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言实践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021-04-09石蕾蕾崔馨月

关键词:语言实践中华传统文化语文素养

石蕾蕾 崔馨月

摘   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语言文字实践。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扎实地进行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家国情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进而能够自觉地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实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1-0044-04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选编了一组课文。教材通过本组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识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中《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成就,了解并走近中华民族深厚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的思考与实践。

一、关注单元主题,抓住文体特点,确定实践目标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要求了解感受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幅名扬中外的畫》这篇文章通过具体描绘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街市景象,再现了古都的风貌和人们清明时节的生活情景。课文对画中的人物、街市场景等抓住特点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诠释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文章表述清楚,语言朴素生动,在古代绘画艺术和现代语言文字的融合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教材给师生提供了有弹性的语言实践空间。学习时,学生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进行体会实践,通过有方法的自主阅读,在实践过程中落实单元整体目标,课文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关注略读文章的“学习要求”,首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解文本内容,在阅读实践中思考提炼,将《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特点和名扬中外的原因进行有条理地表达。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画面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这就要求学生对画面、对文本在整体、深入的理解基础上,内化语言,形成自己的理解和个性的表达,教师帮助学生创设表达的语境,学生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学会介绍这幅艺术作品。

二、感受画面情境,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审美情感

这幅名画的创作年代和创作内容与今天的学生距离较远,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一定的隔阂,教学中适时采用视频、画卷、现代社会语言元素进行有效的整合,拉近学生与作品、文本的距离。在读文、感悟、理解、交流实践过程中逐步落实教学目标。课前,教师通过谈话交流了解到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画卷内容很感兴趣,课上教师准备了《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视频和印刷版实物画卷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帮助学生学习。

(一)观赏视频,走进《清明上河图》

1.欣赏画卷,感知《清明上河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清明上河图》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播放了一段《清明上河图》视频,欣赏着流动的长卷,伴随着悠悠古乐,师生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丽。

这一环节,教师没有说明欣赏的视频是《清明上河图》,而是让学生带着对古人生活的好奇走进了画面描绘的生活情境。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呈现真实的认知状态,教师提出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观赏要求,可以安静欣赏,可以议论纷纷,观赏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分别表达自己对画卷的初步感受,对有兴趣的、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认识画卷,了解画卷的兴趣,从情感上引起学生与艺术作品的共鸣。

2.解读画卷,了解《清明上河图》。在学生自然认知的基础上,一边欣赏画卷,教师一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并与学生展开了交流,如:“你们能看出这幅画卷描绘的是什么年代人们的生活吗?” “画了哪些地方?”“画面上什么是最多的?”“都是些什么人?”“你们数的清吗?”……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解决了《清明上河图》呈现的是宋朝时东京汴梁一带的人情风貌,画卷上以各种职业的人物为主,人很多等这些问题。为后面帮助学生阅读文章做了铺垫。

师生共同欣赏画面的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看似随意的师生交流语境,已经悄然引导着学生的语言实践与表达。无论是对画面从整体到部分的认识;还是从年代、地点到呈现的丰富内容;再到观察形态各异的人,不同身份的人。师生、生生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和表达逐渐由概括到具体,由浅表到深入发生着变化。

(二)走进文本,了解文章内容

1.欣赏画面,揭示课题。学生经过观察、欣赏、交流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了解和仔细阅读画卷题款中小篆文字,图文并茂,引导学生梳理出:画卷描绘的是宋朝清明时节东京汴梁郊野、汴河、集市热闹的场景。师生揭示了画卷是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当交流达到精彩之处,学生对画卷兴致盎然时,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指向阅读。如:“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你想了解它更多的内容吗,那就让我们好好的读一读这幅名扬中外的画。”适时地揭题,走进文本,引导学生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从画面到文字,通过不同方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中华传统文化。这样的主题贴切本单元关于传承深厚的传统文化,收集传统节日资料,交流节日风俗习惯这一要素。

2.初读文本,解决阅读障碍,了解文章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尝试解决障碍。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不理解的词,结合上下文尝试解决。教师适时点拨,如:学生对“一乘轿子”有疑惑,教师可以点拨:乘:表示数量,四数为一乘。引导学生了解“一乘轿子”是指四个人抬的轿子。

