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穿楼板部位渗漏原因及预防策略
2021-04-10梁鹏
梁 鹏
柳州东城安居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616
建筑工程中一般会采用管道穿越楼板、墙面、屋顶等结构的施工形式,这些管道穿越处的楼板往往较容易发生渗漏,给建筑的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管道穿楼板部位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1 渗漏原因
1.1 材料原因
(1)管道材料。排水管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会发生渗水。若管道材料的质量不满足规范要求,甚至出现裂纹、孔眼等,会导致管道漏水。此外,劣质柔性密封材料的使用会加剧渗漏问题。
近年来,PVC管道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排水管道的铺设中。但PVC材料由于自身的热膨胀系数较大[1],受温差的影响较大。在温度的影响下,管材易发生横向的伸缩变形,进而与楼板之间产生缝隙,使管道穿越楼板处易发生渗漏。此外,管道在长时间的适用中会发生老化,特别是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楼板之间产生缝隙,进而发生管道穿楼板处的渗水问题。
(2)楼板材料。在管道布设好后,需要对孔眼处多余的部分进行填补。填补所采用的混凝土等级应比楼板施工所选用的混凝土等级高,一般高一个等级。若采用与楼板混凝土等级相同或者低于楼板混凝土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填补,则容易在填补处发生渗漏水现象。
1.2 设计原因
(1)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方提供的图纸是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的参照,若设计方案不合理,容易影响现场施工效果,甚至出现问题。设计方往往容易忽视在管道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做出警示,导致发生渗漏问题。
(2)缺乏管线的优化设计。对于建筑物而言,内部的消防管线、给排水管线、卫生洁具设备的各种管线交接错综复杂,有很多管线是穿越楼板、墙面等结构进行布设的。若设计过程中缺乏对综合管线的优化设计,很容易导致在实际工程中发生各种管线穿梁、穿墙情况,极大地增加了渗漏的概率和风险。
1.3 施工原因
(1)孔眼处施工问题。预留洞口未进行打毛处理。在实际的洞口预留施工中,一般采用PVC材料的套管进行管道预留[2]。当混凝土初凝后将套管拔出,这时的孔壁混凝土面较为光滑。若预留的洞口没有进行打毛处理,则容易导致对洞口进行填补时混凝土与原有洞口的结合不稳定,进而使填补的混凝土容易发生脱落。
(2)二次施工及改造未按规范处理。建筑施工完成后,因业主方或施工方的因素,需要对建筑内部部分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修改。业主在进行房屋的装修时,往往容易出现不按照原设计图纸进行改造的行为。这种在非建设期的改造,是开发商和设计方无法预料的。更有甚者,现场存在临时穿孔或者运营改造,未按相关规范进行管线的处理。以上恶意调整建筑使用功能的行为,均可能导致房屋结构产生破坏。
(3)管道连接问题。当现场采购的材料长度不足时,对不同管道之间需要进行连接处理。若连接部位处于楼板穿越处,则可能由于连接部件与管道尺寸不同,使封闭孔隙作业时不易完全封堵。当接口处于楼板中间时,防渗漏措施的不到位和未进行连接处的保护容易使楼板存在渗漏的隐患。
(4)地面防水的施工问题。地面的防水质量对管道穿楼板部位的防水具有一定影响。防水材料的铺设厚度不足、使用劣质防水材料等,都会极大地削弱楼板的防水能力。在完成防水施工后,若保护层没有及时覆盖,或因二次装修施工不当等造成防水层被破坏,都会使楼板的防水性能降低,进而导致管道穿楼板部位容易发生渗漏。
(5)施工顺序不合理。施工顺序、工艺选择不合理,以及泵道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养护不满足要求,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细部收缩增大现象,使楼板缝隙产生及楼板孔洞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增加,导致渗漏。
1.4 管理原因
(1)施工人员。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安装管道的施工人员与主体结构方面的施工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事前沟通,或在图纸进行会审后缺乏相应的留洞措施。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技术水平较低,或质量意识不够强,都可能导致施工出现问题。
