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镜+LEEP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2021-04-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瘤阴道镜上皮

葛 莉

(凌源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凌源 122500)

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较为常见,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且存在年轻化趋势,此疾病为宫颈癌前病变,若控制不当可发展为宫颈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宫颈癌普查工作也得到了广泛开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工作提供了条件[1]。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阴道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强光线作用下可穿透上皮数层细胞,射入基质,进而显示肉眼无法辨别的亚临床病变。近年来临床医师主张配合开展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治疗,通过超高频电波发生作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实现病理切片操作,为宫颈癌进一步筛查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以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不同诊治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同时分析诊断结果,为临床诊治工作开展和宫颈癌筛查提供指导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标准;药物治疗无效;伴有腰痛、白带增多、同房接触性出血症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20岁青春期女性;宫颈浸润性鳞癌Ia 1期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53±2.41)岁;已婚39例,未婚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2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20例。试验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47.76±2.33)岁;已婚39例,未婚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2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微波法治疗,功率为20~80 W,准备好微波仪电极,深入宫颈5 mm位置,置于宫颈病变位置表皮处,打开开关进行治疗,持续3 s左右,待病变位置组织变白后沿着顺时针方向由内到外治疗,到达正常组织3~5 mm位置后,在病变位置涂抹龙胆紫。试验组给予阴道镜联合LEEP刀治疗,使用我院阴道镜和高频电波刀,恶性病变患者非经期诊治,普通患者在月经干净后2~14 d检查,叮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在阴道中放置窥阴器,将宫颈分泌物擦拭干净,可使用生理盐水棉球,随后放置阴道镜,焦距调整适宜后将检查部位逐层显露。首先对宫颈解剖外观和颜色进行观察,利用绿色滤镜对血管进行观察,涂醋酸,随后观察上皮颜色变化情况,准确确定病变范围及性质;随后涂碘着色,发现可疑部位后在镜下定位,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阴性患者,取多点活检,不同区域取材送病理检查,对于宫颈管存在可疑病灶患者,进行颈管诊刮,刮取组织送病检。LEEP刀治疗:术前检查患者阴道分泌物,取膀胱截石位,对会阴常规消毒,常规消毒铺巾,将一次性电极板连接,并连接窥阴器,保证宫颈显露,阴道镜引导下观察病变情况,确定手术范围,行局部麻醉,使用1%利多卡因,用量为5 mL,功率调整为50 W,确定距离病变位置0.3~0.5 cm,由此处进刀,到达对侧病灶边缘0.3~0.5 cm处切除病变组织,深度控制在0.5~1.5 cm,若病灶较深可再使用小环形刀,对中央部分组织进行切除,出血部位使用电刀止血。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随访复发情况;比较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并分析患者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产生的数据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经χ2检验后用[n(%)]表示,计量资料经t值检验后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2 复发率对比 随访12个月后,试验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44%(2/45);对照组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18.18%(8/44),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2.3 诊断相符性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相符80例,相符率为89.88%,升级4例,占比为4.49%,降级5例,占比为5.62%。随访12个月,4例存在病变残留情况,发生率为4.49%,其中1例情况较为严重接受2次LEEP手术治疗,其余3例病变较轻,物理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正常。

3 讨 论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展呈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常由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呈现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需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治处理,预防病情恶化,而目前“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治模式发展迅速,宫颈病变诊治规范性不断提升,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3-4]。但是由于我国育龄期女性中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率较高,且日益年轻化,所以宫颈病变的筛查工作与早期治疗意义重大。目前临床阴道镜、LEEP刀在诊治宫颈病变方面应用广泛,尤其是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5-7]。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镜下官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相符80例,相符率为89.88%,升级4例,占比为4.49%,降级5例,占比为5.62%。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阴道镜检查具有精准、安全的优势,能够发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病变,可为医者提供准确的病变位置、范畴和性质信息,为诊治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8-10]。本研究术前活检和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较高,但也存在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升级情况,说明低度病变有着潜在高度病变的可能性,提示阴道镜检查存在局限性,因此临床提倡联合开展LEEP刀诊治,其传输频率较高,手术效果尤为精细,对周围组织伤害较小,术后出血、感染或留下瘢痕可能性较低,治疗更为安全[11-12]。二者联合应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发挥协同作用,弥补了活检取材主观性等因素导致的漏诊或误诊情况,治疗更为彻底,抑制病情复发,但是LEEP刀也存在一定弊端,极易存在病灶残留问题,临床治疗时应结合实际需求,在保证宫颈切除范围合理的同时,尽量彻底切除病灶[13-15]。

综上所述,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镜与LEEP刀联合应用临床效果理想,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内瘤阴道镜上皮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