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用于心内科重症患者对其预后的影响
2021-04-11张秀芬杨傲冰
刘 敏 张秀芬 杨傲冰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该科室主要治疗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等,这类系统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速度快的特点,特别是重症患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心内科收治患者大有年轻化趋势,面对此类疾病除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外,同时也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保障[1]。传统的护理干预不能满足重症患者的需求,有相关人员提出了强化护理干预理念,这种模式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进展有一定的预见性,并在面对不良事件时及时做出应对反应。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例心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心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强化护理的效果予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例心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根据单盲分组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名称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患者人数为25例,男性患者人数为15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0例;年龄最小为45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54.28±2.24)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7年,平均病程为(3.47±1.09)年;文化程度中小学4例,初中8例,高中8例,大专及以上5例;病症类型中心力衰竭6例,心肌梗死9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观察组患者人数为25例,男性患者人数为17例,女性患者人数为8例;年龄最小为47岁,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为(54.31±2.29)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6年,平均病程为(3.38±1.11)年;文化程度中小学5例,初中6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4例;病症类型中心力衰竭5例,心肌梗死8例,肺源性心脏病1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经比对,其年龄、性别、病程、病症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的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患者明确研究内容,自愿参加并在知情书上签字确认;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排除标准:患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精神异常或者精神疾病史者;认知功能障碍者;语言功能障碍者;免疫系统障碍者;遗传性代谢疾病者;全身性严重感染者。
1.3 方法 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方式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遵照医嘱为患者用药,保持病房通风,根据患者的病症对患者施以健康教育,定时为病房进行清扫和消毒;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对患者的临床指标予以记录[2];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为患者营养摄入提供支持;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如出现异常需立即进行上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强化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呼吸护理。每间隔2 h检查患者气道通气的具体情况,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并利用叩背方式帮助患者有效排痰,如患者排痰困难可利用吸痰器械予以辅助;同时,在吸氧过程中需要定时对分泌物予以清理,保证管道的通畅性,叮嘱患者多饮水,避免患者出现痰阻[3]。②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医院环境、医疗团队、病症发展程度、治疗预期效果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并将护理和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印发成册,或整理成影音视频,方便患者随时观看,使患者能够清楚的认知病症,便于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对患者的个人喜好、性格特点、家庭关系以及工作性质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综合性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与患者文化程度相符合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关于治疗的问题,并予以及时且细致的解答,利用语言交流、播放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并可定期举办病友交流会,邀请心内科出院的患者进行宣教,让患者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利用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对病症治疗的信心。如患者负性情绪较为严重,可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并可借助患者亲属的力量,在其定期的陪护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使患者能够感受医护人员与亲属的温暖[4-5]。③日常护理。根据室外天气对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亮度予以调节,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治疗环境;对患者饮食耐受情况进行评估,适当的对患者饮食的鼻饲留置饮食或者营养液的输入速度进行调节[6]。④用药护理。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并叮嘱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具有心理准备,具备一定的防治和突发情况处理的基本常识,将患者的用药信息和病情变化情况记录在案,便于主治医师的查看。
1.4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变化、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其中生活质量利用QOL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总分换算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情绪变化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分数为1~100分,分数高低和患者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临床指标利用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以及氧分压的水平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在研究完成后,将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对比分析后利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对比分析后利用t检验,当最终检验结果P<0.05时,表示进行对比的相关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情绪变化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的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的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氧分压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心血管 类疾病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病因的首要疾病,许多患者经抢救后依然需进入重症病房进行治疗,心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维持系统运转的器官之一,所以患者在重症病房接受治疗时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影响了治疗效果与依从性,不利于预后[7]。另外,这类疾病具有较大的变化性,病情也十分复杂,患者在接受长时间的治疗后其身体与心理均有较大改变,为了治疗的顺利开展,以及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对身处心内科的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技术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需具备明显的风险意识和预见性眼光,用从容、温和的状态面对患者,并为其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以辅助治疗并对预后提供有益帮助,其中,强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心内科重症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效果[8]。首先,由于有些心内科重症患者本身就伴有呼吸系统的相关病症,所以强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帮助其气道顺畅,可以减轻基础性疾病症状[5];另外,部分患者经历过濒死的感受,加之持续性的用药和治疗,其内心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而这种情绪可能导致机体出现应激状态,甚至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所以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干预,通过安抚、引导等方式使其身心放松,可有效缓解其消极情绪。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和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表明强化护理模式,能够给予患者生活更多保障,满足患者对于护理的需求,使患者能够身心健康的配合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氧分压,均明显优于参照组,表明在强化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病症得到有效缓解,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应用强化护理方式对心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调节患者的情绪,对于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