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遗产外部景观环境再设计研究

2021-04-10冯鑫

新型工业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业园遗产景观

冯鑫

(天津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天津 300384)

0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工业遗产建筑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促使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能够正常、稳定、有序地开展,确保古老的工业遗产能够被世人保留下来,工业遗产经历不同时代的变迁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业遗产外部环境景观的美观性,因此,如何对工业遗产外部环境景观进行科学再设计是相关部门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1]。

1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

1.1 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

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作为一种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在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该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借助工业博物馆,向游客呈现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过程。使用该模式的工业遗产必须要具备以下特征:①工业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②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建筑和原有地貌。③保留能够完好无缺地呈现工业生产流程的机械设备。通过利用该模式,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工业遗产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到工业遗产的保护行列中,这种意义与作用于普通博物馆文物展示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同,普通博物馆在展现某一城市的建设过程时,需要全面梳理和归纳该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但是,缺乏一定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不利于城市整体特色的有效展示[2]。而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的出现和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该模式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将工业生产建筑、机器设备、生产工艺过程、附属设施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业符合进行有效结合,并将其设置需要重点展示的主题,以实现对这些工业符号的整体保留,同时,还要在工业遗产相关地带,在有效保留工业遗产原貌的基础上,完成对展览馆的建立,确保将城市记忆展示与工业视角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突破已有展览空间的局限性。

1.2 景观公园改造模式

景观公园改造模式在具体的运用中,主要是在尽可能保留大量工业遗址的前提下,对景观公园进行完美改造和设计,以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为了发挥该模式的应用价值,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工业遗存相关需求,采用统一规划的方式,完成对废弃地上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等因素的统一控制和设计,同时,还要在综合考虑景观改造需求的基础上,科学组织和调整改造后的公园空间,并引入多种公共设施,以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3]。在该模式的应用背景下,为了实现对厂房建筑、构筑物及设施、原有机器设备、水池、附属用房建筑以及原有植物等工业遗产的有效地保留和改造,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除旧布新,另一种是改造“废物”。只有这样,在保留或者重置现有功能的基础上,改造并赋予新的功能,为进一步提高工业遗产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条件。

1.3 创意产业园利用模式

创意产业园利用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创意产业,对城市面貌、城市布局以及城市档次进行不断优化和提高,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对工业遗产的全面保护和利用。因此,该模式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将仓库、厂房等建筑物进行科学改造,使其成为创意产业园,为游客展现多元化的现代艺术美,从而更好地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在该模式的应用背景下,通过将城市中废弃不用的旧工业区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可以为城市旧工业区注入新的活力。纵观国内外的创意产业园利用模式成功运用案例中,不难发现,该模式的应用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改造中,在充分利用现有工业遗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时尚元素或者个性元素,可以吸引大量的知名艺术工作室驻扎在创意产业园中。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创意产业园利用模式的应用优势,还要加强对创意产业发展平台的构建和应用,通过保留历史性建筑物,实现对城市文化底蕴的继承和发扬[4]。

1.4 综合物开发模式

综合物开发模式作为一种常用的公益保护模式,将旅游、出行、娱乐、购物结合为有机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产保护、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中,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遗产的利用率发挥出重要作用。该模式所开发的对象主要以大规模工业遗址地为主,同时,还可以采用配置小型博物馆的方式,将相关机器设备放置于博物短内,以实现对大规模工业遗址的全面保护。通过利用综合物开发模式,不仅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了工业化时代的整体发展面貌,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得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被得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为促进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环境的整治效率和效果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5]。例如:美国摩内港区、德国鲁尔区购物中心、以及辽宁矿山公园等均成功使用了综合物开发模式。由此可见,综合物开发模式在具体的运用中,主要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主,以改造和利用工业遗产为手段,因此,该模式主要适用于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的工业遗产的改造。

