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餐桌上的“小疯子”定点规矩
2021-04-09温欣
温欣
年初,虽然受疫情限制不能大规模聚餐,但走亲访友也免不了要带着孩子一起吃饭。而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懂得餐桌礼仪的孩子往往会让家长“头疼”,也会给他人带来困扰。
前几天,网络上有一个视频火了,在一个宴席间,人们围桌吃饭,刚上来一盘猪头肉,一个孩子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筷子插在肉上,将整盘肉全放进了自己的盘子里。周围的家长看到并没有出面管教,反而还和他打趣。
网友在下面评论:日子过得好了,教养却没了。
如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长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做好吃的,但是,吃饭的礼节,却常常被丢在脑后。
“餐桌教育”是给孩子宝贵的无形资产
一茶一饭之间,藏着最真实的家庭教育,不少有远见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记得看过一个采访节目,演员小陶虹的朋友和主持人说:“他们家徐小宝光吃饭的规矩就写了满满一张纸!”随后小陶虹也列举了一些,比如:吃饭不许说话;不评价食物的好坏;吃饭不可以浪费。不仅如此,她说自己和丈夫徐峥也会严格要求自己。
前有陶虹夫妇言传身教,最近应采儿的“虎妈式餐桌规矩”更是被3000万网友点赞。《童言有计》节目中,应采儿分享了自己家的餐桌教育:不要浪费食物;不可以把菜都转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先吃;家里不是餐厅,有什么就吃什么……朱丹认为应采儿给孩子定了太多的规矩,应采儿直接回复:“这不是规矩多,这是基本礼仪。”
饭桌上的细节,体现的是一个孩子的教养。餐桌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景,在餐桌上联络感情,在餐桌上发展关系,一个人在餐桌上的表现,也是显现个人品质的时刻。因此,养成良好的用餐礼仪,是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后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餐桌小事背后隐藏了大问题
孩子在餐桌上玩食物、扔餐具,家长不要总觉得娃还小不懂,不用干预,大了就好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哪怕只有10个月的孩子,如果每次他开始扔食物时都被抱下餐桌,那几次之后他就能意识到在餐桌上这么做是不允许的。
有些孩子吃饭时需要家长哄着、追着、看着动画片才吃,看似是再小不过的问题,但却失去了培养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意识的好机会。自主进食,才是宝宝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还有很多孩子一上桌,就变成“美食博主”,对食物十分挑剔。任意评价饭菜对应的隐藏行为是不知感恩,而将一切当作理所应当,错并不在孩子,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
不少家長,尤其家里的老人,“偏爱”娃的方式是,孩子喜欢哪个菜就直接把盘子放在孩子跟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吃独食”的习惯。而俗话说“坐有坐相,吃有吃相”,还不仅仅只是礼仪问题,同样关系到孩子的安全健康。
之前有这样一则新闻,武汉一个1岁半的小女孩,因为在吃饭的时候边走边玩,不小心摔了跤,筷子插进嘴里,深入颅内,并且还有2厘米插入了小脑。万幸的是,经过抢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黄金期,孩子在3岁自我意识形成,并且有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可以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抓住这个黄金期,给孩子正确引导。餐桌上的点滴细节,正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对待“熊孩子”态度不妨硬一些
如果孩子没吃几口就闹着起身离开,或者在餐桌上“捣乱”,家长的态度不妨强硬一些,直接把食物拿开,千万不要试图追着孩子喂饭。
等到孩子饿的时候,就可以对他说:“就是因为你刚才不好好吃饭才会饿,只能等到下一顿再吃饭。”
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孩子慢慢就会改掉一些餐桌上的不良习惯。
家长言传身教很重要
当孩子在餐桌上表现得“没规矩”时,不必大发雷霆, 不论是大人打趣的笑声,亦或严厉的说教声,只要是给出反应,孩子都会认为这是大家对他的行为做出的鼓励,会让“餐桌闹剧”愈演愈烈。
餐桌礼仪需要慢慢地培养和学习。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如果孩子看到大人满嘴塞着食物大笑、乱丢食物、敲餐桌,他可能会马上学着做。
当然,如果哪天孩子在餐桌上表现得很好,也别忘记及时称赞他。
为孩子自主进食营造氛围很重要
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可以给他准备一张适合的宝宝餐椅,让他从小和大人一起在餐桌前吃饭。
为了增加宝宝的食欲,可以准备绵软、易嚼、松脆、色彩鲜艳的食物,鼓励孩子自主进食。
宝宝自己吃饭,必定会弄得到处脏兮兮。
建议在儿童餐椅下铺一个垃圾袋或塑料桌布,清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孩子餐桌礼仪的养成离不开家长日常的陪伴、影响和教导,当良好的餐桌礼仪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时,尊重他人、感恩珍惜、乐于分享也就融入了宝宝的意识中。
这些刻在骨子里的教养,是孩子一辈子都受用的无形财富。
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过: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工夫,就可以知道你父母的生活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的确,人际交往、品质格局,都能从一顿饭局中看出来。
你在饭桌上看别人,别人也在饭桌上观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