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防水与围护结构设计
2021-04-10王剑
王 剑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233
1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防水
1.1 结构自防水
砼结构自防水为地下车站实现防水处理的关键点,而实行接缝施工是达到防水目的的重点。
(1)砼材料的外加剂和各类原料使用管控。为了提高车站结构的防水效果,可选择适当添加膨胀防水剂,在实际应用中,需先细致检查该试剂的质量以及和其他原料的融合性。通过实践尝试,若要砼结构达到最佳的抗渗透能力,应添加补偿收缩率在(1.5~3.0)×10-4的膨胀防水剂。在制作防水砼材料期间,可添加适当颗粒较小的矿渣粉以及粉煤灰,其中后者品质级别至少达到二级,实际添加量需控制在20%~30%,而前者需安排S95级,若在实际加工期间,只使用后者,对应的水泥凝胶量应处于30%~40%。以项目实践探究,砼材料内添入的外加剂必须通过试验配备,确保砼的实际性能满足地下车站的防水需要。
(2)自防水的处理建造过程。为了提高此材料浇筑环节的实施质量,应当全面避免作业面出现明水,需在施工前实行全方位检查处理。在模板处理工序期间,施工方需注重对各条接缝的处理效果,及时使用保护举措,消除引发漏浆的各类因素;还需注重模板表层的平整度及材料本身的刚性、强度,运用螺栓将各模板连接起来,并配备止水防护,如止水环等。在地铁交通的地下车站结构中,搅拌砼材料期间,应保证拌和均匀,把材料的坍落度把控在(14±2)cm以下。此外,要强化对材料运输期间的管控,保证材料入场后具备使用价值,并且材料进场后的坍落幅度需小于3cm。浇筑环节中,采取分层施工的模式,每层浇筑高度需控制在30cm以下。完成浇筑处理后,应立即运用专业机械开展振捣施工,将内部空气全部排出,确保结构的密实性。在实践工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初期裂缝和温差引起的缝隙等不良现象,适当控制水泥的添加量,确保水胶比例不超过0.5;严禁在材料运输期间任意加水,导致砼材料应用性能下降。此外,需注意精细把控材料在入模时的温度。若室外气温偏高,可选择在温度较低的夜间进行,保证浇筑后的砼结构内外温差不超过25℃。在完成上述作业环节后,应开启养护模式,保水养护周期在10d左右,砼结构总体的处理时长至少需达到2周。结构的自防水施工结束后,需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避免施工缝区域超过设定标准[1]。
1.2 结构外防水
假设在地下车站的顶板设置2.5mm厚的防水层,其为单组分的聚氨酯涂膜,为了增强实际的防水效果,还应采取以下处理举措。
(1)基层施工。在顶板部分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可应用木抹子开展收水压实施工,若应用钢抹子,会造成基层的光滑度过大,影响涂膜和基面的黏结效果。对于基面的平整效果处理,需应用长度在2m的尺子完成整体检查,关键直尺和表层的空隙不可大于5mm。此外,要确保表面不能出现积水及杂物等,如果发现不平整的问题,应先治理表面问题,而后运用高压水枪实施整体冲洗。通过观察检测,保障内部干燥效果满足技术标准后,使用封胶实行填充及压实作业。在基层区域若出现裂缝,并达到0.3mm,应在其两侧增添聚氨酯涂层,作业范围为骑缝外的10cm,涂层的厚度设定为1mm,继而提高砼结构实际强度。之后,在此之上布置加强层防水结构层。另外,在整体框架中的所有阴角区域均需采用1∶25水泥砂浆,制成钝角或圆角,前者的规格是5cm×5cm,后者的半径至少达到5cm。
(2)防水层的处理。在确定基层施工品质达到设定要求后,应在表层涂刷聚氨酯,待完全干透凝固后,需针对阴阳角以施工缝等区域涂上加强层,厚度设定为1mm。完成此上述步骤后,应在结构整体的表面上涂刷黏结层,至此所有的防水涂刷工序均已完成。在变形缝的处理上,应基于设计图参数贴上防水卷材,而后涂刷施工缝区域。在大范围的涂刷作业环节,应采取多种涂刷处理手段,但要确保上下两条施工方向处于垂直状态,所有涂层必须在干燥后组织涂膜操作。防水层作业完工后,需通过质量检验,并及时开展保护层的建设。在该环节中,应先铺设细石砼材料,厚度保持在7cm,并在铺设浇筑前,先在基层上设置隔离层,确保下一步施工的质量,达到防水的目的。
2 地铁地下车站围护结构设计
