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群落参数检测对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的诊断意义

2021-04-11范立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8期
关键词:抗结核白细胞粒细胞

范立雪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结核病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病情复杂多变、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及预后效果差等特点[1]。临床上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乙胺丁醇为目前治疗结核病的常用药物[2],能有效杀灭致病菌、抑制病菌的复制和生长,抗菌谱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抗结核药物易导致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导致患者的血液参数异常,并可引发患者血液系统的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3]。笔者主要分析白细胞群落参数检测对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的诊断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40名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7名,女性23名,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36.05±4.62)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2.35±2.32)个月,体质量43~80 kg,平均体质量(57.23±6.68)kg。试验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36.33±4.69)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2.39±2.32)个月,体质量47~87 kg,平均体质量(57.30±6.48)kg。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陈灏珠等编写的《内科学》中有关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4]。②所有患者血常规都在正常范围内且均使用抗结核的药物治疗。③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患者。②有严重躯体疾病、传染病、脑器质性病变、乙醇和药物滥用的患者。③妊娠及哺乳妇女。④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常规血常规采集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并且颠倒混匀3~4次,然后采用全自动型血细胞分析仪(迈瑞BC-6800)及配套的相关试剂进行检测,必须在2 h内完成检测。

1.4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群落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白细胞群落参数包括:(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NE%)、(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ANC)、(中性粒细胞的平均体积MNV)以及(中性粒细胞平均光散射值MNS)。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对本文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灵敏度、漏诊率等)通过χ2值检验后,采用[n(%)]来表示;计量资料(NE%水平、ANC水平、MNS水平等)经t检验后采用()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白细胞群落参数对比 试验组患者NE%、ANC及MNS水平低于对照组,MN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诊断效能 联合检测灵敏度均高于NE%、ANC、MNV及MNS单一检测(P<0.05);漏误诊率均低于各单一检测(P<0.05)。见表2。

表1 两组白细胞群落参数对比()

表1 两组白细胞群落参数对比()

表2 白细胞群落参数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比较[n(%)]

3 讨 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卡氏分枝杆菌等致病菌引起的,临床表现为盗汗、发热、食欲减退、心悸、咯血、咳痰等[5-6]。结核病患者可以发生感染并且破坏其淋巴系统、肺组织,从而诱发十二指肠结核病、结膜结核病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是危及患者的生命[7]。目前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患者,但因临床上抗结核药物的过量使用或者长期使用导致患者药物中毒,从而抑制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8],当药物进入患者机体后变为半抗原状态并通过结合患者粒细胞蛋白生成全抗原,进而促使患者产生特异性的抗原,并且患者再次用药时患者粒细胞遭到凝集破坏而导致患者粒细胞的下降,这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或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9-10]。因此,临床上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粒细胞下降患者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1-14]。本文结果发现,NE%、ANC、MNS、MNV的联合检测灵敏度高较单一检测高,并且临床误诊率、漏诊率低,说明白细胞群落参数检测对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的诊断价值高。

综上所述,NE%、ANC、MNS、MNV联合检测,比单一检测灵敏度、误诊率低,联合检测在临床对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抗结核白细胞粒细胞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细胞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