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1-04-09朱孔志陈锦珠薛文侠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叶龄播量播期

朱孔志 陈锦珠 赵 鹏 卢 霞 薛文侠

(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盐城 224100)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中优质弱筋小麦由于其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含量少而强度弱、面团延伸性好、稳定时间短而成为生产饼干、糕点、蛋糕等烘焙食品的主要原料,因而近年来弱筋小麦的市场需求较好。而国内弱筋小麦生产仅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10%左右,大部分依靠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因此,加快优质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

江苏省是我国小麦种植面积排名第四的小麦主产省,也是我国弱筋小麦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水稻小苗机插和直播等轻简技术的发展,不同程度地推迟了水稻的成熟期,这造成了在稻麦周年生产中普遍存在稻茬麦茬口紧张、小麦适期播种压力大的问题,进而导致小麦减产[3]。因此,在不同稻茬条件下配套小麦不同的播种量和播种期,已成为确保稻茬麦优质高产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笔者于2019年通过选用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其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盐城市大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民主村基地进行,试验地为黏性土壤、田块平整、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形状规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7 g/kg、全氮含量为1.38 g/kg、有效磷含量为10.8 mg/kg、速效钾含量为175.0 mg/kg、全盐含量为1.55 g/kg、pH为7.6。

1.2 试验设计

供试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为“宁麦13”。试验依据播期和播量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1)2019年10月21日(早期)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5 kg;(2)10月31日(适期)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7 kg;(3)11月10日(中晚期)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0 kg;(4)11月20日(晚期)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3 kg;(5)11月30日(超晚期)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6 kg。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320 m2(16 m×20 m),试验区四周设置保护行(宽1.0 m左右)。

1.3 田间栽培管理

前茬水稻茎秆于10月15日切碎,10月16日深耕破垡,10月20日耙田;小麦于10月21日至11月30日播种,人工拉线开沟,人工条播,行距25 cm。

病虫草害防治:12月21日每667 m2用15%炔草酯40 g进行化除,2020年2月27日每667 m2用15%炔草酯70 g、20%氯氟吡氧乙酸50 g、5%双氟磺草胺25 g进行化除,3月25日每667 m2用15%井冈·戊唑醇40 g防治纹枯病,4月8日每667 m2用80%嘧菌酯10 g+戊唑醇15 g+10%烯啶虫胺20 mL防治白粉病、蚜虫,4月15日、21日分别每667 m2用40%多·酮·福美双100 g防治赤霉病。

1.4 调查项目

试验期间分别调查各处理小麦的生育期、叶龄动态、茎蘖动态,小麦成熟后测产。试验所得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和播量对“宁麦13”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播期和播量处理的“宁麦13”生育期不同。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全生育期天数显著降低,全生育期变幅为189~220 d。其中,播期为10月21日(早期播种)处理的小麦全生育期最长,为220 d,播期为11月30日(超晚期播种)处理的小麦全生育期最短,为189 d。

表1 播期和播量对“宁麦13”生育期的影响

2.2 播期和播量对“宁麦13”叶龄动态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播期和播量处理的“宁麦13”叶龄大致走势相同,但同一时期的叶龄不同,且播期较晚处理的叶片数明显减少。其中,播期为11月30日(超晚期播种)处理最终只有10张叶片,其他处理均为11张叶片。从叶龄来看,“宁麦13”的适宜播期为10月21日至11月10日。

图1 播期和播量对“宁麦13”叶龄动态的影响

2.3 播期和播量对“宁麦13”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播种量的加大,有效穗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但11月10日以后播种的各处理小麦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大体呈下降的趋势;在产量方面,处理(2)的小麦产量最高,其次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5)的产量相对较低,但也较为可观。

表2 播期和播量对“宁麦13”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从生育期、叶龄和产量等农艺性状来看,5个处理中,以处理(2)[即10月31日(适期)播种、每667 m2用种量为7 kg]的小麦产量最高,其他播期和播量处理的小麦产量虽相对较低,但与盐城市大丰区小麦生产的平均产量差异不大。本试验结果为盐城市大丰区不同茬口的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方案。

盛承师[4]研究表明,小麦的主茎形态与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密切相关,任何有利于肥水吸收、物质合成、养分贮运、提高光合产物及其他促进小麦主茎形态形成的措施,均对提高单株有效分蘖数有利;韩金玲等[5]研究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分化小穗数、有效穗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梦丽梅等[6]研究表明,播期影响小麦产量及产量性状,随着播期推迟,穗粒数呈减少的趋势;周凤云等[7]研究表明,不同播期处理间的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播量处理对小麦产量等农艺性状影响显著,且对主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高于对分蘖数的影响。

在本试验中,笔者选用大丰区主栽小麦品种“宁麦13”为试验材料,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对指导当地小麦高产栽培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该结果仅是1年的试验数据,且土壤理化性质、降雨量等因素也会对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应进行持续研究,以期得到稳定的数据,从而更好地指导小麦进行高产栽培。

猜你喜欢

叶龄播量播期
南阳市优质小麦豫农516播量优化试验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不同播期播量对轮选266小麦产量的影响
粘土地不同播种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0年富岛侧深施肥试验总结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不同播种量与叶龄对无盘旱育抛秧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