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救,提升有限空间事故救援能力
2021-04-09赵柔嘉
文/本刊记者 赵柔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历史性地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限空间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事故多发频发,有效防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频发势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直观体现。为指导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安全施救工作,提升有限空间事故救援能力,防止救援过程中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2021年5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制定出台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就《指南》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加强理解。
《指南》制定的主要背景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人员进出受限但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或存在淹溺、坍塌掩埋、触电、机械伤害等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的空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具有五大特点:一是涉及行业领域广泛、地点形式多样,广泛存在于工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城市公共服务业和农村生活等众多行业和领域;二是有限空间内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积聚和缺氧,极易造成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淹溺、坍塌掩埋等事故;三是作业环境复杂,通风、检测、个体防护等防范措施的专业性较强;四是进出口及内部空间结构受限,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五是施救不当极易导致事故扩大,发生群死群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据统计,2016-2020年全国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约173起、死亡604人,每年较大以上事故均超30起,平均每10天一起,事故多发频发,总量居高不下。
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绝大多数为中毒和窒息事故,占比97.69%。其中,中毒引起的事故占比为72.66%,窒息引起的事故占比为27.34%,事故集中发生在各类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池等场所的清淤清污、检维修作业等环节。引起中毒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占比分别为65.59%和19.35%。窒息事故中引起窒息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等,占比分别为17.14%、11.43%和11.43%。在173起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中,122起事故存在施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情况,占事故总起数的70.52%;施救不当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65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3.87%,占伤亡扩大事故总死亡人数的64.01%。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领域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社会方面,我国经济社会特点决定了有限空间长期普遍存在。我国经济总量巨大,产业门类齐全,有限空间广泛存在于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工贸、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行业。截至2018年,仅工贸行业全国共排查建档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达83598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有限空间作为市政设施、地下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广泛分布,每个城市的市政设施地下有限空间数以万计,污水设施作业、地下工程施工等有限空间作业活动极其频繁。有限空间点多面广、形式多样,与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密切相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接触,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人员安全意识素质、安全监管执法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有限空间事故仍处于“频发期”。二是企业管理方面,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安全防控措施系统性松懈。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有限空间辨识能力不足、对风险认识不到位,有限空间台账覆盖不全面,缺少对危险因素、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分析。未系统编制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审批及方案不完备,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流于形式,外委作业第三方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位置不合理、数量不足,安全告知牌中危险因素与实际不符。检测、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装备器材配备、佩戴不当,缺乏日常维护。专项安全培训有缺陷,培训内容缺少危险因素分析、仪器设备及防护用品正确使用、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内容。应急预案中缺少专项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未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现场作业安全交底未有效落实,救援技术措施准备不充分。三是人员意识方面,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亟待增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演练等措施落实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违章作业行为屡屡发生,使有限空间作业各项安全措施形同虚设。同时,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和自救互救能力不足,未能掌握有限空间事故施救的正确方法,一旦发生紧急状况,施救不当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情况频繁发生。宣传教育不到位,公众有限空间辨识能力极低,不了解或不掌握正确的防范措施及施救方法。特别是农村地区人员,基本不了解什么是有限空间,对沼气池、储水池、地窖等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缺乏认识,有限空间事故防范能力差,且发生事故后极易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四是法规标准方面,目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尚不健全,缺少国家层面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通用性制度文件,工贸、化工等行业现有规章标准各自独立,部分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和监管执法工作缺乏有力依据。规章标准体系在技术实施细节方面仍有待完善,如在通风方面,相关标准提出了采取通风措施的原则性要求,但缺少更为具体、更具指导性的规定,而国外相关标准对空气的抽取及排放、空气有效循环要求、通风设备的选择及布置等方面有详细要求。
《指南》主要内容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强调,《指南》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调日常应急准备、作业前应急准备,对施救各环节安全提出了指导性措施。《指南》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适用范围;第二部分说明编制的主要依据;第三部分为应急准备,从日常应急准备和作业前应急准备两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第四部分为救援实施,从信息报告、事故警戒、救援防护、救援行动、保持联络、轮换救援、撤离危险区域、医疗救护、清理现场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相关负责人从日常应急准备工作、作业前应急准备工作和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三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解读。
日常应急准备工作。企业在日常应急准备工作中应着重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风险辨识。要按照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对辨识出的有限空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包括辨识结果、个体防护要求、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2021年5月1日,广东汕尾市区某公司组织对厂区水房RO水箱清洗过程中发生窒息事故,造成4名作业人员死亡。该起事故中,企业未提前进行风险辨识,4名作业人员冒险进入了氧含量不足的水箱内作业而窒息死亡,救援时检测氧含量仅为7.5%。
二是预案编制。根据风险辨识结果,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编制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或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并入本单位综合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确定事故应急处置流程,落实救援装备和相关内外部应急资源。应急预案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衔接,并按照有关法规标准要求通过评审或论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要求,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三是应急演练。生产经营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纳入本单位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开展桌面推演、现场实操等形式的演练,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应急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四是装备配备。生产经营单位针对本单位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及作业风险,配备符合国家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要求的应急救援装备,如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安全带、安全绳和医疗急救器材等,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维护管理,确保装备处于完好可靠状态。《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
