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2021-04-10赵丽岩
赵丽岩
(赤峰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赤峰 024001)
0 引 言
短视频因拍摄制作周期短、收发方便、短小精悍以及实时互动等特点,成为当下一种新的资讯表达方式。《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视听用户数量达到9亿人次,短视频成为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平台,短视频用户达到8.18亿人次。随着短视频用户的快速发展,抖音、快手、西瓜视频以及秒拍等短视频App不断涌现,一些传统媒体也纷纷开设短视频板块或者研发视频App,充分利用短视频的红利和流量转型升级[1]。伴随着短视频的发展,新闻短视频快速发展并受到观众的喜爱。新闻短视频将文字、图片、语音、动画、音乐及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带来更强的体验,有利于在移动互联网平台情境下进行传播。随着新闻短视频大量出现,新闻短视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闻短视频通过手机和专业摄影设备进行拍摄,拍摄和剪辑人员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新闻短视频拍摄和剪辑技巧,对进一步提升新闻短视频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新闻短视频特点
新闻短视频是一种继文字、图片及音频报道等形式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新闻表达方式。新闻短视频长度以秒计算,时长一般不会超过5 min,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手机及专业广播摄像设备进行拍摄和编辑,并在移动社交平台进行实时分享、互动。与传统的新闻视频相比,新闻短视频具有如下特点。
1.1 拍摄、编辑、传播速度快
新闻短视的拍摄和制作主要依靠移动终端设备和相关软件。新闻的时效性、准确性及公开性决定了新闻短视频制作时间短、流程相对简单,从新闻选材、新闻拍摄、新闻编辑、新闻制作到新闻发布,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以抖音平台为例,抖音的视频时长分为15 s和30 s,一般不会超过1 min,时间比较短。新闻发布者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录制,录制后通过简单剪辑制作就可以发布新闻。这极大地降低了新闻视频编辑制作难度。视频发布后,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直接发布[2]。新闻短视频的短、快及方便快捷,使得新闻媒体可以在发生重大、紧急事件时,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1.2 传播介质依托智能终端设备
新闻短视频与文字、图片、声音及图像等媒介形式相比,兼具多种媒介特点,可以直接还原新闻现场或者构建新闻场景,带给观众更加直观的感觉,这是其他新闻媒介无法取代的。短视频是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发展起来一种形式,依托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并通过智能终端设备随时拍摄、编辑制作、上传到新媒体平台,实现实时分享和互动[3]。
1.3 视频时间短
根据新媒体用户的观看习惯,大多数观众观看视频的时间在5 min以内。在编辑制作新闻短视频时,制作者需要了解用户的特点,制作符合用户观看习惯的视频。一些短视频的时间往往在30 s、60 s 之间,随手拍、即兴拍成为常态,视频拍摄、编辑及传播速度快。
2 新闻短视频拍摄技巧
2.1 构 图
新闻短视频必须具备新闻的特点。在选择拍摄新闻短视频时,需要按照新闻拍摄和制作剪辑要求,选择不同的景别。拍摄要覆盖全景、中景、近景、特点及远景等不同景别。不同景别的拍摄可以使观众感受到景别纵深,增加新闻的可看性,表达新闻主体之间的关系。拍摄时,拍摄者不仅要运用不同的景别,而且要运用不同的视角展现新闻主体,运用不同的焦距表达人物主次关系,使观众可以通过画面了解故事人物关系。一般来说,焦距越短,视角越广,一般用广角镜头拍摄,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纵深感更强,拍出来的画面具有震撼效果;焦距越长,视角越窄,一般需要用长焦镜头拍摄,长焦镜头适合拍摄动物、植物及特点等镜头,可以使拍摄画面占据整个画面的大部分比例,通过虚化背景突出主体[4]。不同焦距的景深也有一定的差异,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则景深越大。由于新闻一般是突发性的,记者在现场拍摄时,首先要运用广角镜头,拍摄新闻发生的整体环境,使观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发生的地点。通过中景和远景交代新闻主体之间的关系,运用近景和特写展现故事细节和人物细节。在拍摄人物故事的时候,要善于运用近景和特点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在采访人物对象的时候,采访对象如果情绪比较激动或难过,会出现一些面部表情,记者要及时抓拍人物的动作表情,以此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在拍摄过程中,记者还需要把握新闻画面的主次关系,对新闻画面结构进行布局,以达到明确主题、辨别主次关系以及干净整洁的目的。常用的摄影构图方法有九宫格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以及三分构图法等构图方式[5]。九宫格构图是将画面分成九个部分,四个交叉点,按照人们的审美习惯,一般将画面放在四个交叉点上,可以凸显画面的空间感,使画面视野更加广阔。对角线构图法是将画面主体放在对角线上,从而使画面更有立体感、空间感以及层次感,适合建筑、风景即美食等拍摄主体。三分构图法是将画面从横向和纵向分成三份,线条交叉位置又称为趣味中心。按照人们的审美习惯,看到一幅画时,首先观察到趣味中心。因此在拍摄的时候,需要将主题放在趣味中心位置,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拍摄过程中,记者必须根据拍摄主体,选择相应的构图方法,才能使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为观众呈现美的新闻画面。
