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老年人的技巧探讨
2021-04-09陶虎
陶虎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是我们全社会都要关注的对象。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要求、语言习惯等,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等各不相同,那么,记者如何和老年人打交道?采访老人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记者在采访老年群体时做足准备,特别是在耐力、包容力、判断力、共情力、储备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要不断地提高、不断地锤炼,这也是我们记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老龄化;共情力;特殊群体
自2014年7月,笔者一直担任《合肥晚报》咱爸咱妈周刊的记者,把众多经历迥异、年龄不同、观点向左的300多位老人,作为新闻人物进行采写。回想7年多来和他们的交流、沟通的经验,频有感触:采访老人,还真要具备那么一点与采访其他新闻人物有所不同的能力。
一
耐力
被采访老年人,年龄大多在60岁至90岁,相对年轻一些的老人,沟通起来,你问我答,还比较方便;但如果老人年近90岁,其中就会有一些患有听力障碍,且生理反应较慢,和他们沟通起来会较为困难,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的采访时间。所以,就只能坐在老人的身边,对着老人的耳朵,大声缓慢地沟通了;至于100岁以上的老人,90%以上都患有听力障碍,且很多行动都有困难,就只能通过对老人周围人的采访,获得老人的信息和素材了。
笔者在2014年曾经采访过安徽省最长寿老人、进入全国寿星前十位的一117岁的谢运贵老人。到达位于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新丰村时,谢运贵老人刚午睡过后,睡在床上不想动弹,因为听力障碍,我们和她几乎没有正面交流,她的大部分生平都是通过村支书和服侍她的司开杨介绍的。
没有和被采访者进行一句话的交流,也没有什么可以刻画描述,我几乎失去了耐心……就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谢运贵突然提出要到屋外晒太阳,于是,谢运贵被拾到屋外,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摇起了她的最爱——拨浪鼓。我快速按下了相机的快门,新闻导语和图片也随之产生:
“铃铃铃……铃铃铃……”
2014年8月14日下午,117岁的谢运贵老人坐在长条小凳上,闭着眼睛,手握小摇铃,贴着耳朵,摇着,聆听着,这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
笔者还曾经采访过一位九旬的李红军老人,平常两三个小时就能结束的采访,分四个半天才算完成,原因就是,老人对过去的事情记忆特别清楚,一些小细节和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成为老人的谈点,而细节和事由又恰恰是新闻的重要素材,笔者又不忍打断,只有凭借着耐力去完成采访。
二
包容力
在国外,《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时代》周刊、《经济学人》的报刊都辟有“讣闻”专栏。但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讣闻”见诸报刊,是一件比较“忌讳”的事。笔者浅见,仅在《南方人物周刊》封三刊有类似回忆或纪念文章,且作者多为逝者的亲属或朋友。
就大部分中国老人来说,都过了“耳顺之年”,大多愿意接受采访,来回顾自己“值得纪念的辉煌”,作为都市媒体的老年专栏,老年人的新闻通讯似可弥补在中国没有“讣闻”的遗憾。和普通人一样,老人中既有经历坎坷之人,也有生活风顺之人;既有活泼开朗之人,也有内敛沉静之人……
客观地说,作为度过了大半个人生的老人,无论经历如何,职位高低,成功与否,笔者都把他们作为普通老人看待,相对客观地记录他们的言行和走过的人生路程。这就需要记者有极大的包容力,因为大部分老人经历过人生的辉煌后,步入老年都会形成自己的性格、观点、处事方法、交谈方式,一般很难改变。
笔者就碰到过一些老人,他们会把个人的不公正待遇,家庭的琐事,与邻里之间的矛盾,向笔者倾诉,而这些内容,有的适合写入新闻,有的则更适合作为小说素材。
这时,作为以老年人采访对象的记者,就要具备强大的包容力,让老人把话说完。另一方面,老人倾诉的同时,也是其排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途径之一。从这一点来说,记者其实是充当了社会稳定剂的角色。
三
判断力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老人,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谈话技巧,他们会避实就虚,会通过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语言等去影响记者。如果记者因此受到老人的影响,可能就会在情感和新闻行文中有些表现,而失去客观和公允。
因此,记者在新闻写作前,在采访中,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进行甄别和判断。
2016年5月,笔者就采访过一位老人,他是一位退休工人,文革期间当过兵,受过伤,转业时,为了更快地获得在地方上的工作,主动放弃残疾登记表投档,并在退休前,将子女安排在他所在的单位工作。2007年,民政部、财政部颁布《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该老人又通过原部队开证明、信访等方式,想获得地方民政部门的支持,但民政部门总以“搪塞”态度对待老人。
老人这时找到笔者,想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民政部门的不作为。笔者在倾听老人述说后,又找到区民政办的相关人员,通过政府口径,仔细了解事情的原委。原来,省、市、区三级民政部门经过调查,已于2015年2月4日开具了信访复核终结意见:不符合补评残疾等级条件。该终审意见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已交予老人。而在老人介绍事由、接受采访时,并未提及该文件的存在。笔者看到该文件,则是在区民政部门。
记者不是法官,不能判别事实的真伪,而只是新闻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呈现者,如果记者失去判断,一味听从老人的叙述,形成文字,见诸报端,那后果可想而知。
四
共情力
