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1-04-11倪素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负面医护人员胃癌

倪素波

(营口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辽宁 营口 115002)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在首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上腹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由于受疾病变化、手术及化疗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整体治疗及护理效果。有文献报道[2],胃癌治疗期间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积极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效果与预后。心理干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予以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不良负性情绪进行调节,使患者重建治疗信心,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营口市中心医院接受收治的且经病理确诊的300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为(51.63±2.86)岁。研究组中,男95例,女55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为(52.17±2.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监测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医护人员采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医护人员需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及护理水平,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以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患者感到关爱,从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此外,医护人员根据心理学知识对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治疗信心。②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手术、化疗因素的影响,易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与患者进行针对性沟通,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护理需求,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使患者感受到关怀,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③提高患者治疗信心。负性情绪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安慰及鼓励;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嘱咐其多看望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心;同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喜好为其播放喜爱的视频与音乐,鼓励患者多上网、多运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对生活的兴趣,提高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AS评分超过50分则说明患者存在焦虑情绪,SDS评分超过53分则说明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二者均是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0~2分为优、3~8分为良、8分以上为差,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度越剧烈。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等计量资料经t检验后采用()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研究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研究患者VAS评分显著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习惯在不断发生改变,使得胃癌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因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就诊,说明胃癌患者初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当病情发展至进展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食欲下降、乏力、吞咽困难等症状;当肿瘤破坏血管后,患者会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3-4]。胃癌病情危重,癌细胞可发生扩散与转移,癌细胞常通过浸润、血行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及淋巴转移等途径进行转移,使患者多系统发生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5-6]。目前临床通过X线钡餐、纤维胃镜、腹部超声、螺旋CT、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患者进行检查,在确诊后需通过手术、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临床常采用胃癌根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加上手术、化疗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效果[7-10]。因此,在胃癌患者术后需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常规护理干预仅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各项生命体征等方面的护理,不能满足患者的心理、精神需求。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对患者心理与精神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因患者家属更加熟知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更能有效的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护理需求,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从而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有效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了治疗效果与预后[11-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SD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胃癌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疼痛度。

猜你喜欢

负面医护人员胃癌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