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
2021-04-09谢云梅颜影影
谢云梅 颜影影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安徽蚌埠 233000
急性脑梗死指的是因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得患者的局部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的损伤,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性坏死或缺血性坏死现象。考虑到该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导致病死率高,很多患者在患病之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无论对于家庭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脑血管疾病作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呈显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各项危险因素都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护理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因此本研究也旨在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对患者起到的作用,选择2018—2019年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5~80岁,平均(60.8±1.1)岁,平 均 收 缩 压(166.21±11.52) mmHg,平 均 舒 张 压(99.84±5.11) mmHg,病程时间2 h至4 d,平均时间(1.9±0.2) d;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8~78岁,平均(61.1±1.2)岁,平均收缩压(164.16±10.96) mmHg,平均舒张压(98.98±5.82) mmHg,病程时间2 h至5 d,平均时间(1.7±0.2)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神经指南当中有关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全部为首次发病或是过去有脑梗死症状但未导致神经功能缺损者[1]。
排除标准:患者伴发有严重的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活动性血液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研究内容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安抚、健康指导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一旦某些指标出现异常后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围绕以下方面展开。①优质环境。建立安静、整洁和舒适的内部护理环境,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时提升舒适程度。护理人员需要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同时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掌握患者与家属在疾病恢复方面的需求。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健康教育知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进行说明,给患者提供温馨的康复环境,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②护理责任制度。护理过程当中护士长负责全部工作的规划和管理,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划分责任小组,每一名护理人员负责3~5例患者,做好岗位责任制度,并且完善各级人员的职责。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分别负责相应的护理职责工作。按照患者病情程度,一些危重患者安排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负责护理,一些病情稳定或是年龄相对年轻的患者可以安排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但需要责任组长或高年资护士做好必要的业务指导工作[2]。③风险管理措施。优质护理的目的是要让患者全方位感受到护理过程的舒适度,因此对于护理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应采取严格管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就要帮助患者适应住院环节,并告知家属医院内某些设施的使用方法,对其疑问要积极回应并解答。与此同时,做好风险因素的控制。如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降低,出现跌倒、坠床的可能性高于一般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预见性风险防范措施,避免突发事件的出现。必要时也要对患者进行医院内部规章制度的教育,防止患者产生错误行为[3]。④康复指导。按照患者的康复情况制订康复指导措施,为脑梗死急性发作患者恢复日常活动功能提供康复方案。所有的训练方案需要有专业人员的陪同以确保安全。前期的训练过程可以以简单的床边训练为主,如喝水、上肢功能训练、简单下肢功能训练等。随着患者恢复进度的推进,可以过渡到一些简单的室内训练,在医护人员或是家属的帮助之下尽可能按照完成的联系动作进行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F)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价标准选择Barthel指数进行判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自理能力更好。此外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评分结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4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0,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不同因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也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当前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急性”时间判断尚无统一划分标准,但一般指的是在发病后的2周之内。该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同样非常高,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都是严重的负担[4]。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划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类型,且男性的发病率一般而言高于女性,年龄也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工作是采取一切措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减少患者残疾的可能性,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返回至正常的生活当中,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5]。
从基础护理的角度分析,脑梗死患者在入院时的病情比较严重,所以在急性期应该注重对患者的基础干预,首先要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反复移动、搬运等,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严格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瞳孔情况和其他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出现昏迷、血压异常或呼吸紊乱伴有发热现象时,则需要预防脑疝或是脑干继发梗死等并发症,这些都是早期基础干预需要注意的部分。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之后,就可以考虑采取基础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
优质护理是护理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早在2010年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就已经提到了相关概念。从其核心内涵来看,就是要让护理工作满足“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和政府满意”的最终目标[6-7]。从医院工作的角度分析,就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基础护理服务并落实护理责任制,提升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将传统的护理模式转变为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充分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为患者照相,围绕患者的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患者入院直到出院都可以获得优质和专业的护理服务[8-9]。
在现代优质护理的理念之下,医院的日常工作目标也发生了显著改变,更加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以及恢复进度,以便于在达成预期治疗效果的同时重新让其恢复健康。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神经内科的多发疾病,采取早期治疗和护理措施的作用效果明显。在本研究中所采取的优质护理也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恢复情况良好,具有更加稳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具体措施来看,早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首先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同时改变了目前的护理管理措施,从责任制度、风险控制和康复训练等多角度配合传统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让患者的心情保持舒畅,减少护理过程产生的紧张感和不适感[12-13]。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他们对于疾病的认识本身存在缺陷,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高,且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难度更大。因此在责任包干制度下,所有护理人员都可以参与到护理过程当中,提升了护理自觉性和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4-17]。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进度,保障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