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研究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处方*

2021-04-10周仲瑜金熠婷王丽华王佳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天枢中脘灸法

卓 越 ,周仲瑜 ,陈 霞 ,金熠婷 ,王丽华 ,王佳捷

(1.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武汉 430065;2. 湖北省中医院 武汉 430061;3.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武汉 430074)

肥胖是目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以体内脂肪堆积太多或分布不均、体重异常增加为主要临床表现,单纯性肥胖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95%[1]。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体态优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肥胖本身与因其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代谢性疾病风险、骨关节疾病风险、妇科疾病风险等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2-6]。值得警惕的是,我国肥胖人口已经悄然跃居全球首位,我国肥胖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因此,寻求安全高效的肥胖治疗手段并对其进行整理、总结与推广工作已刻不容缓。当今临床医疗上,中西医治疗肥胖的方法众多,各有所长且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7,8],其中,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由于其安全舒适、耗费低疗效好、治疗面广的优势而受到推崇[9]。现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们可以迅速查阅各类文献资料,但这一过程也存在信息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核心内容不明显的弊端。近些年来,随着复杂网络技术投入中医药研究领域[10],借助其无标度、小世界、社区结构的优势[11],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合理的分析海量数据,并以一种更直观可视、可重复可推广的方式呈现出来。但目前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领域的研究尚且不多。因此,笔者借由针灸干预单纯性肥胖的相关课题为基础,希望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出当前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处方,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选择“单纯性肥胖”“肥胖症”“灸法”“艾灸”“艾灸疗 法 ”“ 温 灸 器 灸 ”“ 温 针 灸 ”“ 药 灸 ”“ 隔 物 灸 ”“ 间 接 灸 ”“温灸”“艾条灸”作为中文文献搜索关键词;选择“simple obesity”“obesity”“moxibustion”“moxibustion therapy”“therapy of moxibustion”作为英文文献搜索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医学(Wan-Fang)、中医药在线数据库(TC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 几大主要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从1980年1月至2020年1月国内外学者使用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观察对象明确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病;②以灸法作为主要或主要联合的治疗方式;③选穴处方明确且最终获得了肯定临床疗效

排除标准:①以继发性肥胖为主要观察对象的研究;②治疗方式中除了使用中医药疗法还同时使用了有减肥效果的西药的研究文献;③选穴处方未予以明确说明或最终未获得肯定疗效的研究文献;④重复发表的只记录一次,排除综述性文献、科普报道文及动物实验研究文献。

1.3 处方筛选

共2 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独立的筛取与信息整理,全程严格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要求来进行初步筛选,通过查阅文章标题及摘要收集肯定相关及可能相关的文献。然后,进一步开始全文详细阅读初筛的文献资料,整理汇总其中包括标题、年份、刊名、选穴具体处方等在内的重要信息。最后,2 名研究者用交叉核对的方式再次确认相关信息,当两者意见不统一时,则请求第三方辅助判断。

1.4 数据规范化及建立数据库

将筛选后的文献依照《针灸学》[12]中腧穴标准命名及归经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根据文献标题、年份、作者、穴位处方、操作方式等信息分类建立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数据库。为了方便相关数据规范化与标准化,且使之能够成为计算机能处理分析的数据单元,我们参照针灸穴位国际标准代码对其进行标记。

1.5 数据分析方法

在前期建立的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对各个灸法处方进行分析处理。①首先,需要构建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腧穴节点加权复杂网络,每一个网络节点就代表1个腧穴,节点度即代表节点连接的边的总数目,节点度数值越大表示此节点的中心性越高,它是腧穴重要性的主要判断依据,也是描述复杂网络局部特征的基本参数[13,14]。而连接两个不同腧穴边的权重代表此穴组在多个处方中被选取的频度,权重与频度呈正相关,其数值越大,则可以认为这两穴位关系越密切,越接近核心穴组。②其次,借助Matlab2014a 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节点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对腧穴网络图的特征和指标进行处理与分析,找出该复杂网络的核心腧穴节点及组合关系。③最后,借助Gephi9.1 进行数据直观可视化的复杂网络分析效果图展示。

