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加纳工程项目进口清关经验分析
2021-04-11陈惠玲
陈惠玲
1.中国港湾西部非洲区域公司,科特迪瓦 999063 KTDW
2.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00
1 加纳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背景
加纳特码工程项目所在地加纳位于非洲。加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国家。特码港位于加纳首都阿克拉以东约30km,是该国第一大港,同时是西非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不少周边内陆国家需经由特码港实现货物进出口。随着加纳及西非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货物吞吐量的日益增长,老旧的特码港不堪重负。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建。
但是,该项目的技术规格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当地的物资材料设备难以达到项目的要求,因此选择进口。主要进口方式分两个类型:粉煤灰、土工布等施工材料以第三国采购进口为主;大型设备、小型机具、机械配件主要从中国采购进口。因为特码老港基础设施、吊装设备、运输转场较差,海关和港务局系统处理单据的无纸化能力还未完善,而审核进口资料手续过长,将影响清关进度,所以有必要寻找符合自身的清关方法和优化清关流程,以便项目后续清关工作的开展。
1.2 项目概述
该项目位于加纳特码老港区西侧约3km处,濒临几内亚湾的北侧,建设施工内容包括3558m防波堤、1400m码头岸线、4个泊位码头、700多万方疏浚、1.28km2吹填造陆等。2016年,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特码港扩建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不仅提升了加纳当地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使特码港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特码港具备最大集装箱船的装卸能力,成为加纳和西非地区的重要货运枢纽。
2 加纳工程项目清关的探索
2.1 设备清关的探索
设备清关在该项目清关过程中所占比例较大,而且设备具有货值大、使用年限长等特点,因此项目需把重心投入设备清关模式上。合理的清关模式,将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反之,则可能导致项目后期出现财务问题。
(1)清关模式分类。①永久进口模式,指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消耗完毕或者财务上能将成本摊销完毕的个别设备。在该模式下进口设备时,需要按照该国关税率,以设备货值为基础,向海关缴纳相应的全部关税。该项目是免税项目并且有免税文件,设备若选择永久进口,只需要向海关缴纳货值1%手续费。②临时进口模式,指大型机器设备、船舶、车辆等,不是消耗品,将再出口,而且这些设备各自具有独一无二的序列号。临时进口的设备不需要缴纳关税,进口时只需向海关提交临时进口保函。临时进口保函一般由业主(收货人)找保险公司办理,其作用在于由保险公司担保临时进口的设备在加纳海关规定的时间内再出口。根据加纳海关的规定,临时进口设备最长时效为9个月,9个月后必须出口或转为永久进口,除非有政府特批(如用于该项目的临时进口设备可以一直待到项目结束)。③临时进口模式转永久进口模式,指设备先是以临时进口到该国,后期由临时进口保函转换为补交关税,海关对设备的现存价值进行评估,在现存折旧后的估值(非进口时的货值)的基础上计算关税,补税后,设备成为永久进口。该模式多数为了前期项目资金正常运行而考虑,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原因是可能导致财务风险。
(2)设备进口模式选择。①临时进口模式。第一,在项目完工后,设备完好而且仍处于使用年限内,需出口到其他国家项目继续使用;第二,部分设备从第三国租赁调遣供该项目使用,分项施工完成后,不再需要该设备,因此该设备需返回原出口国。②永久进口模式。第一,考虑到设备进口到加纳后,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被报废或者不再出口到其他国家项目继续使用;第二,设备的折旧年限和使用年限远远高于项目工期,可转到加纳其他项目,使设备可充分使用。③临时进口转永久进口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项目前期对设备使用的不确定性和项目前期资金压力等因素。
2.2 物资材料清关的探索
(1)机械配件。机械配件主要指各种设备的部件或者零配件。在审核清关文件时,统一归类为机械配件或者某种设备的配件进行申报,方便海关审核和评估正确的关税,有利于缩短清关流程,可以避免海关对货物进行多次问询。
(2)劳保用品。劳保用品指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穿戴的安全防护用品。按照劳保用品的分类将每种物品提交各自的海关编码和统一申报,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清关审核手续。