略读课文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尽可能完成字词的学习,解决阅读的障碍。教师巡视学生学习,给予帮助指导,遇到共性问题,提出来重点解决。之后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把通过读书获得的《清明上河图》信息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交流,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图画的年代、内容、作者、目前保存情况,画面人物众多、形态各异、街市热闹、情景生动传神、清明上河图的作用和意义……

在这一语言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和较全面地认识,从认识画面到接触文字,从形象认知到理性阅读,学生的语文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彰显了语文学科特点,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了和谐的统一。为之后学生自主表达、实现语言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三、品析语言文字,引导思维发展,扎实语言实践

(一)再读文本,感悟名扬中外的原因

学生语言的发展,是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对于学习目标中提出的《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原因的语句进行品味。学生沉浸在文本中默读思考,特别是对文中描写画面内容的三个自然段的生动传神之处,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反复阅读,品析语言,通过文字来感受画面的生动,最后归纳总结出《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二)品析文字,内化语言,充分表达

“《清明上河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和打动了人们,能够名扬中外呢?请把你的见解与他人分享。”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从文本语言到生活语言的实践表达。通过人物多——我们数都数不清,画家却能把豆粒大的每一个人画得栩栩如生;街市热闹——闭上眼睛我们似乎都能听到吆喝声、叫卖声,想象到人群熙熙攘攘、车马来来往往的场景;甚至街头的惊险刺激的事故都让人捏了一把汗。画面的丰富、生动传神,画家技艺的高超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一展现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文章篇幅较长,教学时要区别开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尤其摒弃繁琐的分析与讲解。引导学生重点交流课文描写的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内容,学生通过默读思考,充分表达,提升思维发展,解决问题的同时,扎实的推进语言文字的实践。

四、表達审美体验,理解传统文化,丰富语言实践

(一)展现画卷,真实感受《清明上河图》的魅力

《清明上河图》让人为之叹服,这可真是一幅扬名中外的惊世巨作。在学生感慨的同时,教师出示画卷。在课前教师有意摆放的纵列长桌上与学生共同完成画卷的展开,过程中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画卷的长度,画面人物的大小、形态,场景的丰富热闹。再次感受画卷生动传神,画家技艺超群的同时,感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人的智慧,感受历史的辉煌,感受画家表达的深意……教师适时点拨:“我们古代的中国人能画出这样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你觉得骄傲和自豪吗?”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丰富语言实践,介绍《清明上河图》

在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欣赏画卷、情感渲染之后,有了超出文本的表达需求。教师根据文本阅读要求和《清明上河图的》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结合学生语言实践的发展需要,创新语境,拓展语言实践空间——将学生的阅读审美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如:“同学们,每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都会迎来世界各地许多的大朋友小朋友,如果请你把《清明上河图》介绍给他们,你愿意吗?请你带着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自豪,为他们做介绍。”学生选取自己认为最生动的一幅画面,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围绕一个意思给大家做清楚、生动、具体的介绍。

(三)拓展实践,深入了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不光认识、了解了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时教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其实,关于这幅画还有很多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借此机会开启了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探知之旅,把学生导向更广阔的课外学习与实践。“相传的未解之谜,繁华背后的隐忧”“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画家张择端为什么会画这样一幅画?”通过画卷你能感受画家的心声吗?”“更多的人是如何解读《清明上河图》?”等都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兴趣与期待。学生可以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好好的欣赏这幅画,可以借助书籍和网络,请教研究书画文化、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人了解《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其实,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和能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达到读、写、说的实际运用。

纵观全课,将画卷视频、图画引入课堂,让学生零距离地触摸、观赏《清明上河图》,学生的审美体验更直接,语言实践指向更明确。对语言文字的品析、琢磨在点滴的积累中丰厚了学生的语文实践功底。教师创设介绍名画的语言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强化了语言实践的意义。教师不光是引领学生用语文的方式来理解文化,传承文化,更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中华传统文化语文素养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