五是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知识技能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安全施救知识、应急救援装备使用和应急救援技能等教育培训,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救援人员了解和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应急救援装备使用、应急处置措施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掌握风险防范技能和事故应急措施。2020年1月25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某公司1名值班人员进入地坑,吸入氩气窒息死亡,另外2人进入地坑底部实施救援,也均吸入氩气窒息死亡,共造成3人死亡。事故原因是公司停产期间溶解炉氩气管道手动阀未关闭,同时气动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导致氩气泄漏进入溶解炉地坑并大量集聚。事故暴露出该公司员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定期开展有限空间应急演练,作业现场未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员工有限空间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作业前应急准备工作。为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确保万一发生事故后及时开展安全有效的救援工作,作业前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应急处置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检测和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明确本次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措施并纳入作业方案,确保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救援人员了解本次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急处置措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负责人批准;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作业前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就是要提醒现场人员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救援工作,避免盲目施救。
二是确定联络信号。作业现场负责人会同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救援人员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明确声音、光、手势等一种或多种作为安全、报警、撤离、支援的联络信号。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符合当前作业安全要求的即时通讯设备,如防爆对讲机等。有限空间内危险因素多,环境复杂,为了及时掌握进入有限空间内人员的情况,通过事先约定的信号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实现内外人员的联络畅通,信号可以通过敲击声、闪光、手势、抽动安全绳等方式传递,有条件的企业和专业救援队伍可以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即时语音、视频设备进行联络。
三是检查装备。结合有限空间辨识情况,作业前救援人员正确选用应急救援装备,并检查确保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发现存在问题的应急救援装备,立即修复或更换。装备检查主要是检查装备的适用性和完好性,防止因装备不匹配、不适用或有损耗造成救援人员伤亡。2020年5月6日,淮南市某公司在垃圾库外墙缝隙封堵外包作业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这起事故中,工作人员佩戴的防毒面具的型号选择错误,其所佩戴的防毒面具为普通过滤件,仅用于防护有机气体或蒸汽,无法应对硫化氢。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企业在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后,要及时采取救援措施,保证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救援行动中应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是及时报告事故信息。事故发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立即停止作业,了解受困人员状态,组织开展安全施救,禁止未经培训、未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施救。作业现场负责人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拨打“119”“120”电话报警或向其他专业救援力量求救,单位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信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有明确要求,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二是做好事故现场警戒。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根据救援需要设置警戒区域(包括通风排放口),设立明显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域。《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明确要求,有限空间作业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事故发生后,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警示标志,根据事故救援工作的需要设定警戒区域,防止不具备救援能力的人员接近有限空间,影响救援工作开展。
三是做好救援防护。救援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体防护装备开展救援行动。有限空间内存在可能危及救援人员安全的设备设施、有毒有害物质输入、电能、高温物料及其他危险能量输入等情况,应采取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并在救援过程中要保持持续通风。《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工贸企业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穿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2020年6月5日,郑州某公司在污水处理站进行清污作业时,发生一起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该起事故中,作业前未按规定进行有效通风和检测,未配备、使用安全防护装备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发生险情后在致害因素不明的情况下,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四是开展救援行动。事故发生后,被困人员积极主动开展自救互救,配合救援人员实施救援行动,救援人员针对被困人员所处位置、身体状态、个体防护装备穿戴等不同情况,采取应急救援行动。被困人员所处位置、身体状态、个体防护装备穿戴等情况,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在外部通过安全绳等装备将被困人员迅速移出。被困人员所处位置、身体状态、个体防护装备穿戴等情况,不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进入内部施救。有限空间内部环境复杂,人员进出受限,为了提高救援效率,同时避免造成施救人员伤亡,应充分考虑有限空间内外人员状态及救援装备等情况实施救援,外部直接施救是首选。
五是救援过程中保持联络。救援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行动过程中,按照事先明确的联络信号,与外部人员进行有效联络,并保持通讯畅通。外部人员通过联络信号及时掌握了解进入有限空间救援人员的状态,了解救援进展,配合内部救援人员尽快将被困人员转移到有限空间外部。
六是采取轮换救援。救援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实施轮换救援,保持救援人员体力充足,能够持续开展救援行动。救援人员因在有限空间内部行动不便,体力消耗大,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受限等原因,需通过轮换救援,让救援人员恢复体力、更换空气呼吸器等,实现救援行动的持续有序开展。
七是撤离危险区域。出现可能危及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救援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安全条件具备后再进入有限空间内实施救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明确要求,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发现可能直接危及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现场指挥部或者统一指挥应急救援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降低或者化解风险,必要时可以暂时撤离应急救援人员。救援人员在有限空间内救援过程中,如果出现身体异常、监测设备报警等危险情况,应该及时撤离,在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并经检测合格后再进入施救。
八是进行及时的医疗救护。被困人员救出后,立即移至通风良好处,具有医疗救护资质或具备急救技能的人员,及时采取正确的院前医疗救护措施,并迅速送医治疗。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中,被困人员以中毒、窒息为主,在通风良好处及时采取院前医疗救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被困人员恢复意识,挽救生命。
九是清理现场等后续工作。救援行动基本结束后,及时清点核实现场人员、装备,清理事故现场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尽可能保护事故现场,便于后续事故调查及救援评估。必要时开展事故现场环境检测和人员、装备洗消,对参与救援行动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有明确要求,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明确要求,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救援结束后进行现场清理等工作,既是继续对救援人员的保护措施,也是开展事故调查的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