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2021-04-10邓才

新型工业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常德节水

邓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南 常德 415000)

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问题便呈现出供需矛盾紧张的态势。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人力研究节水灌溉技术,甚至一度将节水灌溉上升为革命性举措加以发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田灌溉的有效性和面积的最大化。虽然常德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现实问题,如因水资源充足而缺乏高效节水灌溉认知和宣传力度不够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意义,基于常德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对策,以实现节水灌溉的“杠杆效应”。

1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现实意义

虽然常德地区水域资源非常丰富,从西向东有湖南省“四水”中的两水贯穿、自北向南也有长江三口纵贯连通,降水量充沛,常年降雨量达到年1200-1900毫米,但是早在21世纪初,常德市委、市政府就推出了一系列的“非常举措”,提出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重要战略决策。常德地区的高效节水灌溉实践,不但能够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还能够很好的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另外,基于需求进一步增强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保障农业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不受到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增产增值,这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现实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掣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常德既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又是著名的国际湿地城市。2020年,常德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749.1亿元,同比增长了7.9%,其中,农业产值增长5.8%。由于常德地区水资源丰富,所以人们一直觉得防汛是最大的水情,而意识不到干旱的严重性。此外,随着常德市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丰水区也面临了捉襟见肘的用水困境,这无论是对决策者,还是对普通百姓而言,都是一大挑战。从宏观上看,数十年来,常德对水资源实行粗放式管理,人们对水资源过度开发;而且,常德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迅速,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与之相匹配的水资源防污治污能力却十分有限,水体污染不断扩大压缩了农业用水空间。从微观上看,一些单位和家庭对缺水的大环境视而不见,仍然存在着一些陋习,深受深灌、漫灌的灌溉方式影响,对缺水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够,而且,传统的土地经营采取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宏观政策落地到乡镇,而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积极性不高,且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导致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进缓慢。另外,农民没有系统学习高效节水灌溉知识体系,不了解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导致了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运行效率比较低,影响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

2.2 水权交易掣肘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

水资源的价格比较低,是农业领域灌溉水利用率比较低的根本原因。根据《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水利工程水价核定及水费计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常政发〔2004〕17号)[1],在水库、河坝工程自流灌区,农业用水价格按量计算,0.04-0.06元/m³;在不具备计量条件的地区,每亩每年收基本水费6-8元,并且加收0.02-0.03元/m³;如若不具备按量计费条件,则可以按亩计费,每亩每年收费在17元以内;其他还有提水灌溉0.03-0.05元/m³,机电排灌每亩每年5-7元等方式。整体来看,水费价格不高,导致广大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淡薄。一方面,水价低导致了人们潜意识中觉得即使多浇灌几方甚至几十方水都无所谓,只要收成好就折抵过来了,由此也加大了深水灌溉、随意灌溉、大水漫灌的不良浇灌方式。而且,与常规的农业灌溉方式相比,高效节水灌溉在自流灌区能节约6元水费,但却要增加20-50元/亩的加压过滤等费用。如此一来,虽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节约了水资源,但却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水权交易体制的不完善,不利于用水户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和工程的实施[1-3]。

2.3 水肥技术掣肘高效节水灌溉效益发挥

水肥一体化,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优势,其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针对性地灌水、施肥,能有效地减少水量、肥料等的无效损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不能选不可溶的固体或者液体肥料,加之施肥方式具有只能采用注入式、重力自压式、压差式的方法等多方面的缺陷,对成本、技术、水质等的要求都很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落地应用还不完善,这直接影响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工程效益的发挥[2]。如农民主要选用的肥料是尿素、碳铵等,价位基本在2500元/吨、6000元/吨左右,但是水肥一体化所用的肥料是适合滴灌速溶的肥料,产能小,价格高,基本超过9000元/吨,甚至高至20000元/吨。虽然每亩农作物的肥料用料减少,但是,滴灌专用的肥料价格却比较高。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自然限制了与之相适应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势发挥。