2 结果

本研究总共统计到相关文献247 篇,剔除重复或不符合纳入要求文献134 篇,最终筛选出可纳入分析文献113 篇,即纳入的灸法处方为113 个,共涉及腧穴69个。

2.1 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腧穴

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数据库内的处方,其数据结果经Gephi9.1 处理后见图1所示。图中腧穴节点使用针灸腧穴国际标准代码表示,核心腧穴主要位于此图中心区域。表1 为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前15个核心腧穴及其归经、部位与属性,其核心节点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丰隆(胃经)、三阴交(脾经)、关元(任脉)、气海(任脉)、中脘(任脉)、天枢(胃经)、足三里(胃经)、阴陵泉(脾经)、大横(脾经)、曲池(大肠经)、水分(任脉)、脾俞(膀胱经)、肾俞(膀胱经)、水道(胃经)、肝俞(膀胱经)。在归经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前15个核心腧穴主要来源于任脉(26.67%)、足阳明胃经(26.67%)、足太阴脾经(20.00%)、足太阳膀胱经(20.00%)、手阳明大肠经(6.67%);核心腧穴主要分布在腹背部(66.67%),其次是下肢(26.67%)与上肢(6.67%);其中,以有特殊属性的腧穴为主(80.0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辨经多选择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选穴多在腹背部及双下肢等局部脂肪最易于堆积之处,且以特定穴为主。

图1 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穴位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效果图

表1 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腧穴信息

2.2 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穴组

在以上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腧穴结论基础上,继续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对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穴组进行分析,其复杂网络效果图结果如图2所示。配伍强度代表连接两腧穴之间的配伍频次,此数值越大,则效果图中的连线越粗,说明两腧穴关系越密切[15],最倾向于属于核心腧穴组合,即发挥的共同治疗作用最大。由表2 可知,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穴组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天枢配中脘、丰隆配三阴交、气海配天枢、大横配天枢、气海配中脘等。此结果也不同程度体现了辨经配穴与辨病位配穴两种治疗思路,有较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图2 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穴组复杂网络效果图

表2 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穴组强度(配伍强度 >30)

3 讨论

古代经典医籍中对单纯性肥胖病虽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但祖国医学对肥胖现象及其治法和预后却早有关注与记载,其常被归纳于“痰湿”“肥满”的范畴。有证可考的最早提及可见于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中将肥胖之人的特征总结为:“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为后世医家诊治肥胖病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医学对于单纯性肥胖病的研究越来越全面而深刻,各类临床及实验研究层出不穷,在丰富我们对疾病本身认识的同时,也对我们的信息处理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复杂网络技术这一通过网络化建模方式分析复杂现象的方法正好可以投入中医药研究领域之中,从而较直观可视地描述中医世界中大量而复杂的关系,使我们能更高效的认识其本质,提炼其精华[16]。已经有部分学者[17-22]借用此技术与思路在探讨各类疾病的诊断指标、辨证分型、用药规律、腧穴选择、古籍整理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成果。灸法因其具有温通经脉,扶助正气,活血利湿,能调和脏腑阴阳的特点,而成为治疗肥胖的重要手段[23]。然而,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尚且空白,故笔者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团队的课题基础,对近40年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和信息的处理分析,以期归纳出核心处方,为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方案。

