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理论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扩建设计
2021-04-09王续丁昶
王续 丁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居民对城市综合性公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多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公园存在设施陈旧,布局杂乱,环境质量差等突出问题,为了重塑城区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需站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对公园进行改造与扩建设计。文章着重阐述了基于互动理论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扩建设计的意义与原则,并以鹤壁枫岭公园为例,从互动理论的视角探讨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扩建设计中的互动性表达。以期城市综合性公园在满足美观、实用的前提下,更加符合现代需求。
关键词:互动理论;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扩建;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3-0103-02
1互动理论概述
互动,就是相互产生联系并发生作用的过程。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首先提出了两个及其以上对象的互动或者交互的概念。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在互动设计打造人居环境和转变设计关注点运用互动关系等方面。
总体来讲,互动的含义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意思,指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主体和客体的两个方面。其实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
2基于互动理论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扩建设计的意义
综合性公园是指在建国后建造、改造和扩建整合以后的城市公园,是集城市景观、城市文化展示传承、防灾、休闲娱乐、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城市综合性公园在我国城市建设当中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为日常城市居民的交往、休息、锻炼等提供了场所并且提高了生活品质。互动理论的应用,能在最大程度上整合区域资源,合理规划各个区域的景观和设计,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增强自身的存在感和与环境的互动体验感。更能持续的发展与保护城市生态景观,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
3基于互动理论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扩建设计的原则
3.1生态性原则
生态和环境保护永远是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也是公园和绿地建造的最终目的之一。首先,对于绿地面积率高,自然植被丰富的公园,应尽量保护公园中历史久远的自然生长植被,建立一个小范围的自然保护园区,保持本地植被的多样性,给植物提供更高质量的生长空间;其次,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合理开发园区内原有杂草丛生或遭到使用破坏的土地,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恢复原有的良好生态系统,重新焕发原有自然天际线的魅力。
3.2以人为本原则
使用人群的需求,是进行公园改造和扩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对公园应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进行整理研究,充分了解使用者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确定公园的定位和规划方向,建造相关设施,规划交通流线,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考虑不同人群活动的需求,建设无障碍设计,提高公园的利用率和景观效果,促进各个区域的协调互动发展。
3.3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园的改造和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整体的改造。很多公园规划间隔的周期在不断缩短,但是园区内出现的诸多问题却不断显现,说明规划是不完善的。规划时需按照可持续的原则,增长公园改造后的使用周期,合理利用资源,增加景观建设,完善生态系统,保护环境,做到和谐发展。
3.4文化保护性原则
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在城市公园改扩建设计中,要积极从城市的历史积淀中吸收好的部分,运用到公园新的改造当中。这样做不仅能够丰富园林改造设计的素材,还能够增加公园景观的文化内涵,使人能深刻感受到当地的特色文化,能够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保护园区内原历史古迹是改造中最应关注的问题,改造的目的是新生,而不是破坏,对过去园区内好的建筑、景观、植物等要予以保留,着重保护。
4基于互动理论的鹤壁枫岭公园改造与扩建设计
4.1项目背景
枫岭公园位于鹤壁市老城区的中心核心区域,距今建成已有60余年,存在基础设施老旧、交通不便利、功能分区不明确、缺乏互动性、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提升城市生态承载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需针对枫岭公园面貌整体进行改建与规划。形成一个游览内容丰富、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公园,最终将其打造成为山城区核心的绿色园区。
4.2项目现状问题分析
公园主要入口只有一个东门,不符合交通、防火等要求,并且在入口处无游客接待大厅,没有良好的接待能力,不能满足园区内需要的引导、服务、集散等功能;公园内没有停车场,附近只有一个小型私人停车场,不足以接待大量游客,多为附近步行进入的居民;道路分级不明确,公园南北两次车行道不能互通,需要在东侧广场绕行,人行道分布于车行道之间,无秩序且连接混乱;功能分区不明确,各个功能区和道路之间无互动性;园区西侧部分土地遭到破坏,杂草丛生,在視觉观感方面没有和游客形成互动联系;园内具有历史文化的八角亭,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历史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但作为园内的最高观景点,周围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且四周杂草树木遮挡严重,不能正常远眺观景,对于景观视觉互动方面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
5基于互动理论的鹤壁枫岭公园改造与扩建设计思路
5.1功能分区间的互动
根据公园内的自然地貌、景观配置、功能需求及设施需求,将公园规划为九个功能分区。分别为服务接待区、休闲区域、中心娱乐区、文化交流体验区、康养社区、山林观光区、滨河观光区、露营烧烤区以及古村落体验区,各个功能区互相关联,在形式和功能上能够更加契合。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整合资源,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从而达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多变的空间布局和组合形式,使之前杂乱重合的功能区重获新生,丰富的功能增强了区域的存在感,从而增加了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
5.2广场及滨水景观区域的互动
功能分区中主要以三大广场和滨水景观区域为核心。其中,北区山林音乐厅、工矿宣言广场和南区下沉广场这三个广场的形态以圆形呈现,与新增的人行道路结合的很好。从北区上山顺势而下的弯曲道路依次穿过几个广场,并通过入口广场与滨水景观区域最终到达南区广场。圆的块面感能够强化节点空间,并在曲线搭配下形成几何交错的互动关系,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空间能够收放有序,并增加联系丰富景观的变化,使得河流南北两岸形成良好的互动。
滨水景观道为人们增加了自然的互动体验,在景观道及南侧栈道上行走,尽情观赏两岸的风光。地面铺装主要是沥青、混凝土、木材、石材,通过路面铺装图案的波浪条纹与水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产生景观上的互动,岸边的小碎石作为明显区分道路和岸边的界限,增加了亲水的互动体验感。亲水平台和廊道的设置,能增加游玩的趣味,产生一种更加轻松互动的氛围,使得这里成为游览的集中区域。
5.3植物景观与人体感官互动
人与景观间的互动是通过人体感官的参与来反映的。人最主要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色调温暖的植物能给人带来慰藉,让他们产生积极的心态。因此,在公园内新布置了一些暖色调植物,在视觉上为游人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交流氛围,增加了与环境的互动性。在我国很多园林当中,也经常运用自然界中的声音和植物来营造出别样的意境。小桥流泉,深谷鸟鸣,高山滴泉,雨打芭蕉,各种自然精灵,可谓应有尽有。在公园中通过设计跌水的装置、带有音乐装置的廊道等声境,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意境。
5.4娱乐休闲体验区的互动
增设了标本植物体验区,和很多室内植物园不同的是,它不单单是为了植物的展示,更加关注的是人和植物间的互动。通过收集整理自然脱落的枝叶和花瓣,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亲自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植物标本,拼接成各种图案,然后进行装裱。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落叶的价值,也能增加观赏景观植物后的活动内容,增加游览互动体验,吸引人群。
6结语
基于互動理论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扩建设计,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保持原有自然地貌景观的基础上,增加了功能区之间、广场和滨水区域之间、景观和人等之间的互动联系。互动性设计既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互动参与、情感交往的心理需求,为人们营造出更加和谐舒适的现代城市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