2.2 色 彩
色彩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构图时,记者需要采用色彩强化新闻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如果拍摄的画面大部分比较昏暗,可以在画面中增加一抹明亮的颜色,从昏暗的场景中跳脱出来,吸引观众的视线。明亮的颜色可以选择黄色、橙色及红色等鲜艳的颜色。
拍摄时要考虑到光源因素。根据来源划分,光源可以分为正面光、背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及顶光等,在新闻视频中,选择合适的光线,可以凸显画面感,将真实的环境还原出来。在拍摄新闻时,记者要善于运用灯光增加画面冲击感[6]。例如,很多新闻宣传片在拍摄时大量运用色彩光线表达主题思想,人物在一个比较昏暗的环境,突然光线暗下来,人物从昏暗的环境中走出来,观众立刻被画面吸引。
2.3 内容选取
短视频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不会超过5 min,大部分以30 s、60 s、90 s及120 s时长为主,这就要求新闻短视频的内容形式必须持续构建画面层次关系。在拍摄过程中,记者必须擅长运用镜头语言,根据新闻主体,把握画面动静关系,注重视觉主体和整体的关系。记者要灵活运用移动镜头,通过推拉摇移等方式,使观众全面了解现场的环境。推、拉镜头可以使观众看到画面景别的变化,从近景到远景或者从远景到近景;摇镜头可以从左边摇到右边或者从右边摇到左边;移就是移动摄像机,使摄像机匀速移动,使整个画面更有连续性,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另外,还可以结合固定镜头,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进行拍摄。固定镜头拍出来的画面稳定、清晰,可使人感受到宁静、安稳[7]。
3 新闻短视频剪辑技巧
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不仅需要记者的临场应变能力、高超的摄影技术以及捕捉美好瞬间的能力,而且需要熟练的后期编辑技术。后期编辑可以对拍摄的新闻素材进行剪辑制作,使新闻具有更好的连贯性,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3.1 新闻剪辑风格
新闻具有公正性、公开性、实时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等特点。在编辑新闻短视频时,编导、后期制作以及记者等相关新闻从业工作者必须把握新闻的特点,形成新闻独有的风格。剪辑风格是新闻视频剪辑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剪辑艺术,是一种媒体特点,不同新闻题材的剪辑风格不同。时政新闻主要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剪辑过程要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剪辑方面比较严肃。娱乐新闻主要报道电影、电视剧、戏剧以及音乐等影视圈的新闻,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在编辑制作的时候,制作人员要擅长采用轻松、欢快的风格进行剪辑,满足大众娱乐要求。新闻短视频在剪辑过程中,还要根据新闻栏目的定位,选择不同的叙事方式和色彩,形成新闻栏目独有的辨识度[8]。
3.2 同期声的运用
同期声是新闻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增加新闻的真实感,并与新闻画面进行融合,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加入一两句关键的同期声,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制作人员要擅长运用音乐烘托气氛,传递情感。尤其在人物新闻中,根据人物的情感变化,制作人员需要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9],使观众感受新闻人物的情感变化。
3.3 运用提示字幕
新闻短视频受到篇幅限制,很多新闻内容无法在有限的新闻画面中传递出来。在后期编辑时,制作人员要擅长运用字幕进行说明。提示字幕不仅可以辅助新闻画面,使新闻信息更加完整,而且可以增强新闻栏目形象。制作人员可以在新闻短视频的左下角、右下角插入新闻栏目的标识或者栏目形象,使观众可以分辨平台的特色,加深观众对新闻栏目的品牌认知。
另外,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要尊重个人隐私。部分记者或者拍客为了获得独家新闻,往往将一些未经处理的偷拍画面直接上传到平台,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个人隐私权[10]。拍摄未成年人画面或者血腥画面时,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做好新闻把关人这个角色。通过马赛克或者模糊方式处理画面,可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观众的观感。
4 结 语
融媒体时代促进了新闻短视频的发展,各大社交平台涌现出各类新闻短视频栏目,新闻短视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从业者必须正确认识到融媒体发展的趋势,正视新闻短视频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全媒体编辑能力,在掌握新闻拍摄技术和新闻编辑技巧的同时,还要学会新闻剪辑技术,为观众制作更多内容全面、制作精良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