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2021-04-10徐子凯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工程施工

徐子凯

山东天成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100

现今,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已在很大程度上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全球开始广泛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我国也不断加大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旨在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促进农业的良好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普及,其中农田水利施工也在逐步引入信息化技术,以切实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强化农田水利管理效果。文章主要阐述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施工中的应用优势,并分析其具体应用路径。

1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且施工难度较大,整个施工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及人力,使其工作量显著增加,需要相关人员基于多方面、多角度对农田水利施工工作进行科学设计规划。新时期对农田水利工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排水灌溉、机械化作业、高效、环境保护、节约水资源等,并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对排水灌溉系统进行科学规划,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来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高质高效运行[1]。通过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水利工程每个环节的信息相通与统筹规划,从而确保整个工程施工工作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

第一,有利于实现信息传输与数据搜集的智能化。在农田水利施工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对整个工程施工工作加以全面监测与管理,以便更加及时、高效地获取相应的信息数据,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从而提高施工工作效果[2]。例如,借助传感设备,可对农田灌溉区域的降水量、供水量与渠道的进出水量等进行实时监测,使用水与供水的信息实现共享。通过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农业作业信息、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农田管理的质量。

第二,增强用户的使用感。在农田水利施工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较好地解决农业种植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现代化的服务,促使各项农业活动的科学有效开展,从而促使农田水利工作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

第三,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在农田水利施工管理中,相关人员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及时获取与工程相关的各类信息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加以全面分析与研究,借助数据可进一步优化其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促使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3]。例如,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前,相关人员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所在区域内的水位地理、民风民俗、生态环境等情况加以全面了解;在具体施工中,则可借助信息化技术的计算分析能力,科学合理地编制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且借助传感设备来有效监测区域内的水文环境,然后将所监测的数据信息传输至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水利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管理后期,相关人员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加以持续评估与统计分析,且深入现场进行全面调研,进一步修正相关数据,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用和功能。

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工程管理系统

在农田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可利用工程管理系统进行基础建设,从而全方位地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情况,确保各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同时,可利用集成化的管理系统软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强化管理系统与水利系统的匹配程度,从而更好地推动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4]。另外,通过与第三方软件进行有效配合,不断拓展工程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获得更加显著的管理效果。然而,工程管理系统在具体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由于不同农田水利工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软件很难与工程相匹配,从而难以应用到较为复杂的水利工程中。为此,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工程管理系统,提高其使用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适用多种水利工程的施工。

2.2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主要是借助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地管控农田水利的施工过程,以此促使施工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使各环节的施工操作更加简便、快捷,减少由于人工失误而造成的返工问题,并促进农业灌溉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流程如下:(1)在正式施工前,通过全方位地收集工程的所有数据信息,建立工程数据分析库,然后立足数据分析库设计工程施工方案。(2)科学预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与相关人员的安全,并提高施工企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3)科学分析工程的相关参数,结合分析结果来确定水利施工的方向,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可以更加准确地、及时地对各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节省施工时间。

2.3 GPS技术

GPS技术现已在各行业得到普及,其应用模式比较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及时、精准地定位目标,以获取精确地数据信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主要是借助GPS技术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然后结合这些信息对水利工程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测量。在以往的水利施工中,主要是人工来完成信息采集工作,不仅耗时较长,且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信息存在误差,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利用GPS控制网络,能够更加精准且及时地测量水利工作,提高信息收集的精确程度。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内容如下:(1)选择合理的测量设备。通常GPS测量技术主要依靠单频接收机、双频接收机来完成测量工作,这两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存在一定区别,成本也不同,单频接收机的性价比相对更高。(2)注重不同测量手段的注意事项。当前GPS测量技术涉及静态测量方式、动态测量方式、快速静态测量方式,其中静态测量方式需结合测量目标对控制网进行科学有效地设置,确保测量点之间互相通视;动态测量方式可符合精准站与流动站之间距离的标准,避免闭合图像的发生;快速静态方式则应科学设置精准站,确保基准点与流动点之间的距离处于合理范围内,从而保证测量精度。

另外,基于GPS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目标的三维坐标,且该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易受到恶劣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借助该技术,施工人员能够全天24h获取工程的施工时间、施工区域的地理地质信息等,以便其合理调整工程施工方案,确保整个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

2.4 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建立水利工程项目的三维立体图,获得更加直观的工程数据信息,既能够科学处理地理信息,还能够科学预测施工情况。同时,施工人员可对识别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等进行有效应用。借助识别技术对工程施工现场加以实地布局,再利用无线传感技术搜集已发射的信号,并将关键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进行处理,为相关决策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2.5 遥感技术

水利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部分。在具体的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可有效应用遥感技术,促进农田水利灌溉的智能化、自动化。例如,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农田水利灌溉进行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实时获取天气、供水、土壤等参数信息,并传送至控制中心,基于遥感设备对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土壤环境等信息进行全过程反映,以便农户实时掌握农田水利灌溉水源存量,明确何时需要灌溉,一旦出现缺水情况,可自行进行灌溉,从而有效预防灾害问题的发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也不例外。文章主要分析了工程管理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GPS技术、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通过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工程的应用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工程施工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