某地铁的地下车站项目主体结构的外包长度达到了125.2m,底板区域的埋设深度最大值是16m,拟使用明挖法建设,地基条件为软土,防震等级设置在6度。该车站为钢筋砼单柱双跨结构,维护部分设置成连续墙。在标准段的挖掘深度是16.6m,工程端头区域的挖掘深度是18.6m。该车站位于平原地区,且水系发达,地表形态起伏不大,潜水含水层以填土层为主,且通过勘察可知基本实现均匀分布。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潜水位的浮动范围在0.21~2.63m,车站防水位设在地表下0.5m的位置[2]。
2.1 结构设计标准
主体结构的设计应用寿命是100年,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各框结构件均不用实行大规模的加固修缮处理,并能保证安全的使用性能;对于非关键构件,可通过日常维护维持基本功能。其中,关键构件有顶底板及楼板等,应用年限与设计主体结构相同;非关键构件是指自成体系的站台板与楼梯等,应用周期是50年。工程整体环境类别根据普通条件考量即可,若地下水无侵蚀问题,则在地下结构内,砼材料构件需对应I-C类别,而设置环控系统的空间结构中,此类构件需对应I-B类别。除临时构件外,钢筋砼构件的缝隙管控级别通常是三级,换言之是可以出现轻微裂缝,实际允许范围在0.3mm宽及其以下。如果存在干湿交替及钢筋材料会受到腐蚀的情况下,裂缝可允许的宽度不能超过0.2mm。若结构的保护层厚度大于30mm,在确定裂缝宽度时,最大取值是30mm。对于结构的抗浮方面的设计,忽略侧壁摩擦阻力的情况下,抗浮系数至少达到1.05,如果在计算时加入阻力问题,该指标也需达到1.15。
2.2 围护结构选型
如今,在地下车站项目中有多重围护结构形式,在选型期间,需确保围护结构可以承受开挖施工中形成的各类压力,并能发挥出支撑作用。常见的围护类型有以下三大类。
(1)板桩结构,其可分进一步细分成两种形式。①钢板桩。该结构下,使用的桩体均是批量加工成品,在强度及质量等方面都有保障。此外,耐久能力较好,能进行回拨修正,可和钢支撑搭配应用,大多用在软土环境的深基坑处理中,操作难度低,建设周期短。若应用此种围护结构,需强调对街头位置的处理,避免形成缝隙导致水土流失,继而出现塌陷等现象。同时,钢板桩的刚度不能超过排桩及连续墙,以规避变形问题。在现场建设期间,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噪声,导致相邻土体被影响出现松动,降低地基的稳定性。②预制砼。该结构建设便利,成本投入少,建设周期短,能和车站主体结构有效结合,但钢板桩有同样的问题,施工时会产生极大的振动,容易对附近原有情况造成干扰,不能应用在地表建筑较多的项目中。此外,接头处的防水效果不好,无法在硬土项目中展现出较好的建设效果。
(2)柱列结构,主要是钻孔灌注桩。该结构的噪声及振动程度降低,且刚度指标较高,能实现就地制作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干扰,适用于软弱土层环境,但接头处防水效果不好,需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水举措,如注浆及旋喷桩等。如果地层内存有沙砾层及卵石,应当谨慎选择。若结构总体刚度存在偏差,则不能用在主体结构中。另外,桩体质量受建设工艺水平的影响,且在建设期间要落实排污措施[3]。
(3)排桩及地下连续墙,具体包括两种形式。①地下连续墙。该结构的噪声及振动均较小,可实现就地浇制,接头处的止水能力较强,总体刚度偏高,不会因建设行为给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干扰,在软弱土层条件及地表建筑密集的项目中能有较好的发挥。接头处有两类形式可供选择,即柔性与刚性,高品质刚性接头能建成永久性结构。建设活动占地少,且可以用作主体结构。在泥浆使用及水下钢筋砼的制作技术较为复杂,成本投入较多。②灌注桩搭配搅拌桩。前者是受力部分,后者主要负责止水,比较适合在软土条件下且基坑深度在12m及其以下的项目中;如果深度大于12m,并且土层容易出现流砂,需谨慎考虑。建设噪声小,作业振动幅度小,施工难度低,总体经济效果较好,有一定的止水能力。
综合考量下,如果支护结构被损坏、土层失稳等,会引起基坑附近环境和地下作业的不良反应,加之基坑挖掘深度在16.6~18.6m,最终确定采用地下连续墙的建设结构。
3 结束语
在地铁建设项目中,结构渗透预防是极为关键的步骤,容易给地铁运营埋下不安全隐患,对此,可通过加固结构自身并搭配外部防护,提高结构的防水效果。对于围护结构的设计,则需注意基坑深度及土体条件,并考量建造行为对周边环境的干扰程度等,继而选择最适宜的围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