了m-CrOx,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压力的变化和有无(NH4)2SO4的添加以及添加量会导致最终产物的不同及性能的差异。压力越高,最终产物的O 和Cr 比越高,并且会生成很多杂相。实验在270 ℃,34 个标准大气压,2%(NH4)2SO4分散剂加入的条件下得到m-CrOx。m-CrOx在0.1 mA/cm2、4.2~2.0 V 下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55 mAh/g,平均比能量650 Wh/kg,放电平均电压3.0 V,通过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有望得到性能更好的样品。RAMARAJA 等[15]使用高温高压合成法在氧气高压,270~290 ℃条件下制备CrOx。研究结果证明了热处理时间的不同对CrOx电化学性能是有着极大影响的,热处理时间设置为24、48、72 和96 h,其中热处理时间48 h 得到的CrOx作正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322 mAh/g,平均放电电压3.0 V,循环100 次后仍有240 mAh/g,容量保持率93%。之前的主流观点是多孔形状的Cr8O21作正极材料效果更好,但此项研究结果表明Cr8O21多晶态的和多孔形状的材料电化学性能相近,都适合作锂电池正极材料。

金属Li 与Cr8O21组成的一次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430 mAh/g,放电电压平台3.2~3.0 V,从数据上看它是很有前景的锂一次电池。但Cr8O21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首次充放电库仑效率低,容量损失大。

2.1.2 Cr8O21作为包覆材料

Cr8O21还可以作为某些正极材料的包覆物来提升电化学性能。YANG 等[16]使用Cr8O21作为LiNi0.5Co0.2Mn0.3O2的包覆材料,包覆质量分数0~7.5%,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包覆量的增加,不可逆比容量从23.9 mAh/g 减少到2.4 mAh/g,主要原因是Cr8O21作为锂的嵌入氧化物,在首次循环中能固定住不能嵌入回到LiNi0.5Co0.2Mn0.3O2材料的锂。Cr8O21包覆在NCM 表面,能阻碍电极与电解液间的反应,提升NCM 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顾[17]使用Cr8O21对尖晶石LiNi0.5Mn1.5O4(LNMO)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包覆,从而改善LNMO 的电化学性能,包覆量为1%~7%(质量分数)。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包覆质量分数为5%的材料倍率和循环性能最好,5C下放电比容量107 mAh/g,超过纯LNMO 的放电比容量75 mAh/g;1C下循环100 次容量保持率为93%。包覆物层有效地阻止了LNMO 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反应,界面阻抗得以降低,电化学性能有所提升。

2.2 Cr2O5的研究进展

Cr2O5的制备相比较于Cr8O21,其热处理温度要求更高,耗能更多,但无需通入氧气保护。因其价格低,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高的能量密度而得到研究人员的大量关注。HEWSTON 等[9]深入研究了Cr2O5结构组成及其中铬的价态和组合形式。运用红外光谱、XRD、电子顺磁共振谱确定了Cr2O5中铬元素为混合价态,各元素的价态分布为:O15。Cr6+占据材料的主体部分,八面体三价铬和四面体六价铬组成比例为2∶4,为单斜晶系。电化学反应时也具有“三电子”转移特性。

HEWSTON 等[9]使用高温固相法在氧气气氛保护下热处理CrO3,缓慢升温至280 ℃制备Cr2O5。温度为变温程序,升到150 ℃稳定一段时间,然后升到200 ℃保持1.5 h,最后每0.5 h 升温25 ℃,升至340 ℃,随后保持氧气气氛冷却至室温,得到纯净的Cr2O5样品。TAKEDA 等[13]在高压反应釜中将CrO3加热到340 ℃保温24 h 制备Cr2O5,运用TGA 设备在空气中还原Cr2O3以此确定了铬氧化物的化学计量比为2∶5。Si等[18]在空气中热处理CrO3,设置温度时间分别为225 ℃(0.5 h),250 ℃(0.5 h),365 ℃(0.5、1、2 h),385 ℃(0.5 h),425 ℃(0.5 h),在250 ℃(0.5 h)参数下得到的主要产物是Cr2O5,有少量的Cr8O21,其他参数下得到的产物为Cr8O21、Cr2O3、CrO2等,制备过程无需通氧,且热处理时间短,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但制备的产物杂相太多,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FENG 等[19]使用管式炉在空气中分别在350、375 和400 ℃下热处理CrO3两小时得到产物Cr2O5。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热处理温度有着极大的关系,电化学测试表明,热处理温度升高,材料的容量下降而循环性能变好。350 ℃下热处理得到的Cr2O5比容量高于另外两个温度,达到273 mAh/g;400 ℃下热处理得到的Cr2O5比容量只有220 mAh/g 左右,而循环性能优于两个低温热处理的Cr2O5,循环100 周,有着96%的容量保持率。FENG 等[20]在空气中以350 ℃热处理CrO3两小时,随后用丁基锂化学处理产物得到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LixCr2O5)。电化学测试表明,以0.2C放电,放电平均电压在3.0 V 左右,比容量190 mAh/g,循环50 周后容量保持率86%,有着良好的循环性能。当以Li4Ti5O12为负极时,比容量可达到160 mAh/g,循环50 周后容量保持率91%,循环性能优异。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管式炉的升温速率、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氧气流量等变量参数可以得到性能更加优异的铬氧化物材料。

2.3 CrO2的研究进展

CrO2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时,容量较低。KIM 等[21]以水为溶剂,使用KBH4作为还原剂还原K2CrO4制得非晶态的二元铬氧化物CrO2-δ(0≤δ≤0.5)。研究运用XRD、差示扫描量热法、TG、TEM、碘量滴定法等来表征材料,证明了Cr 的氧化态和氧含量(2-δ)在给定pH 值下和KBH4的使用量成反比,或在给定KBH4体积下和pH 值也成反比。在400~600 ℃时,CrO2-δ会快速失氧变成Cr2O3;400 ℃时,开始失氧,δ=0;600 ℃时,失氧到最大值,δ=0.5,完全变成Cr2O3。电化学测试表明,δ 值越大,电池容量越低,以0.1 mA/cm2、3.3~2.3 V 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180 mAh/g,20 周循环以后容量保持稳定,以0.5 mA/cm2放电,20 周循环后比容量稳定在90 mAh/g。

3 结语

本文综述了铬氧化物系列材料Cr8O21、Cr2O5、CrO2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Cr8O21、Cr2O5从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研究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作为很有前景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铬氧化物满足了电池所需的高比能量、高功率密度、高工作电压、良好的循环性能等要求,成为了现阶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但铬氧化物在首次循环后容量损失较大,将其用作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较为合适。铬元素对环境有着一定的危害性,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放在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电化学放电机理的研究以及掺杂改性等方向。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指标;另一方面,合适的掺杂元素可以中和材料中的铬元素,使其更加方便处理,对环境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在未来的锂一次电池正极领域,铬氧化物有望得到更多的实际应用。

猜你喜欢

价态氧化物锂电池
Sn在锆合金氧化膜中稳定价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相转化法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细说『碳和碳的氧化物』
氧化物的分类及其中的“不一定”
超声提取—三氯化钛还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土壤样品中不同价态碲的测定
充电电池到底该怎么带?——话说锂电池
一种多采样率EKF的锂电池SOC估计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4.6.1—2014.7.31)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4.2.1-2014.3.31)
铁氧化物-胡敏酸复合物对磷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