(3)施工主材。根据前文所述,该项目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需进口大量施工主材,当地经济不景气,当地人对个别施工主材认知程度较低,导致海关对于这种材料的审核较为严格,在办理清关手续时,需提供材料的各种文件,如原产地证书、一次性检验证书、MSDS、检测报告等。因此,在货物出口申报时,进口清关人员应提前让供应商提供产品的相关资料,避免在清关过程中因文件的缺失影响清关时间,导致可能出现滞箱费、堆存费、罚金、关税金额增加等附加费用,对项目成本造成一定的损失。
3 加纳工程项目清关的经验
3.1 着重前期的市场考察,合理组织和规划
该项目是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西非的一个重点项目,在前期的跟踪和市场考察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当地的设备、材料的市场深入走访,探讨加纳海关法律法规以及进口清关的相关政策,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建立符合该项目的清关体系,为项目的成本和经营提供有力的保证,避免设备、物资材料在进口清关过程中遇到各种风险,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为了满足项目施工的前提,采购到最优的设备和物资,该项目的大部分设备、物资材料主要依据加纳清关政策、运输方式和清关时间等各方面,从中国或第三国采购。
此外,因为该项目从中国发运的物资批量大,种类繁多,所以发运方式主要选择集装箱发运和散货发运。由于清关费是根据每单进行结算,故该项目基本采取集中发运的方式,以节约清关费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每单货物的发运均为至少装满一个集装箱,散货也尽量凑够量才发运。
3.2 选择实力强的清关代理,加强与清关代理的沟通
由于各国语言与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加纳清关市场中,选择一家实力强的清关代理至关重要。该项目选择的清关代理是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法国波洛莱(Bollore)。清关代理负责与海关、港务局等加纳政府部门沟通,处理清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需加强与清关代理的沟通,实时跟踪货物动态,在此过程中及时了解加纳进口清关的新政策和税收政策,以便全方位掌握加纳进口清关政策的变化,做好应对措施。
3.3 实时关注当地海关政策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清关模式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加纳海关政策和税收政策有小幅度的变化,既加大了清关工作的难度,又增加了项目成本。针对该情况,应实时关注当地海关政策的变化,通过设备、材料的申报方式,不断改进清关模式,以降低项目经营和资金风险[1]。
3.4 做好整套清关文件的归档和保存
从事清关的人员定期对货物的清关资料进行分类、归档管理,每单清关完成后收集整套清关文件,将相关数据录入清关统计台账,并将纸质版和电子档清关文件归档和保存,保证清关过程的可追溯性,为后期业主或者海关等相关部门对清关文件进行审核时提供依据。在项目快完工时,如果需要将设备出口或者转移至公司在加纳的下一个项目,可以向海关或者税务局等部门提供当时进口的整套清关文件,防患于未然[2]。
3.5 加强对海外国际化人员语言沟通和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人才,国际工程项目亦是如此,离不开国际化人才。一家企业想跟随国家政策“走出去”,不断扩大国际业务,有必要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建设和培养。目前,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国际业务在未来市场发展规划中地位不断凸显,因此需要加大对海外国际化人员的语言沟通、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力度,引进更多熟悉国际经济、政治、法律法规的顶尖人才,打造一支强实力的人才团队,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型管理人才做铺垫[3]。
4 结论
(1)设备的清关模式分为三种:永久进口模式、临时进口模式和临时进口转永久进口模式。项目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货值、使用年限等,选择合适的清关模式,为项目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物资材料可归为三大类进行清关:机械配件、劳保用品和施工主材。根据施工的物资材料种类繁多等因素,清关人员需在清关文件上进行合理地归类,有利于海关根据清关文件中货物的种类去选择准确的关税比例,缩短办理清关手续的时间,避免产生额外费用,从而节约项目成本。
加纳特码新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的清关经验为其他海外工程项目提供了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清关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