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洞林场红锥种子园营建技术探讨
2021-04-11叶秋慧朱细俭郭勇
文/叶秋慧 朱细俭 郭勇
0 引言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又名赤黎、红黎,是壳斗科的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珍贵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材质优良的特性,是国家战略储备林和生态公益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发展红锥对提升我国优质木材战略储备能力和建设生态宜居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红锥已成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优良用材树种。但红锥造林主要使用天然林中收获的种子,造成单株差异明显,制约了林地生产力的提升,因此,本文结合广东省龙眼洞林场调查收集南方六省区红锥优良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整合当前最优良的遗传资源,利用多年选育出的红锥优良无性系探讨红锥种子园的构建,以期促进红锥良种繁育和大范围推广,并推动显著提升红锥林地的木材产量和质量。
1 红锥种子园概况
1.1 基本情况
本文的研究结合了广东省龙眼洞林场(以下简称“林场”)的相思、红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以下简称“良种基地”)的相关研究成果,林场于1992年开始建设,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林业局项目验收,良种基地于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良种基地共收集保存华南六省区红锥天然分布区的遗传资源500多份,其中种源(群)11个、家系349个、优树材料298份。
1.2 自然条件
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红锥种子园(以下简称“红锥种子园”或“种子园”)位于北纬23°10′~23°18′、东经113°21′~113°27′,主要地形属于丘陵、低山,大部分区域海拔在200m~300m之间,主要山脊为东西走向。种子园的土壤为花岗岩和砂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土层深厚(多在100cm以上);土壤结构以粒状、团粒、核状为主,紧实度为疏构至较紧;质地适中,透水性好;pH值在4.75~5.2之间,有机质含量大约在1.03 %~2.02 %之间。种子园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8 ℃,1月份最冷,月均气温为15.4 ℃,极端最低温0 ℃,7月份最热,月均气温为28.4 ℃,极端最高温为38.1 ℃;常年无霜;年均日照为1475h;年降雨量约为1700mm,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年总降雨量的80 %,夏季常有暴雨、台风影响。种子园主要树种为红锥等阔叶树,植被以山桠苦、芒萁、鸭脚木、淡竹叶、金茅、岗松、桃金娘等为主。
2 红锥种子园营建技术
2.1 建园林地选择
结合红锥种子园建设需要,营建种子园宜选择低丘、阳坡或者半阳坡林地,确保阳光充足;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林地,宜集中连片;为了便于生产经营管理,选择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且满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条件,不宜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段。
2.2 备耕整地技术要求
2.2.1 林地清理
备耕整地应在造林前一年的冬季进行。结合林场林地情况,种子园建园林地范围先采用割灌方法全面除割杂灌、杂木、杂草和竹子等,然后在林地清理时宜采取带状清理方式,全铲清理水平带,形成带宽2m,水平带方向与等高线平行,并将清理出来的杂灌杂草平摊在上下两条林带之间。
2.2.2 整地规格
红锥种子园营建初始密度为60~90株,结合红锥的生长特性、林场地理位置及气候情况,种子园建园整地株行距建议为3m×3m,初始密度为74株;宜采用穴状整地方式,植穴规格(长×宽×深)为50cm×50cm×40cm;宜在造林前一年冬季挖穴,挖穴在已经清理干净的林带之间向下山侧方向进行,挖除松土堆放在穴周围,除去石头、树根等杂物有利于土壤暴晒、土壤风化和消除病虫害,从而有利于幼苗生长。
2.3 施基肥
在林地整理完成后、第二年春节造林前,先回填部分表土,然后施用基肥,在每个植穴施放有机肥0.5kg~1.0kg,造林前2个月完成整地。施下的肥料要与周边泥土混均匀,成堆的肥料要粉碎,以使肥料不与新植苗木的根系直接接触,避免烧伤幼苗。造林前再将土表土回穴,清除穴内石块施肥后即时用土覆盖,防止肥效流失,且回土应以高于地面为宜。
2.4 苗木准备
2.4.1 实生苗
造林前,在红锥种源林、基因库或者母树林选择树干通直、干型圆满、冠幅适中的红锥优树单株采种,播种培育优树单株营养袋壮苗,培育一年后选择符合出圃要求的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种植,苗木宜挂牌标识种源情况。通过上述方法采种培育苗木,营建红锥实生苗种子园。
2.4.2 无性系苗
造林前,在红锥种源林、基因库或者母树林选择树干通直、干型圆满、冠幅适中的红锥优树单株的红锥优树枝条,宜挑选生长旺盛、向阳方向粗壮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已经培育好的红锥幼苗,嫁接成活培育一年符合出圃条件后种植。通过嫁接培育无性系苗木,营建无性系红锥种子园。
2.5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宜选择在3~5月雨后土壤湿透的条件下进行。苗木出圃前要适量淋水, 确保营养袋泥土湿润;种植时先用手压紧营养袋泥土,再小心除去营养袋,不可弄散营养土;种植时回土盖过苗木基部2cm~3cm,压实土壤;种植时做到不伤根、不窝根。
2.6 苗木补植
种植后加强林木管护,不得在造林地内放养牛羊等牲畜。种植1个月左右进行查苗补缺,根据建园规划设计书现场逐棵核实,发现缺苗、死苗要即时按照原号补上,保证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且符合建园设计要求。
2.7 抚育管护措施
2.7.1 除草清杂松土
主要是清除杂草杂灌、土壤控制,新造林的植株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允许杂草、杂灌存在,杜绝杂草高于所植苗木。第1次除草一般在造林后4个月~5个月,第2次在造林后9个月~10个月,每次全面清除林地范围的灌木、藤条和杂草,注意保护树苗,劈除杂灌杂草,水平带杂草要全部铲去。除草方法宜采用人工铲除、割灌方式进行。在造林后的第二年、第三年应结合抚育工作进行松土,在距离树蔸30cm内松土整地,幼林根系分布浅,松土不宜太深, 深度在5cm~15cm,总的原则是里浅外深。
2.7.2 适量追肥
在造林的头3年需要进行追肥,每年追肥2次,上、下半年各一次。第一次在4~5月份间进行,第二次在9~10月份间进行。施肥工序在抚育作业时进行,肥料施放在幼树的两边,在距离幼树20cm~30cm的地方挖沟施放,放入肥料之后立即回土覆盖。追肥宜施用有机复合肥,每株每次施0.25kg~0.5kg为宜。
2.8 树体管理
适时进行树体矮化管理,根据种子园建设情况,在造林后5年左右,在11~12月份根据红锥树体情况进行截顶、修枝整形,有效控制主树高度,扩大树冠。对于严重的偏冠植株需用竹竿在旁边扶正,并做好防止风折等管护工作。将种子园树体营造成一个果园,修剪对象是枯枝、阴枝、弱枝、交叉枝、丛生枝、徒长枝、病虫枝等,修剪时应注意树冠的层次及发展均衡性。
3 有害生物防治
红锥种子园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需经常巡视幼树生长情况,如发现病虫害则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主要是在种子园树苗开花期间防止虫害,拟实施喷药一至两次;同时,在遇到台风灾害天气时防止风害,减少损失。平时做好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不定期派人上山巡查,若发现有病虫害应设立标准地调查,并请专家现场指导,及时制定防治方案。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红锥种子园营建各个环节的技术探究,为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红锥种子园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也为广东省乡土阔叶树种、种子园建设和改、扩建工作积累可行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南方其他树种良种基地建设水平提供参考,提供更多新、优种质种源推动广东林木良种产业化进程,助力广东省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