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二课堂的中医小儿推拿人才培育探索*
2021-04-11张海霞张永鹏
韩 刚,张海霞,张永鹏
(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当今社会人们对个人保健需求与日俱增,而孩子作为国家的希望,更是备受关注。小儿推拿凭借其简单便捷的操作和优秀的治疗效果,成为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本科医学教育中,未单设小儿推拿学专业,文章从第二课堂探讨中医小儿推拿人才的培养。
1 开展第二课堂的意义
第二课堂即区别于学校课堂以外的一系列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学生借助第二课堂可以更好地将课堂知识转变为临床实践能力[1]。学生亲身参与到第二课堂中,在实践中推进个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相对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本身具有更多积极因素,如开放、自由、具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临床需求,更好的引导和组织学生系统开展有意义的、专项活动。利用第二课堂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将传统师生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当下社会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专科性人才缺乏,尤其是专科性高端人才。立足于第二课堂,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储备,优化个人能力结构,缩小自身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能力之间的断层。
2 小儿推拿第二课堂现状
以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的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四个专业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我院当前小儿推拿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电子问卷600 份,回收有效问卷580 份,回收率96.66%。
调查结果显示,580 份有效问卷中,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较少(50.78%),参加第二课堂的次数也较少,以2-3 次为主(44.05%)第二课堂的开展,目前对参与调查的学生的学习影响不大,有65.43%的同学选择无影响。小儿推拿作为针灸推拿学专业的课程,多涵盖在推拿手法和推拿治疗中,或者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除了针灸推拿学专业以外,其他专业设计的不多,只是在自己感兴趣的情况下、或者社团活动、偶然接触中有了解,故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与现状不甚满意。
3 传承中医精神,继承与创新小儿推拿教育
小儿推拿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蕴含着从古至今的中医人的崇高精神。勇于继承与创新小儿推拿文化,将其与现代精神相融合,更好地被现代人所接受与使用,是小儿推拿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小儿推拿的传承方式主要分为两类:理论传承和实践传承。理论传承是老师把中医传统的理论和个人理解感悟以及自身遇见的特殊病例与特殊经验授予学生学习。而实践传承是老师把临床操作手法、临床诊治过程面对面教授学生,并让学生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临床应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个人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突破和超越,小儿推拿的取穴和手法都有很多可以创新之处。我国的小儿推拿也分齐鲁派、湘西派等[2,3],尤其是结合了科学技术研究手段,对不同小儿推拿手法在临床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研究,如临床实践发现,术者通过小儿手掌,手指部的搓摩,有利于改善小儿的甲襞微循环[4]。
4 临床思维能力与自信心培育的探索实践
第一课堂受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时的限制,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较少,第二课堂区别于第一课堂,在了解学习了小儿推拿知识后,更多的将实践与小儿推拿基本理论结合,通过不断地实践将理论转为学习者本身的一种能力。第二课堂的开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中医小儿推拿进社区、进校园、小儿推拿宣讲等大力推进,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实践。在第二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有充足的参与体验、不同手法操作的个人体会、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学习成就感、以及对婴幼儿的关爱,从最初对小儿推拿的一无所知到了解、熟悉、认可、热爱,会引导着一部分热爱小儿推拿的学生潜心于小儿推拿事业,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知识的补充、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并未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4.1 第二课堂制度的保证
制度保障者第二课堂的有效发展,组织架构是确保培养效果的前提。我们尝试由中医学院党委团委组织宣讲活动,学院专业老师牵头,充分利用相关社团、学生自治组织、以及学生干部在临床意识培育中的带头作用,从第二课堂开设形式、内容、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学生的学业、社会实践相联系,使得学生尽早接受临床意识熏陶,自觉形成临床意识,以满足日后工作性质需要。临床意识培育对于医学生以及将来的医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着职业生涯的发展[5]。
4.2 实践探索小儿推拿人才培育的多元主体及平台搭建
临床自信心的建立需要大量实践,更需要大量的临床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未来小儿推拿医生的培养教育主体不应当单单是老师、学生,应是多元主题的,例如家校、中医馆、康复理疗馆、社团及各类组织。结合第二课堂的性质和特点,借助当下便捷的推广媒体如QQ 空间、微信、微博。以此为媒介开展小儿推拿临床意识教育,建立足够的临床自信心。与当地社区、幼儿园、小学等校外部门合作建立临床体验基地,组织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实践中,在临床氛围,亲身感受,更好地建立临床自信心。
5 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并驾护航小儿推拿人才培养
儿科源起于宋代,小儿推拿于明朝进入鼎盛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中医学的进步,小儿推拿的治疗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小儿推拿可以缓解目前儿科临床医疗的不足,为婴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但不容忽视的是小儿推拿在学习和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标准化。在小儿推拿的具体按摩穴位的准确性,各穴位操作手法的力度、用力方向与使用频率存在不统一,小儿推拿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对小儿推拿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质疑,对临床疗效也不确定。
因此,借助第二课堂,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总结经验,用临床实际效果说话。通过具体实践,结合传统小儿推拿著作理论,才能更好地推进小儿推拿人才培养,才能有更好地发展前景。
6 小结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的抄《小儿推拿秘诀》中说“其去轻病,如汤之泼雪,随手即消;去重病亦如笤之拂尘,渐次亦净净。用药犹有差池,而推拿毫无差池”。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弘扬传统中医小儿推拿,培育中医小儿推拿人才,不应只注重课堂上的第一课堂,更要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在小儿推拿人才培养中的趣味性、互动性、导向性的优势,通过各种校内校外临床实践操作增强个人临床意识。在不断地临床实践中,积极学习了解与现代医疗相适应的先进思想、独特道路、正确方法,整体、深层的探索新社会形势下小儿推拿人才培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