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城市理念下风景园林的新作为

2021-04-10张浪

园林 2021年5期
关键词:园林城市生态园林风景园林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规模盲目扩延导致了城市环境污染愈加突出、生态系统破碎、文化延续断裂、供给服务不均和人性关怀薄弱等一系列生态、文化和社会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的城市才是人民向往的?怎样的风景园林才是人民需要的?怎样的风景园林才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从“绿化城市”到“园林城市”,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从“生态园林城市”到“公园城市”,风景园林的内涵和目标不断地深化和明确,以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开始的多种树、增加绿量到强调多重效益的品质提升,追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从功能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实现景观价值、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生态安全、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协调发展;从以市区或近郊为主的选址布局,到同时考虑整体区域绿地生态系统规划,让城市与周边的自然、乡村美丽同行,实现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交相辉映;从政府主导的开发、建设、运营模式到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建设逻辑,风景园林始终是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风景园林建设“载体在园,核心在人”,关注人民身边的平常景观,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打造更具开放性、可达性、亲民性的高品质生活空间。人民城市理念下的风景园林既是一项城市环境工程,更是一项民生福利工程,具有独特的社会福利性质;既要解决环境和设施的问题,又要搭建政府、社会和市民有效沟通的互动平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其内涵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设人性化的环境空间,考虑最基本的人类活动,最切实的体验感受,最普通的日常生活,按照人的尺度,规划与建设适合人们步行、骑车、停留、会面的宜人空间;另一方面是公众能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环境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包括参与咨询、可行性研究、策划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以及评价反馈的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变形式为实质参与,实现双向便捷沟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结合2020年11月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召开的“建设人民城市的生态园林途径”高峰论坛,组织本期“人民城市理念下的风景园林”专题论文,以传统园林、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生态学、历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风景园林项目营建的途径和方式,以期寻找建设人民城市的恰当方法,建立更加安全健康、充满人文底蕴和生活气息的人居环境。

猜你喜欢

园林城市生态园林风景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中国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研究
阜阳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