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时代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及安全维护的思考

2021-04-10

电视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视音频存储系统控系统

谢 雪

(海口广播电视台,海南 海口 570100)

0 引 言

广播电视承担着传递公共政策、引导社会舆论以及影响消费决策等作用,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媒介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处理技术等在电视台播控系统的应用,电视播控技术不断发展,逐渐从模拟信号转向数字信号播出,并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以及有线电视网络的融合,为观众提供视频、图像即游戏影音等多媒体业务,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信号,降低播控人员的工作强度。数字播控技术在给电视台播出系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播控系统的安全隐患。一些黑客通过网络攻击电视台的播控系统,可能会影响到电视台正常播出[1]。因此,在数字播控模式下,电视台必须根据播出要求,选择相应播控技术,同时做好播控系统安全维护,确保播控系统的稳定、可靠。

1 广播电视数字播控系统

电视台数字播控系统负责电视台各类电视节目播出、演播室信号调度、现场直播信号处理以及播出设备的维护和技术改造升级。播控系统主要由视音频编解码、存储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构成。

1.1 视音频编解码

视音频编解码是将原始视音频文件转换为其他视音频格式文件,通过设备和文件完成广播电视台节目素材的编码采集和解码播出。视音频解码器包括视频解码器和音频解码器。数字化视频信号带宽大,一般超过20 MB·s-1,增加了计算机处理难度[2]。因此,需要采用压缩技术,将视频信号压缩到 1~10 MB·s-1,达到计算机可以处理的要求。目前视频压缩技术主要有JPEG和MPEG两种方法。JPEG是静态图像压缩标准,适合连续色彩和灰色图像处理,压缩比例比较小;MPEG是动态图像压缩方法,除了对单幅图像进行编码外,还可以利用帧间编码技术去除图像数据的冗余信息,提高视频压缩比例。AV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音视频编码技术,压缩效率远远大于MPEG,可以用更小的带宽传输数字信号。

1.2 存储系统

存储系统是广播电视台播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台需要24小时全天候播出,播控系统每天需要处理的素材内容可以超过上万条。随着广播电视台节目播出内容不断增多,需要视音频编码的节目素材越来越多,对存储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存储系统必须满足大容量、兼容各种文件格式、安全灵活以及可拓展等多种需求。电视台存储系统硬盘必须使用大容量硬盘,选择TB容量级别的存储硬盘和2 GB磁盘列阵以及光纤交换机,可以满足播控系统通信子系统的多通道数据交换和迁移。数字化存储系统必须达到一定安全要求,通过冗余技术,实现数据备份和迁移功能。硬盘采用SATA磁盘,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为后期磁盘扩容奠定基础。

1.3 控制系统

电视后期制作人员将编辑串联素材和文件上传到服务器、总编辑室以及播出机房,根据电视台节目播出单,对素材进行编辑、修改以及成品播出等控制管理。由于广播电视台播出节目素材多,涉及到多个电视栏目的素材控制管理,因此对控制系统要求比较高[4]。随着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的应用,大多数电视台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素材上传、数据库管理以及节目播出等功能模块的独立运行和统一管理,提高了控制系统工作效率。PLC技术可以实现逻辑计算、记时、顺序控制、计数及算术等功能,对播出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

1.4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负责监控整个数字播出中心的运行情况,通过多画面处理器,监控各个线路的信号,并对数字播出通道的输出图像和语音信号质量进行监测,查看切换台、服务器及录像机等设备运行情况,并根据运行情况,调整设备相关参数,以免播控系统出现异常[5]。

1.5 通信系统

广播电视台通信系统负责整个播控系统的网络通信,通过光纤网络,将服务器和素材管理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素材的迁移和备份。通信网络连接电视台播出设备、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素材库,可以完成播控系统的编单和素材上传,实现各种文件和数据的控制与通信,是实现播控系统自动化的前提和基础。

2 新技术时代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安全维护

2.1 做好广播电视播控设备的日常管理

广播电视播控设备往往全天候运行。播控系统及相关设备长时期超负荷运行,容易出现设备老化和系统故障,影响播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播出故障。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广播电视播控设备的日常管理。播出部门应做好播控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播控设备进行维护,清理播控室设备灰尘,使播控室保持干净整洁;检查播控设备各项性能是否正常,是否可以满足正常播出要求;定期更新软件和硬件,使系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检查播控设备线路是否出现老化和裂缝等损伤,如果线路出现故障,技术人员需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因播控设备故障造成播出事故。在完成每次播控机房设备维修后,相关人员需做好相应维修记录,为下次设备维修保养提供参考。

广播电视台需定期组织播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邀请电视台播出部门的技术骨干分享工作经验,如播控系统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另外,部门可以定期分享行业资讯,使播控人员了解最前沿的播控技术,掌握数字化播控系统操作方法,提高播控人员综合素质。

2.2 加强播控技术的安全管理

数字化播控系统容易受网络影响。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增加了播控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通过播控技术的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播出故障,确保广播电视台的信息安全。电视台应制定机房安全控制标准和网络信息安全标准,一旦出现安全故障,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7]。电视台可以采用物理隔离技术,将广播电视台的内网和因特网进行隔离。电视台内部网络硬盘和磁带机等存储设备与外部网络服务器和硬盘分开存储,这样可以减少广播电视播控系统与外部网络的数据交换,避免系统漏洞入侵、IP协议漏洞攻击以及木马攻击。

在电源安全方面,电视台应采用双电源供电系统,一路电源主用,另一路电源备用。主设备连接在主要电源,备用设备与备用电源连接。一旦出现断电情况,立即启动备用设备,避免因突然断电影响电视台正常播出。

此外,电视台必须建立安全机制,根据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播控系统访问权限[8]。在工作人员访问播控系统时,系统需要认证用户身份,识别用户信息,根据用户身份,确定相应访问内容,这样可以防止非法入侵,确保播控系统信息安全。

2.3 完善广播电视播控系统运营管理制度

作为电视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播控系统的播出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观看体验。电视台管理者必须重视播控系统的运营管理,加强播控系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播控系统各项性能满足播出要求。根据播控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播控室运营管理制度,将播控室运营管理和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个职员身上,明确工作职责,使员工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9]。

此外,电视台应完善播控系统绩效考核机制,将播控系统日常运营、安全管理以及维修保养等内容列入员工绩效考核范围,与员工薪资直接挂钩,打破电视台员工吃大锅饭的思维。对于播控业务熟练的技术骨干,电视台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鼓励其积极创新,不断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重大播出事故或者安全事故,应给予一定惩处,使员工重视播控系统运营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播控运营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提高播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结 语

三网融合对广播电视的播出提出了更高要求。广播电视台必须重视播控系统的运营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定播控系统日常维修和保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同时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播控人员综合素质,使其掌握现代化播控技术和操作方法,不断优化电视台播控系统,以满足现代广播电视业务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视音频存储系统控系统
关于DALI灯控系统的问答精选
分布式存储系统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联调联试中列控系统兼容性问题探讨
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沪启动建设
天河超算存储系统在美创佳绩
一种新型列控系统方案探讨
华为震撼发布新一代OceanStor 18000 V3系列高端存储系统
一种基于STM32的具有断电保护机制的采集存储系统设计
基于内容结构特征的Flash电影视音频特征的提取研究
电视台视音频资料数字化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