3.1 核心腧穴及其属性分析

根据本研究结果,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腧穴依节点度由高到低排列为:丰隆、三阴交、关元、气海、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大横、曲池、水分、脾俞、肾俞、水道、肝俞。在复杂网络分析过程中,腧穴的节点度值越高,说明该腧穴在灸法治疗肥胖的过程中越常用,单穴作用越明显,即相较于大量非核心腧穴,只需选取较少的核心腧穴进行灸疗就能起到满意的治疗作用。同时,核心腧穴还有更优的配伍能力,通过适当的配伍,就可以共同发挥更佳的治疗作用[24]。故使用核心腧穴不仅可以精简医疗程序,更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从核心腧穴的归经来看,4 个腧穴(关元、气海、中脘、水分)位于任脉、4 个腧穴(丰隆、天枢、足三里、水道)位于足阳明胃经、3 个腧穴(三阴交、阴陵泉、大横)位于足太阴脾经、3 个腧穴(脾俞、肾俞、肝俞)位于足太阳膀胱经、1个腧穴(曲池)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阳经共涉及 3 条 8 穴,阴经涉及 2 条 7 穴,说明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并不拘泥于阴阳经脉之分,应根据具体病情以调整人体阴平阳秘为基本法则。肥胖的病位主在脾胃与肠道,久病则累及肝肾,本研究中核心腧穴的经脉归属与之不谋而合,而任脉又为“阴脉之海”与“主一身之表”的足太阳膀胱经配合,可有表里兼顾、阴阳互助之效,以上也为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的核心腧穴提供了中医传统理论基础。

从核心腧穴的部位及属性来看,绝大部分位于人体躯干中心的腹背部,其次位于双下肢和双上肢,这种分布特点也符合肥胖病脂肪异常增多或分布不均的临床表现,即皮下脂肪最易于累积之处,故使用这些腧穴可发挥其独特的局部近治作用,同时还联系其所属脏腑发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远治作用。从中医理论而言,肥胖病的发生发展与各脏腑功能失调紧密相关,正如《素问》所言:“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故肥胖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其病机常属“痰湿困阻、气虚血瘀、阴阳失调”,久病则又易化浊化瘀化热,其证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痰浊为主,常伴水湿、瘀血、气滞等病理产物。丰隆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能连通脾胃两经,具有健脾和胃、化痰开窍的功效,既化有形之痰,也化无形之痰,是“祛痰蠲脂”的经验要穴;三阴交,顾名思义乃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是调整脏腑功能、滋阴之要穴,有调补肝脾肾,化脂降浊的作用;而关元、气海均为补虚要穴,前者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搭配后者共奏扶正祛邪之功;中脘乃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是脾胃运化及输布水谷精微的枢纽,可谓是肥胖治疗要穴;天枢为大肠之募穴,也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腹部的腧穴,有健脾助运、通利肠腑作用;足三里乃胃经之合穴和胃之下合穴,现代有研究证明刺激足三里有减低食欲、抑制饥饿、加快消化道蠕动的生理作用[25];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可治脾虚湿滞;大横、曲池、水分、水道均有健脾渗湿,利水消脂的功效;结合临床观察,脾肾、肾俞、肝俞的选用是与肥胖病的中医病位及病因病机相吻合的,其具体使用还应根据患者肥胖具体辨证分型不同而取舍。

3.2 核心穴组分析

在中医学体系中,常讲究不同治疗方式相结合或同种治疗方式内不同药物或腧穴相结合,如针药并用法、中药经典药对、针刺常用配伍等[26-27]。这类配伍是指将两个或更多的有类似作用的元素有机的联合起来,使其共同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穴组也是如此,将2 个核心腧穴进行配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天枢和中脘配伍强度最高,天枢可疏调肠腑,中脘可助三焦气化,二者搭配相得益彰,且两者又均位于脐周,操作便捷患者舒适度高,也适合与针刺治疗相结合。这15个核心穴组都不同程度符合按部配穴与按经配穴的法则,如丰隆配三阴交、大横配天枢、丰隆配阴陵泉均为表里经配穴法;关元配气海、气海配中脘、关元配中脘、三阴交配阴陵泉均为同名经配穴法;丰隆配曲池为上下配穴法。

3.3 展望

综上所述,借助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的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处方较为系统直观地反应出了临床实际情况,并总结出了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腧穴与核心穴组,符合中医理论认识,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性和操作性,也为复杂网络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发出了积极信号。受限于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文献尚不算多,且质量有所差异,本研究也未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循证医学评价,望今后可进行更深更全面的研究,使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猜你喜欢

天枢中脘灸法
老师没让坐,就一直站着聊天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尊敬
尊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