2.4 运营管理掣肘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运转

运行管理复杂、技术要求高,是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显著问题。从常德地区基层的水利工程来看,人员素质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水利技术服务组织也不健全,缺乏技术培训、管护服务、维修保障等,导致已经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地方的设施设备,没有得到必要的维护,导致了闸阀、过滤器等设备出现了故障,“带病运行”影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发挥。而且,从市场来看,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的售卖厂家多种多样,质量也参差不齐,还有一些是作坊式的厂家,低价销售,影响了正规企业的产品,也降低了常德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

另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不仅只有水电费,还要有设备更新费和维修费、管理人员工资等其他各类费用。纵然常德地区已经建设了市级农业示范基地、创建了一批省级节水型企业,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工程技术运行后续资金缺乏的问题,导致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效率迟缓。而且,国家层面及省市级层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方面的宣传推广、业务与技术培训等的资金投入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这也不利于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

3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完善对策

近些年来,常德地区的干旱频发,农民只能“望天收”。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常德地区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为农作物“解渴”。针对上述的现实问题,保障该市十几万亩田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必须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粗放型灌溉农业转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

3.1 加大宣传增强节水意识

鉴于农户的节水意识缺乏,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等现实问题,可以由政府牵头的教育宣传活动,一方面强化农户的水资源节约意识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接受意识,另一方面提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在农闲时候,还可以以片区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送教下乡”,让基层水利人员能够学会基本的工程管护技术,保障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另外,鉴于目前常德农村地区的通信服务设施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9%,建立了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综合服务平台,可以灵活选用宣传平台,大力传播水资源节约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3.2 灌排自如保证效益发挥

常德地区虽然是“鱼米之乡”,但是降水量却也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骨干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不足,因此干旱、洪涝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要想加快农业基地建设,就要保证涝能排、旱能灌,灌排自如,这就要求水源工程建设、灌排渠系配套,实现农作物的排水标准、灌溉保证。在水库、河坝工程、渠道这些地方,要避免串灌、串排,保证灌排分离,既要满足排涝又能满足排渍[3]。另外,常德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要发挥成本低、管理难度小、节水、节能的农户型模式发展,更高效地节约化利用水资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灌溉效率。

3.3 配套技术完善生态体系

鉴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在常德地区的高效节水灌溉规划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要避免偏重单向技术的发展,而要注重组装配套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的发展。因为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常规技术与先进技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都是相向而行的,只有将高效节水灌溉与农机具、农艺、农业管理相结合形成集成化的综合技术体系,才能实现水肥一体化与高能节水灌溉的适配,真正达到高能节水灌溉的目的。另外,要综合调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农机部门等相关部门,调配气象预报、水利技术、农艺措施、耕作措施、灌溉措施等各个环节,提供综合性的技术服务,保证高能节水灌溉工程真正用在“刀刃”上。还要充分发挥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小区以及农业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效应,引领带动常德境域内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4]。

鉴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营管理难题及工程自身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应以政府为主导创新制度建设。如财政资金补给制度,整合项目、资金、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大户等多方力量参与农业节水发展,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高能节水灌溉工程,但要避免用水受益主体的依赖性;再如,节水农机具的购置补贴,鼓励和支持节水灌溉设备、技术的研究及相应的激励机制;落实节水产品认证,加强节水农机具的市场监督管理,对进入常德的农机具等产品实施认证准入、质量检测等,严把质量关[5]。另外,还要积极监督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情况、可持续发展资金落实情况等,建立健全配套的体系的长效落实。

4 结语

综上,虽然常德地区水资源丰沛,但是仍然面临了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现实问题,包括思想认识、水权交易、水肥技术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鉴于此,必须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粗放型灌溉农业转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如大宣传增强节水意识,灌排自如保证效益发挥,配套技术完善生态体系,创新制度保障灌溉工程,如此才能实现节水灌溉的“杠杆效应”。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常德节水
坚持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扶琴》
节水公益广告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