(2)施工管理。水电施工人员在孔位的预留上出现差错,很容易导致预留孔洞的位置发生偏移。若甩口处的标高问题在地面防水施工开始前未被发现,则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返工,从而容易导致楼面的坡度、平整度等不符合规范,即发生倒坡现象。返工过程中的管道搭接同样需要重视,由于施工管理的不当,极容易在管道搭接处出现渗漏问题。
2 渗漏预防策略
2.1 材料方面
不同品牌管道材料之间存在差异,且连接件的构造也会存在不同,应避免在同一条管线中选用不同的管道材料进行连接,同时选择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材料。当使用PVC材料的管道材料时,应在穿越楼板部位做特殊的配套处理,如配合管箍、管套等,并做好管套与管道之间的填充工作。
2.2 设计方面
随着国家对工程质量的日益重视,对设计质量的管控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设计人员应在设计等方面预防相关问题的出现。
(1)管道布设的科学定位。对于穿越楼板、墙面等位置的管道,在设计阶段要明确预留孔洞的位置。预留孔洞的直径要大于管道外直径120mm左右。预留孔洞的形状应为倒锥状,即上面大下面小。在设计阶段,对于管道的布设位置,应尽量避免将管道布设在紧贴墙角处,一般为距离墙角50mm处,可有效防止预留管道孔洞的位置被占用,且方便在管道布设后进行孔洞的填补。
(2)管线优化设计。针对建筑结构中错综复杂的管线,应进行分类优化设计,简化各管线的交叉和分布模式。优化后的管线设计应化繁就简,减少消防、给排水等管线穿越楼板、墙面等处的线路数量,从而在设计层面减小线路穿越处的渗漏概率。此外,设计方应在图纸中体现管道穿越楼板处防渗漏的标识,明确该处的设计做法,从图纸层面进行技术交底,方便各方进行沟通和进一步的施工工作。
2.3 施工方面
(1)管道穿楼板处的防渗漏措施。当穿越楼板处的管道采用固定式的支撑方式时,往往采用止水圈防止该处出现漏水现象。止水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管材紧密结合,并使用胶合材料将结合处粘紧[3]。当穿越楼板处的管道采用非固定式的支撑方式时,一般采用钢制的套管来防止渗水问题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当进行管套预埋时,管套的内径要超出管道外径10mm以上,且管套应超出地面找平层约50mm。
(2)管道连接技术优化。当使用塑料或PVC材料的管道时,可采用专用的塑料或PVC管道配件或法兰连接。当使用钢制的管材时,需要注意连接处不同材料的热冷系数存在差异,并需要严格控制水压的大小。
(3)做好孔洞填补工作。在管道布设完毕后,需要对开洞处进行填补。填补工作需要使用比楼板混凝土等级高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用于填补的混凝土中需要掺和一定的防水剂和膨胀剂,填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填补工作分两次完成的原则来实施。第一次填补往往为总量的2/3,即浇捣高度为楼板厚度的2/3,剩下部分由第二次填补完成。
(4)做好防水工作。地面防水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管道穿楼板部位的渗水概率。在地面防水工作中,必须选用合格的防水材料。在管道穿越楼板部位的孔洞处也要进行防水材料的铺涂,铺涂高度应高于面砖铺装后的高度2mm左右。当使用聚氨酯防水涂膜材料时,应将管道根部四周的找平层做成倒圆弧的形状。倒圆弧的存在,会将防水材料灌入圆弧区域中,使防水层的厚度增加。在防水层施工中,需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涂刷遍数、厚度等,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规定。使用聚氨酯防水涂膜时,要保证涂刷3遍后的涂膜高度为1.2mm,卫生间地面为1.8mm。
(5)消防管道的防渗漏措施。消防管道的材料不同于普通给排水管道,应选用阻燃、耐腐蚀且经镀锌处理的无缝钢管。此外,需要在安装前对钢管进行防腐涂层处理,避免管道在长期使用中发生渗漏。对于消防管道的连接,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0cm的连接件进行螺纹连接,并在螺纹处使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2.4 管理方面
在整个管道穿楼板处的施工中,应保证专人专岗,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并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应重视设计院、质量监理、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各单位各司其职,重视质量体系的建设。
3 结束语
管道穿越楼板处渗水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文章主要从材料、设计、施工三个方面切入,具体分析了不同材料、设计和施工方式等对穿越处渗水的影响,并提出了管道穿越楼板处渗水问题的预防策略,为今后类似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