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笔行业2020年产品检测情况分析
2021-04-10国家轻工业自来水笔圆珠笔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国家轻工业自来水笔圆珠笔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批准,国家轻工业自来水笔圆珠笔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的挂靠单位,由原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变更为上海制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的场地已于2019年底搬迁至上海制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所在地,并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核发了“CMA”资质认定证书。
检测中心在2020年中出具检测报告共计402 份,其中对外出具检测报告283 份,包括送检265 份,受委托市场抽样18 份;内部典型报告、内部复测、对比试验等119 份。在对外出具的检测报告中,不合格的有25 份,不合格率为8.83%。在内部检测报告中,不合格的有5 份,不合格率为4.2%。
上述检测报告涵盖了制笔行业的所有笔类产品,以及绝大部分的零部件和书写介质等。主要包括中性墨水圆珠笔、水性墨水圆珠笔、油墨圆珠笔、铅笔、自来水笔、记号笔、活动铅笔、荧光笔、白板笔、水彩笔、可擦圆珠笔、考试专用涂卡笔、微孔墨水笔、软笔、油漆笔、铅芯、圆珠笔笔头、纤维笔头、微孔笔头、纤维储水芯、圆珠笔油墨、中性墨水、水性圆珠笔墨水、自来水笔墨水、碳素墨水、记号墨水、荧光墨水、白板墨水、微孔墨水、软笔墨水,以及可迁移元素、笔套安全等。
按产品类别统计(见图1),圆珠笔类合计150份,占37.31%;书写介质类61 份,占15.17%;铅笔类合计50 份,占12.44%;记号笔类合计46 份,占11.44%;自来水笔41 份,占10.2%;活动铅笔类合计20 份,占4.98%;零部件类14 份,占3.48%;其他20 份,占4.98%。
图1 按产品类别统计分布
在圆珠笔类中,中性墨水圆珠笔95 份,占63.33%;水性墨水圆珠笔38 份(直液式32 份,储水芯式6 份),占25.33%;油墨圆珠笔15 份,占10%;可擦圆珠笔2 份,占1.33%。
在书写介质类中,自来水笔墨水12 份,占19.67%;铅芯11 份,占18.03%;圆珠笔油墨7 份,占11.48%;水性圆珠笔墨水5 份,占8.2%;乳化墨水5 份,占8.2%;记号墨水3 份,占4.92%;中性墨水3 份,占4.92%;白板墨水3 份,占4.92%;荧光墨水2 份,占3.28%;微孔墨水2 份,占3.28%;碳素墨水2 份,占3.28%;软笔墨水2 份,占3.28%;油漆笔墨水2 份,占3.28%;墨水囊2 份,占3.28%。
在铅笔类中,木杆铅笔(黑铅芯)42 份,占84%;彩色铅笔6 份,占12%;纸杆铅笔2 份,占4%。
在记号笔类中,油性记号笔29 份,占63.04%;荧光笔7 份,占15.22%;水彩笔6 份,占13.04%;白板笔4 份,占8.7%。
在活动铅笔类中,普通活动铅笔11 份,占55%;自动补偿式活动铅笔6 份,占30%;考试专用涂卡笔3 份,占15%。
在零部件类中,圆珠笔笔头8 份,占57.14%;微孔笔头3 份,占21.43%;纤维笔头2 份,占14.29%;纤维储水芯1 份,占7.14%。
其他则包括微孔墨水笔、软笔、油漆笔、多功能笔等。根据检测报告数量及细分品类排列见图2。
需要说明的问题:
图2 细分品类的检测报告数量排列
中性墨水圆珠笔和笔芯的检测报告数量最多,除了中性笔在国内生产销售量最大之外,检测中心依据QB/T 5255—2018《圆珠笔笔头与墨水匹配检测技术规范》对圆珠笔质量评价所出具的检测评价报告中,中性笔的数量亦是最多的。此外,检测中心受中国制笔协会委托,在市场上(网上)抽样购买了18 种中性笔笔芯,价格低于正常水平,质量非常差,全部不合格。目前,国内的圆珠笔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既有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产品,也有假冒伪劣产品,尤其是网上销售的三无产品,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
铅笔(主要是黑铅芯)的检测报告数量也比较多,因为中国是全球铅笔最大的生产与出口国。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习与工作环境要求的变化,对铅笔质量要求亦有所变化,但是,铅笔的国家标准GB/T 26704—2011 发布已有近十年时间,需要进行修订以适应上述变化发展。此外,有些检测仪器与方法,以及检测用纸均出现一些问题与争议,亦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自来水笔是中国笔类产品中的传统强项,在圆珠笔、记号笔等新兴产品的冲击下,走向了低谷。近年来在学生中推广应用,使得自来水笔的产销量有温和的增长。由于学生用自来水笔的价格较低,产品结构更多的是直液式和可换墨囊结构,笔尖普遍采用平板材料和普通铱粒。因此,对产品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特别是连续书写出墨均匀、防渗漏等方面。
相比市场上销售的笔类产品及制笔行业的企业数量,目前成品笔类产品的检测频次与数量还远远不够。而零部件、书写介质和原材料的检测就更少得可怜,上面统计的检测报告大部分是检测中心的内部典型报告、内部复测、对比试验等。
国家对儿童和未成年学生健康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产企业与流通领域对强制性国标GB 21027《学生用品的通用安全要求》执行力度亦在加大,目前送检的产品中大部分在检测产品性能的同时,都会检测可迁移元素及笔套安全等安全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