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夏秋季吐泻患者临床效果评价
2021-04-09张献义
张献义
(西村乡卫生院中医科 陕西省宜君县 727200)
前言
夏秋季吐泻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儿科疾病,数据统计显示,<5 岁的儿童其患此病的概率高达20%,每位儿童每年平均会发病4 次左右,8 月、9 月、10 月、11 月四个月份的发病率较高,其致病因素多,主要和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引起[1],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具有发病突然的特点,需及时治疗,否则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采取传统西医治疗,但疗效欠佳,有相关研究显示,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后,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此次将我院2017 年8 月至2019 年12 月诊治的100 例小儿夏秋季吐泻患者为对象,分析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吐泻患者临床效果,详细数据见正文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夏秋季吐泻患儿中选出100 例(收治时间:2017 年8 月至2019 年12 月),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50 例/组。纳入标准:(1)符合夏秋季吐泻诊断标准,具体参考《中医儿科学》(新世纪教材2 版)[2];(2)接受血尿常规检查;(3)每天吐泻次数在五次以上,大便呈蛋花汤样,无黏液和脓血;(4)伴发发热、恶心、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数目正常;(6)便常规检查结果中未显示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以及致病菌。排除标准:支气管哮喘者;其他重大器官病变者;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1~5 岁,平均(3.61±0.82)岁,病程:1~4 天,平均病程(2.14±0.45)天;实验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1~6 岁,平均(3.56±0.85)岁,病程:2~5 天,平均病程(2.55±0.36)天。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儿家属都知情本次研究内容,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西医治疗。进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状态,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1 次/天,10~15 毫升/kg 每次,静滴,予以西咪替丁注射液,10~15 毫升/kg 每次,每天1 次,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10~20 毫升/(kg·d),每天1 次,静脉滴注;蒙脱石散,口服,小于1 岁者,每次1 克,每天3次,1~2 岁者,每次1.5 克,每天3 次,大于2 岁者,每次2 克,每天3 次,补液盐,口服,30-50 毫升/(kg·d),在4~6 小时内服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每次2 片,每天3次,连续治疗7 天。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五苓散加减治疗,方药如下:茯苓12 克、泽泻18 克、猪苓12 克、白术12 克、桂枝8克、生晒参3 克、生甘草6 克。发热者去除桂枝,加葛根9 克以解肌退热,升清止泻;大便色黄有臭味者,加黄芩6 克、黄连3 克以苦寒清热燥湿;偏寒者,加干姜3 克以胃中散寒止泻;食积者,加鸡内金6 克、焦山楂9、神曲9 克以消食导滞;大便稀而量多者,加车前子9 克以利尿止泻;恶心、呕吐者,加陈皮6 克、半夏3 克以燥湿化痰止呕;腹痛甚者,加木香6克、赤芍9 克以理气活血止痛。水煎分服,1 岁每次服两小勺(每勺10 毫升),2 岁每次服3 小勺,3 岁每次服4 小勺,往后每大1 岁增加1 勺,依次类推;3 岁以内每天服4 次,大3 岁者每日服3 次;每天1 剂,服汤药至吐泻停,再增加二、三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经过治疗后体征、症状均消失,且大便性状和次数恢复正常,则为治愈;经过治疗后,体征基本消失,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减少,性状趋于正常,则为显效;治疗后体征好转,症状缓解,大便情况明显改善,即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处理软件:SPSS21.0。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如表1 数据所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实验组更高,为96.00%。
表1 治疗效果例(%)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实验组退热时间(1.12±0.24)d、止泻时间(1.16±0.18)d、住院时间(5.22±1.33)d 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对比([),d]
?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小儿素体禀赋较弱,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小儿吐泻属于中医学中“霍乱”病的范畴,多发于夏秋季节。其病因多由外感寒、暑、湿、疫疠之邪;或内伤饮食,生冷不洁,伤及脾胃,使中焦升降失职,清浊相干,水湿内停,气机逆乱所引起,因此中医认为脾虚为本,而湿浊之邪为标,主张以健脾化湿为主要治疗原则。
针对小儿吐泻,目前尚未发现特效药,通常实施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多,短期疗效虽好,但容易反复发作。五苓散出自于《伤寒论》,五苓散加减方药中茯苓、猪苓可淡渗利水;泽泻可利水渗湿、通利小便、导水下行;白术可健脾燥湿;桂枝辛温解表、化气行水;加人参可益气健脾;灸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具有和胃健脾,利水止泻的功效,恢复体内水液正常输运。且随症加减,分而治之,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治疗的优势,可巩固机体正气,不易复发。有热者加黄芩、黃连以清热燥湿,厚肠止泻。现代药理学表示,白术、茯苓可增加网状内皮的吞噬作用,提升抵抗力;白术可促进胃肠分泌,利于消化;泽泻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猪苓兼具增强免疫、利尿功能;桂枝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黄芩、黄连具有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因此,该药方均可明显增加患儿排尿量,促进患儿体内水湿从尿液内排出,从而达到利小便止泻的目的[3]。
此次分析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夏秋季吐泻患者临床效果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1.12±0.24)d、止泻时间(1.16±0.18)d、住院时间(5.22±1.33)d 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P>0.05。充分表示五苓散能调节患儿脾胃功能,促进肠道浊液的排出,改善患儿吐泻的临床症状。说明,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用药安全性较高,达到较好的应用目的。高杰芳学者在《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体会》中表示[4],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94.29%、退热时间:(1.63±1.12)d,高杰芳学者在《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体会》中的研究数据与本文相似,此次研究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夏秋季吐泻患者临床疗效确切,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后续临床中不断推广以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