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系构建及运行*
2021-04-10焦英
焦 英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1 高职院校督导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督导组织体系构建不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对教育监督工作知之甚少,许多高校管理人员对教学监督工作重视不够。即使设立了教学督导,并建立了教学监督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高校教学督导机构的发展起步较晚,建设不够完善,督导人员的准入条件不统一。国家没有颁布相应的考核标准规定监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因此高校在制定教学督导政策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学校的监督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必须建立一支科学的、有学术能力、有经验的综合监督队伍。部分学校在招聘监督人员时,只聘任本校的老教师和离退休教师,而有些老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不了解,且精力相对有限。因此,在学校各部门和办公室的领导下,监督工作缺乏民主,一些年轻干部缺乏权威性。
1.2 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完善
若没有制度,任何工作都不可能科学开展,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管理通常缺乏实质内容和高度正规化。在教育监督方面,各学院没有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监督,学习管理的内容很少,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没有进行有效控制。此外,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监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已正式化,大多数教学监督工作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工作,没有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教育监督工作的重点不仅应该是监督和评估现有的教育进程,还应该是推动学校的长期发展。这意味着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避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观性和简单性的管理做法。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监督过程和结果的严肃性和公平性,有必要使教学监督制度化,并使之标准化,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巨大活力。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劳动监督制度,也没有建立教师教材的检查程序。教师听课和评价教师过于武断,评估的内容不明确、不统一,结果不客观或不可靠,不利于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1.3 督导工作结果没有量化
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学监督不够重视,在招聘督导工作人员时,往往选择退休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尽管退休教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不太熟悉现代教学工作制度,或长期没有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很难完全了解现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同时还有年龄和身体因素的限制,使其无法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和学习反馈。
教学督导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衡量标准,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体系评价。对工作内容和质量进行量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机构只列出其监督工作的结果,并指出个别教师培训的问题,而没有从宏观角度对监督工作进行统计,没有对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出判断,并制订模式和分享经验,导致工作成果不系统,联系不紧密。因此,监督工作只是一个没有结果的过程,最终会退化为一种管理形式,不解决教与学的基本问题。
1.4 只重“督”,不重“导”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大多重“督”轻“导”。当前,部分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仅仅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监督,检查教师在教学中的准备工作和教学积极性,未对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发展进行指导,无法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不仅要监督教学,还要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专业方面的学习。只有将“督”与“导”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督导效果,达到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根本目的。
2 高职院校督导体系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教学督导组织体系的构建方法
教育监督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学校层次的教育监督组织和部门层次的教育监督组织。这两个实体在组织上是独立的,但可以交流和采用具有不同观点的不同方法,共同监督和指导学校的教学质量。校级教学督导机构由校长、院系主任、教学督导专家和专职督导人员组成,负责监督和评估学校所有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课程。部门级的教育监督机构包括部门官员、学术官员和教育关键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和评估单位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发挥各级教师的监督作用,并形成三维交叉教学监督模型。
为了建立良好的教学监督体系,有必要明确界定教学监督的范围、目标和方法,根据教学督导制度的要求,组织和整顿教师课程与学生分配的过程和联系,并确定评价的阶段、程序和标准,同时明确职责,使整个监督过程公开透明,以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的质量。教学督导系统由日常检查制度、课堂管理、督导制度、评估系统和教学督导反馈系统组成。
(1)日常检查制度。教学督导检查可以分为检查和抽查两部分,主要包括校对教师的教材、前期工作、实验室报告、考试试卷和教科书中的研究资料,以及教学和研究室活动的记录。同时,检查制度必须对所有检查项目做出明确规定,以实现检查的目的、内容、标准和评价,消除形式化和随意性。
(2)课堂管理。教材是衡量这项工作质量的标准,要求教师带齐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书、课件、教学单元设计。这样,一方面,教师的教材可以用来检验教师的备课工作,另一方面,也方便专家掌握教师的教学进度,掌握和理解教育的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并通过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等,客观、透彻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加强监督教学的针对性。
(3)督导制度。听课是督导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督导工作人员应结合听课效果和教师提供的授课资料,包括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书、课件、教学单元设计等,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以确保教学监导工作的有效落实。
(4)评估系统。教学监督部门负责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只有构建完善的评估系统,才能有效确保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打造权威的教学督导部门,为更好地开展各项监督工作奠定基础。
(5)教学督导反馈系统。全面、准确的教学督导反馈系统是建立和完善学校督导制度的基础。教学督导工作的严肃性也对与教学督导有关的信息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评价与反馈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教学督导部门还需定期开展教学监导信息反馈会议,结合不定期的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议进行监督和检查。
2.2 教学督导结果的量化原则
(1)教师个人工作的量化评价。日常教学(听课表现)将教学资源、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与学方法、基本教学技能、课堂组织和教学管理以及其他主要和次要方面都归纳在会议反馈表中,该表规定了在听课过程中,对教师进行评估和检查的内容。根据各级专家及教学主管对听课过程的反馈意见,对数据进行逐一量化,最终分数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它的优点在于直观地反映了单个教师的综合水平,使得水平比较同一时期的不同教师和垂直比较不同时期的同一教师变得更加容易。教师教学质量半年度评估也满足了教学质量评估的要求,不同的要素被赋予了不同的分数,最终构成了教师半年度评估的结果。
(2)部门教学工作的量化评价。使用统计大数法评估系内教师的整体工作质量,使所有评估内容得到反映,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对比。它既可以反映教学单位的工作,又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时期教学工作的不同特点,并有利于督导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督导,包括执行教学计划,发现违规违纪情况等。
(3)“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建立专门的平台,在高校校园网络上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共享监控信息,便于及时开展督导监控反馈。同时,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组织全校教师听课,定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搭建教师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3 结束语
大学监管制度不仅包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培养目标,还包括全民充分动员。因此,课程监管系统必须具有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个性化的监管和引导,使“监督”与“领导”相结合,确保督导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教学监督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监督机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