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企业“小散临”作业现场安全管控
2021-04-11孙鹏荆任华溢李鹏
孙鹏荆 任华溢 李鹏
摘要:通过对“小散临”施工作业类型及数量的调研,分析了在专业管理、安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作业任务动态维护、风险辨识管控、现场安全监督、完善配套考核制度4个方面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在“小散临”作业现场的应用,进一步确保“小散临”作业现场安全有序。
关键词:“小散临”作业 ;现场安全管控;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
一、“小、散、临”作业现状
(一)作业开展情况
据调研统计,公司关于“小、散、临”作业类型主要集中在生产、基建、营销、配网以及事故抢修等小型、零星、地点分散、临时安排的现场,此类现场通常符合“小、散、临”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特点。如输变电生产紧急缺陷处理现场临时性较为突出(临),同时作业风险等级普遍不高且作业时间较短(小);工作许可主要是申请事故抢修单、二种工作票等形式。基建施工作业点多面广(散),但有长期作业计划,作业风险较大;施工许可采取作业票、工作票方式。配网线路迁改、线路处缺等作业地点零星分散(散),但风险等级普遍较低(小);工作许可时,由调度部门进行电话许可,运维操作队、供电所落实现场安全措施。营销用户装表接电类作业具有临时性(临)、风险等级低、作业时间短(小)、且点多面广(散)等特点;使用《电能表装拆工作单》和填用第二种工作票或低压工作票。
根据纳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及线下工单作业数量统计,公司年度开展“小、散、临”作业共计1100余项,其中输变电主网方面事故、缺陷抢修等现场300余项,基建零散作业80余项,配网带电作业、线路迁改、缺陷处理等类型作业500余项,营销类装表接电、故障处理等类型作业200余项。
(二)安全监督情况
公司目前采用“视频+现场”安全监督的方式对现场进行监督。但受限于现场作业特点,部分专业未将所有作业纳入平台管控,未实现所有“小散临”现场视频督查全覆盖;且安全监督人员往往因为无法及时准确掌握作业时间、地点,在现场监督范围、监督时间和次数上存在较大困难,督查不能覆盖到每一个现场,特别是配网、营销类小散现场尤为突出。
从目前查纠违章情况来看,分析了公司此类作业现场的常见风险、违章占比情况。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此类作业现场未有效开展现场安全监督、作业不交底、围栏设置不规范、工器具或防护用品不合格、工作票不合格等违章风险占比较高,是容易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也是强化“小散临”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的重点。
二、“小、散、临”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专业管理方面
“人”员管理不到位。各专业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管理作业计划人员,未能及时掌握、审核、报备各自专业临时、分散等作业,导致现场管控失位。部分施工队伍为节约成本,对于此类作业选用临时作业人员,导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低、经验少,为作业埋下事故隐患。“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未定期对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预防性试验,不合格机械设备、工器具在施工现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施工用电安全管理不到位,经常有发现未做好设备保护接地、未安装漏电保护开关、临时用电随意搭接等违章现象存在。作业方“法”不标准。施工单位对于此类作业重视程度不高,不制定或随意应付制定施工方案,使得作业现场人员不执行或无法执行,尤其是配网、营销类小型分散对作业流程草草了事,违章频发,大大增加了现场安全风险。
2.安全监督方面
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公司及各层级对大型的、复杂的施工作业比较重视,现场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都能够落实监督到位,现场习惯性違章相对较少。而对小型的、分散的、临时的施工作业现场比较容易忽视,导致此类作业现场引发事故的风险相对较高。管控监督覆盖不全。受目前现场视频监督及平台指标考核等因素影响,部分部门不愿将小型、零散、临时作业纳入平台进行管控,此类作业公司不能全面掌握,同时部门监督管控力度不大,导致部分“小散临”作业现场存在无人监督的现象。
三、进一步加强“小、散、临”作业安全管控的措施
1.加强平台作业任务动态维护
从计划管控入手,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各生产班组负责提前1天将第2天临时安排的作业任务上传到平台中,明确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类型、人员承载力、作业风险点等;班组所在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定级、批复作业计划、组织落实风险预控、到岗到位等各环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督查人员根据平台计划适时掌握作业部门的工作状态,便于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开展现场安全督查工作。
2.建立作业风险分析与控制常态机制
按照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以现场反违章和督查发现问题为根据,从设备、环境、人员和管理4个方面进行周统计、月分析,形成作业风险分析与控制表。在安排“小散临”作业任务时,班组、工区、公司三个层级根据作业风险分析与控制表进行风险分析辨识,准确确定风险点、风险程度,明确现场风险管控措施、管控负责人层级以及管控时间,同时为现场管控监督提供参考依据。
3.强化现场安全监督
依托平台的视频监督是对人员到现场安全监督方式的有效补充,特别是针对“小散临”作业现场能够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因此各级管理人员根据作业风险分析与控制表,在办公室结合平台任务实时开展有效视频监督,实现对此类作业现场工作情况有效掌握,查阅和记录重点现场资料,及时制止和纠正违章行为,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平稳。
4.建立平台应用考核制度
配套的考核制度是规范平台运转的有力保障,因此针对平台功能详细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将作业计划执行管控、风险识别、作业前准备、作业中管控措施落实、作业收尾等作业全过程以及监督情况纳入考核,是实现“小散临”作业安全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现场工作开展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与控制,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促进现场工作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广志,胡建荣等.带电作业现场及小型现场的安全管控方法研究[J]《农村电气化》2018.12.007
[2]崔家凯.浅谈小型分散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年第42期
作者简介:孙鹏荆,男,汉,1991年4月生,河南辉县人,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检修,电力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