老年人经历了世事的沧桑,他们身上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受到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性格也千差万别。有的老年人性情较为温和,和人沟通或者交往时比较平易近人,采访这类老年人时相对比较容易;但还有的老人性格较为古怪,他们有的过去在单位里担任领导,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退休后他们依然保持清高,再加上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的落差,使他们非常难以融于普通人的群体中,对世事带有很大的偏见,有的甚至还有點儿悲观厌世,因此常常保持沉默,表现非常阴沉,采访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还有的老年人有深深的怀旧心理,他们一直沉浸于过去的回忆中无法自拔,喜欢将自己过去的“光辉岁月”拿来和人分享,一谈起过去就眉飞色舞、激情澎湃,只要记者对他们这些经历感兴趣,他们就会有非常强烈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倾吐欲。
因此在采访老人前,记者要先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经历过的事情,增进对老人的理解,和老人产生共情,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孤僻的老年人,我们记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更大的热情来融化老年人的心,获得老年人的信任,让他们可以顺利打开心门,使采访更加顺畅。
为了达到共情,记者在采访时一定平易近人,态度要亲和,把采访的老人当成自家的老人一样看待,让被采访的老人能感受到记者的亲切与平和。在采访时尽量不要坐得离老年人太远或者太高,不要让老年人拾起头来和记者对话,这样老年人会觉得记者高高在上无法亲近,记者最好坐得离老年人距离较近,和老年人平等对话,让老年人有种被尊重的感觉。采访时记者的眼睛也不能四处游走不定,要注视老人的眼睛,让其觉得你在关注他、在认真地倾听;记者采访时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一些,语调也要适中。
还要注意,有的老年人有自己的忌讳,比如不服老,不喜欢听到有关“老”“弱”“病”“死”等的字眼,因此记者最好避开这些;有的老年人过度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环境,因此采访的环境也要考虑周全。
此外,记者在采访前一定要做功课,对被采访的老年人有一定的了解,采访时可以选择从老年人比较关注或者喜欢的话题入手,比如老年人年轻时的事情或者他的亲人、家乡或者一些老年人比较关注的电视节目等,让老年人有打开心房倾吐的欲望。大部分人都希望获得肯定,老年人也一样,所谓“老小孩”即指有的老年人像小朋友似的,喜欢被夸奖、表扬,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适时地、慷慨真诚地多夸奖老年人,让老年人心花怒放,愿意倾吐心声;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老年人突然情绪有变化时,记者要先给予安慰,稳定好其情绪,表示理解和尊重,然后再转换话题。
五
儲备能力
这里的储备,既有知识的储备,也有能力的储备。知识的储备,既包括“读万卷书”的知识,也包括“行万里路”的知识。能力的储备,既包括与陌生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也包括交往沟通背后,诸如倾听、提问、观察、情绪控制、概括、摄影摄像等方面的能力,或多或少还涉及到尊重、平等、性格、文化、习惯,等等。
笔者曾经指导过省内院校新闻系的学生实习,感觉和学生们一起采访老人的最大不同,是在与人交往的能力、知识的储备、历史的认知等方面。
知识的储备一般的新闻单位,某些行业或领域都由固定的记者实行对口采访,即所谓的“跑口子”记者。而采访老人,则需要记者尽量熟悉“360行”。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就碰到很多各行各业各门各科的老人:看自行车的、养鸽子的、集邮的、电影放映员、坦克驾驶员、斗蟋蟀的、保姆、裁缝……不一而足。
笔者就曾在一次采访老军人聚会中犯过错误,将炮兵学院38团误写成高炮营的错误,这也是对军队编制的沿革不了解的原因。
在被采访老人中,大多数老人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经历过土改、文革、改革开放,他们在采访中会提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专用名词,比如“三光”政策、贫下中农、赤脚医生、三反五反、三支两军、五七指示,等等。如果对这些专有名词不了解,就会在采访和行文中不知所措。
好在现在网络发达,百度一下,很多疑难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能力的储备
除了知识的储备,与人沟通的能力是采访中最重要的能力,它往往决定了采访的成败。这种能力是倾听、提问、观察、面部表情、情绪控制、语言概括、肢体动作等方面的综合,缺少哪一项,都可能导致采访的失败。
笔者曾带一名实习生,一起采访一位癌症患者,我正和患者非常融洽地沟通,谈到患者的爱人从宁国调回合肥,结束了夫妻俩两地分居的局面时,实习生突然问:“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将您的爱人从宁国调回合肥的呢?”这一问,让被采访者放松的笑脸一下绷了起来,被动应付了很长时间,直到笔者岔开话题,被采访者才又回到原来的轻松状态。
资料的储备
现在,微信、抖音、微博的信息传播平台的制作,都需要收集大量适合情境的表情包、动图、背景音乐,这虽不属于记者分内的事,但作为采编合一的媒介记者编辑,适时收集相关资料,也是有备无患的备选之一。
学习能力
随着全媒体的强势兴起,记者采访中除了文字,摄影或摄像也成了文字记者“分内”的事,一张动感十足的图片具有和文字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果再配上摄像,那简直就是全方位的完美的采访,因此,在移动媒体兴起之时,学会摄影、摄像,也是采访记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当然,如果学会视频剪辑,那简直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能力并不是学到了、学会了就成功了,而是要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学习,它是不断追求的一个过程,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笔者曾作为指导老师带过近60位实习生,对于尚在学校念书的新闻系学生、对刚入新闻行业的年轻记者,绝大部分一开始都会与被采访人,特别是以老人为采访对象时,存在沟通能力亟待提高、知识面不宽等问题。
可以预见,作为独生子女的学新闻的学生和年轻记者,刚踏入或即将踏入社会,生活经历简单,缺乏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是我们全社会都要关注的对象;再加上岁月的积淀,老年人身上经历过很多事情,有很多的新闻线索值得我们来挖掘,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要求、语言习惯等,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记者在采访老年群体时做足准备,特别是在耐力、包容力、判断力、共情力、储备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要不断地提高、不断地锤炼,这也是我们记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