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杭州
2021-04-09姚成二
姚成二
横空出世的杭州健康码,成为战“疫”神器,被全国疯狂“抄作业”。
2020年,健康码成了每个人的新“身份证”。
这张在杭州诞生的二维码,以红黄绿三种颜色呈现身份证信息和个人活动范围,为持有人提供一个可视化的身份——健康、具有潜在健康风险乃至需要隔离。这个战“疫”神器,迅速在全国推广。
全国疯狂“抄作业”的背后,是健康码蕴含着数字化治理新趋势。杭州健康码也因此入选“2020长三角地方治理创新十大案例”。
为什么是杭州?
“杭州速度”
创新从来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此前的技术积累。
1月21日,浙江首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两个小时,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第一时间发出指令:用好杭州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确保疫情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这一旨在实现“精密智控”的体系于2016年起步建设,是为杭州生活打造的数字化界面,从最初的交通治堵,已发展到城市治理、疫情防控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涉及卫健委、数据资源管理局等相关部门。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城市大脑迅速从日常运作转入战时状态,相关部门即时进行战时赋能,应急打通公共数据,更快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及时拉起第一道严密的数字屏障。
随着复工复产高峰到来,疫情防控局势陡然收紧,防扩散、防输入事不宜迟。作为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区,余杭感受到的防控压力最大。到2020年2月3日,杭州累计确诊新冠肺炎118例,余杭占28例。一夜之间,交通要道、社区、村庄层层设卡,进出人员接受体温检测和登记,城市治理面临重大考验。更加严峻的是,余杭还即将迎接100多万返岗人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问题倒逼余杭不得不去创新。2020年2月4日,余杭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开展头脑风暴:运用数字科技手段,在城市大脑的基础上开发余杭绿码,用于信息集成、群众出行、协同监管等领域,管住重点人、方便健康人。
非常时期,余杭区委抽调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机关工作人员组建绿码专班,专班人员“变身”产品经理,与钉钉、支付宝、每日互动等技术团队开启了“烧脑12小时”。12个小时后,第一个“绿码”正式诞生,成为杭州健康码的雏形。
一人一码、扫码通行、一网归集、多方共享,余杭绿码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为保障人员安全流动拓展了新路径,很快得到杭州市主要领导认可,要求建立全市统一的数字化申报平台,实行个人电子健康码,实现信息及时共享、实时跟踪,形成无遗漏、全覆盖的防控体系。
专班再次组成,几天奋战下,最终在2月11日,杭州健康码如约上线。这是余杭绿码的迭代升级版,实现了“首次即时计算、每日定时计算,动态实时更新”,成为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的重大创新实践。
数字治理也从杭州“码”上出发,跑出了中国速度。3天后,健康码浙江全省上线;2月16日,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认可,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码开始加速研发;7天后,健康码推广至全国,赋予了国人基本的安全感,尽显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伟力。
杭州再次成为“优等生”,一时备受舆论盛赞。
“出自杭州并不意外”
没有突然的优秀,任何出彩都来自于厚积薄发。
“很多人在问为什么是杭州?实际上健康码在杭州诞生并不意外,因为杭州数字产业基因赋能于此,其背后是这座城市对数字产业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对《决策》分析说。
这些年,杭州从建设“天堂硅谷”,到建设创新型城市,从发展创新型经济,到突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再到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从未停歇对数字经济的畅想,而且愈加宏伟。
2019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11296亿元,增长19.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增加值达到3795亿元,增长15.1%,占GDP比重24.7%,占浙江全省比重高达61%。在杭州上市企业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估值1亿美元以上的138家企业中,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占比高达82%,更有着阿里巴巴这样的数字经济领军型企业。
这是杭州的底气。“疫情发生后,杭州互联网企业迅速响应起来,主动思考通过大数据等手段,跟踪不同人群的轨迹,发现潜在风险。”明文彪告诉《决策》,健康码开发运行专班一半以上的人員,来自企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和市场敏锐度是健康码成功上线的关键。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有别于其它一线城市,杭州的打法始终离不开数字。杭州的雄心是要把数字资源变成产业新蓝海,为产业发展插上新翅膀,打开城市治理新密码。
当一些城市还在数字化面前犹豫不决的时候,杭州已经彻底拥抱了数字化,深度影响并改变着地方的治理生态。
从2013年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始,杭州发起“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进入简政放权1.0版本;到2016年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迈向政府改革2.0版本;再到如今深化城市治理数字化探索,建设“数智杭州·宜居天堂”,进入“整体智治”3.0版本,“数智”已成为杭州最鲜明的标志。
杭州将数字化的意识落实于行动,将数字化基因根植于社会各领域,城市大脑、移动办事之城等多项成果已融入城市治理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中横空出世的健康码,与其说是杭州数字政府理念下的灵光乍现,不如说是城市数字化治理的自然延伸,根本上则是杭州多年一以贯之发展数字经济的厚积薄发。
这背后,数字就是善治、有为,是一个城市升级的最大推动力。
“数字化思维”
疫情终将过去,城市治理还在继续。
“杭州健康码或许将成为城市数字化治理、精细化治理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专家看来,杭州健康码引发了一场城市“智理”革命,研发基地也吸引众多城市前来参观学习“打卡”。那么,学习杭州健康码,学习什么?
健康码成功的关键在于数据,难点也在于数据,数据共享是杭州成功的基础。“对很多部门来说,数据象征着权力,一开始杭州的有些部门也是不愿交的。”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周旭霞告诉《决策》。
但很快,杭州就找到了破题之策。在城市大脑建设中,杭州以“一把手”高位推动部门数据共享。在市级层面,成立杭州城市大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另有6位市领导担任副组长,一位副市长主抓,各区县(市)和各部门主要领导均为领导小组成员,成功打通了部门的“数据孤岛”。
不单“大建设”要如此“兴师动众”,杭州一些“小创新”也是联动而行,最具亮点的便是工作专班制度。
杭州以项目为单元,建立工作专班,统一在云栖小镇集中办公,并在办公场地、后勤服务、设备设施及云资源等方面,给予专班统一保障。时至今日,杭州市健康码平台开发运行专班仍在高效运行中。2020年9月,运行专班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健康码”七天时间从杭州走向全国。
杭州本地媒体形容专班制度解决了数据共享的“最后一厘米”,打通的不仅是数据,还有部门、层级、城乡、理念的隔阂,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在健康码的研发中,杭州一直秉持两项原则:赋能——紧扣赋能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聚焦城市治理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实战——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实战功能,构建公共卫生等领域应急数字系统。这两项原则,撬动了阻碍数字化技术发挥作用的旧机制。
复盘健康码研发历程可以发现,杭州市决策者始终参与其中,第一时间彰显责任担当。“检验一个城市治理水平不仅在起点,更在于危机中关键时刻城市管理者的表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高宏告诉《决策》。
導向的确立,提振了企业创新的勇气与决心。杭州市政府立足精准服务、政策供给等方面开展创新,把创新机会、市场空间交给企业,两者携手逆境前行,成为政企合作的又一典范。
“最让我震撼的是,一个政府主导的产品,能用互联网的方式快速上线,再快速迭代。”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全程参与了杭州健康码的研发上线,政府理念的转变让他由衷赞叹:“实际上,数字技术已经属于普惠性技术,不是地方政府不会用,而是他们有没有想过怎么去用。”
经此一“码”,地方政府和城市治理都将带上“数字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