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信花生种植合作社“两管+五统”精准对接现代农业

2021-04-10于广宁

河北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机手花生农户

□文/于广宁

刚过完春节,滦州市百信花生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郭秀云就开始忙碌起来,开会安排今年的花生种植、签订协议落实企业的收购订单……百信花生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0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有注册成员316户,股东成员代表51人,托管土地12.7万亩,土地入股2万亩,拥有国际、国内先进的大型农机具300多台套,年农机综合作业量22万亩以上,服务农户1.3万户,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滦州市百信花生种植合作社不断创新经营思路、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在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承包权的基础上,合作社成功探索出了生态绿色循环发展的现代服务管理新模式——“两管、五统”,两管即在不改变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对农民土地分别实行土地托管和土地入股经营管理方式;五统即农民土地经营管理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

发展“菜单式”服务,规模化经营

郭秀云说,凭借20年的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的从业经验,从农资到农机服务设计了整套运作方案,农户可以通过合作社提供的“菜单式”的服务项目,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自愿选择服务内容。作为国家标准化农村改革试点,合作社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主要设计了规范的“半托”“全托”“入股”三种农机服务模式。“半托”型,根据合作社提供的从种到收各环节的服务项目,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自愿选择一项或多项服务内容。“全托”型,社员向合作社缴纳生产全过程的各种服务费,土地收益归农户所有,这样既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权不变,又保证了在土地上获得的收益。这两种服务模式,有效地从土地上“解放”了农民,实现省心、省钱、增产、增收,合作社和组织者可以从农机服务和农副产品购销中获取利润。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为入托农户提供作业服务45万亩,其中农作物田间打药10万亩,运输作业4500亩,喷灌作业5000亩,小麦、玉米播种4.6万亩。通过社会化服务,合作社提供的,机耕、机播、机收服务比市场价低60元/亩;化肥、种子、农药比市场价低40元/亩;收购价比市场高100元/亩,因产量提高可使农户增收约200元,托管农户每亩增收400元。为农民增产644万千克,增收3200万元。

近年来,合作社重点发展了土地入股模式,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农民可以获得每亩地最低保障收益300元,村集体可以获得每亩地服务费30元。取得纯收益后,每亩地农民再分得60%,合作社分得40%。这样不但解决了村委会零收入的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目前,滦州市及迁安市14个村中入股土地面积从每村200亩到3000亩不等,土地入股总面积超过2万亩。土地经营权入股业务已成为合作社仅次于土地托管的第二大主营业务,成功带动农户3000多户。

购置先进装备,精细化管理

为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合作社几年来先后投资1000万元,引进大批高端先进农业机械,2018年购置国内先进的4台套液压式翻转犁、购置20台玉米专用免耕深松精量播种机,精密播种、施肥、镇压、喷药等工序一次完成,实现一穴一粒、种肥同穴,一天可完成播种300亩。因无需间苗、肥料利用率高、节约种子等特点,亩均增产10%左右,比人工效率提高了近30倍。2018年购置15台大型牵引动力机械、卫星激光平地仪1台、深松联合整地机械10台,采用高秆作物喷雾机、植保无人机日作业面积可以达到5000亩,全程机械化的低成本,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

在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重点在整合农机资源和批量采购环节进行了精细管理。一方面依托自有农机手79名,又整合当地农机手带机入社,按照作业效率和作用效益估价作为成员入股份额计提收入,机械保养费用和使用归个人管理。合作社组织开展标准化培训服务1.3万户社员。在整理土地、旋耕、播种、植保、收割、初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由农机手和农户直接参与,逐级分工,各司其职,保障了绿色安全和规范生产。这种管理方式大大激发了农机手的积极性,农机手就近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走出了一条分户承包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的规模经营之路。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花生、玉米、小麦等标准化管理,合作社统一从化肥厂家订购了有机无机复合肥,从源头上保障了化肥的质量,按照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配置了更加高效、更加合理的复合肥,复合肥从厂家可以直接发到地头,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转运成本。与农药厂家从种子拌种到后期田间的病虫害防治整体设计了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案,按照作物不同生长时期配置叶面肥、杀菌剂等,从而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合作社通过农机农艺的结合,减少了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品质,增加了产量。合作社土地集中连片,种子、化肥、农药都是统一服务,提供的机耕、机播、机收要比市场价低60元/亩。

改革创新驱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改革创新,是合作社不断前行的动力。合作社以2018~2020年度全国农村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契机,全面贯彻实行土地托管、农事服务、农资采购等方面的国标、地标、行标7项,并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河北省地方标准《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运行规范》,使合作社经营管理更规范更合理。合作社以科技为先导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与多家科研院所单位合作,以省油料产业体系雷永首席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持,以本地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服务小组为纽带,以先进的农机设备为支撑,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引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走发展订单农业的路子。合作社为河北省油料创新团队实验站站长单位,2018年承担了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高油酸花生评比实验,并且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油酸花生现场观摩会,进行了花生旋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等设备的全程演示。2016年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引进了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1号和冀花18,建立了自己的优质种子扩繁基地5000亩,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种植,至今已经发展到3万亩。

由于合作社土地入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规范、标准可控、产品质量好等优势,先后分别与美国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青岛福德隆食品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与鲁花集团签订了5000吨花生销售订单、与淀粉生产企业签订了3万吨糯玉米种植订单,实现以销定产。同时,合作社与天申集团强强联合,利用其低温物理压榨花生油的工艺委托生产加工高油酸花生油,产品供不应求,成功延长了产业链。合作社投资1500万元建成年产5万吨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引进4台秸秆压块机、碎草机、搂草机和秸秆打捆机等辅助机械,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把农业废弃的花生壳、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压缩成块,变成了生物质燃料,市场订单供不应求,成功进行了农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循环的现代化生态农业新路子。

据了解,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合作社已辐射滦州、迁安、滦南、卢龙、昌黎、抚宁六个县市区11个乡镇。2018年合作社规模位列全国300强第八位、河北省第一位,并拥有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滦县花生(东路花生)的使用权,承接了国家花生风险评估站和河北省农作物绿色防控试验站建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河北十佳合作社。

猜你喜欢

农机手花生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多少堆花生
多形式开展农机手技术培训 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互联网+农业”的构想—实现农机手和农民的线上对接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