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主要策略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整体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法在具体的运用中,主要侧重于对厂区整体结构、空间节点以及相关整体框架的保护。德国在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例如,通过利用整体性保护法,完成对鲁尔区工业基地的整体性改造和保护。②对工业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以下三类,分别是建筑物、工业生产设备、交通运输设施。其中,建筑物主要包含附属用房、烟囱、配电设施等;工业生产设备主要包含油罐、气罐等;交通运输设施主要包含道路、铁路相关交通设施等。通过对这些工业基础设施的保护,可以提高工业遗产的可重复利用率。③对场地环境的保护。这一策略是由德国景观设计师提出的,通过利用该策略,可以全方位地保护工业遗产所在的场地环境。

3 上海8号桥再设计案例

3.1 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

上海8号桥在具体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整个改建工程施工周期为6个月,设计师将现代化元素和时尚化元素融入到老建筑的改造中,使得老旧厂房焕然一新,不仅实现了新旧元素的有效结合,还增加了室外空间和半室外空间,为人们提高了更加自由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6]。这个园区主要由六栋建筑组成,房屋整个结构没有进行过多的改造,保留了原来的格局,此外,还保留了林立的管道和厚厚的砖墙,使得整个园区充满了工业时代的独特韵味。8号桥将两个相连的房子进行很好地连接,这种设计增加了整个园区的灵动性,此外,在房子的第二层,设计师利用桥梁实现了对空间的连接和利用,使得所有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为人们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整个园区包含四座桥,四座桥有四种造型,铁桥主要是在原有厂房设施的基础上设计的,富有工业感。另外,所设计的空中天桥呈现出“门”字形造型,属于上海8号桥的典型logo标志物,该天桥主要使用了现代材质,色彩斑斓,看起来非常时尚化、现代化。

3.2 设计特点分析

(1)入口喷泉。入口喷泉作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主要设置在上海8号桥的入口处,吸引更多的过往行人前来欣赏和游玩,尽管入口喷泉体量不大,但是,却彰显了上海8号桥的创新性、奔放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同时,入口喷泉的水流增强了整个空间的灵动性,与上海8号桥的整体设计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8号桥的稳重与水的灵动进行了有效结合。

(2)墙面肌理的设计与新元素的结合。设计师在对上海8号桥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大胆遗弃了原有厂房的白粉涂墙,将旧房上的青砖拆下来进行重新组合,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工艺处理,采用“以旧修旧”的方式,保留了原有建筑物的肌理效果,尽可能还原和保留了原有建筑物的原貌,使得墙面肌理的设计与新元素进行有效融合,从而突出了上海8号桥的工业感和现代感。

(3)墙面垂直绿化。对于上海8号桥而言,整个产业园绿化主要采用了边角绿化的方式,提高8号桥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还综合运用了墙面垂直绿化技术,对建筑物局部墙面进行绿化。此外,还要在墙面上安装了大量的爬虫,使得爬虫爬满了整个墙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增加了上海8号桥的趣味性和灵动性,给人们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为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和游玩打下坚实的基础[7]。

3.3 现状与目标实现度

总体上,上海8号桥在第一期开发中,已对其进行大胆改造和设计尝试,将原来废旧不堪的工业厂房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和设计,使其变成充满工业网文明色彩的联动办公楼,由于在整个设计中融入了创意元素,使得园区内部弥漫着现代化、时尚化的工业文化气息,同时,还借鉴和学习了国外成功设计经验,继承和发扬了8号桥的时代精神和创意精神,从而形成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创意工厂。但是,上海8号桥在具体的创意设计中,仅仅对建筑本身进行了改造和设计,在产业园区绿化设计方面有所欠缺,导致产业园区的整体绿化率相对较低,同时,还有部分的厂区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设计,遗留下来一部分没有利用的空间死角。因此,上海8号桥在工业遗产改造和再利用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提高整个园区的设计的完整度和利用价值[8-9]。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遗产的外部环境景观再设计为其保护利用,促进城市更新改造,发展工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探索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本文梳理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在分析其构成特点及设计原则基础上,结合上海8号桥的改造设计,归纳整理了工业遗产外部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再设计策略。希望为工业遗产的外部环境景观再设计提供思路和启示,为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产业园遗产景观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景观别墅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火山塑造景观
遗产怎么分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千万遗产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