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生:青少年校园体育教育的守卫者
2021-04-08金立刚
金立刚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社会乃至家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有这样一个人,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学到通识体育知识,打通校园体育和校外训练的渠道,他不惜深耕青少年体育教育十余年,用体育人特有的激情诠释着一位体育人对“青少年校园体育教育服务”赛道的热爱。他就是北京体育场馆协会副秘书长、中体贝思科(北京)教育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思科)创始人姚红生。
一位体育人的教育情怀
位于北京北运河西附近的一栋写字楼里,姚红生和他的贝思科团队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当看到记者时,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
1个小时的交流,姚红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低调,谦和,雷厉风行。
姚红生14岁上体校,20岁出头便成为北工大CUBA冠军成员,至今在体育界已经摸爬滚打了35年。从过往的经历不难看出,体育给了姚红生超出常人的坚韧和耐心。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份热爱,2015年8月,44岁的姚红生创立了贝思科。据他透露,贝思科是一家专注于校园体育教学的服务型公司。“我相信每一个有情怀的体育人都想为体育事业做点什么,而自己在无数个体育细分赛道里选择校园体育教学服务也绝非偶然。”姚红生坦言,校园体育与校外体育培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贯通,导致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渗透率低,社会资源被大量浪费;社会体育场地资源严重不足,以及校园场地资源相对空置造成的场地资源不均衡;行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这些是他涉足校园体育教育服务、成立贝思科的间接原因。而直接原因则是他多年来心存的那份感恩之情。“在打CUBA的时候,教练教会了我如何与人合作,也让我懂得如何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姚红生说,教练就像父亲一样,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而他也希望像当年的教练对待自己一样,通过体育来培养孩子们的优秀品质,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
这便是姚红生创立贝思科的初心。他始终认为,体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而体育和教育不可分割。“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比赛时,他们虽然感受不到来自书本的熏陶,但体育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行动、思维甚至人格的形成,它能够帮助学生们发挥潜能,进而茁壮成长。”
贝思科的护城河
自2015年成立贝思科以来,姚红生和贝思科团队凭借一套可以切实提升孩子基础运动技能的方法和足够勤奋的商务模式,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5年来,贝思科已经为160余所北京地区的公立中小学(学生覆盖量保守估计超过16万人)进行校园服务,涵盖冰雪进校园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基础运动技能提升+专项运动技能训练,精准体测服务以及专业的赛事打造能力,成为了校园体育一站式服务商。
贝思科之所以能够获得教育主管单位、学校乃至孩子们的认可,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体育教育方法的支撑,这也恰恰是贝思科的护城河。
首先,引进国外比较成熟的理论——青少年运动黄金窗口期理论。在国内市场上,许多家长并不了解不同阶段的孩子需要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需要发展的运动能力不同,包括柔韧性、力量、速度、技能和耐力。其中,速度、技能和柔韧性的发展是基于实际年龄而逐步递进的,耐力和力量则是基于发育年龄而逐步强化的。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无非都是这些运动能力的综合表现。“比如孩子在6-8岁,就到了柔韧性窗口期,在此期间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则事半功倍。如果错过了练习柔韧性的最佳时期,即便孩子花费两倍的精力也未必见效。”姚红生说,在运动黄金窗口期的运动及恢复训练应该同时考虑个人心理、认知和情感的发展。除了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展外,决策能力、智力和情感也应该得到加强。
在先进理论的支撑下,贝思科统筹校内外师资,走进校园,为每名孩子量身定制各种方案,追踪数据,在此过程中随时调整更新,并制定出未来运动解决方案。同时,贝思科还成为学校解决课外课提供商,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义务制中小学开展课内外活动中存在的师资不足、不同体质的学生对课程需求类型多样化、课程不系统、人员不稳定、安全无保障的实际困难。
其次,贝思科的课程体系是动态的。贝思科自主研發出的动态体育跟踪及运动干预课程体系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通过一年左右时间,对每名学生进行纵向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最终会上传给体育教师、运动教练等决策者,为他们提供参考和决策的依据。同时还会根据学生的测试数据来迭代课程。
第三,用充电思维保证服务品质。教师是情绪化的劳动者,关于情绪化,曾很长时间身处教学一线的姚红生感触颇深。“一天中,老师不可能始终保持一种状态,在他“放电”之余,也要休息,并不定时地“充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他补充说,“在周末,很多家长愿意花300元钱带着孩子来贝思科练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市场的一个积极表现。”
清晰的底层逻辑让贝思科成为公立中小学体育服务的标杆。“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该赛道门槛太低,恶性竞争激烈,行业内鱼龙混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赛道经历了一轮大洗牌,很多同行黯然退场,贝思科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好在此前一直心无旁骛地深耕细作,才会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从容应对。”
不过,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过往的创业中,贝思科走过很多弯路。缺钱、缺人、缺场地……姚红生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毕竟,体育事业如一粒种子,需要一点一滴地培育,它体现的是一个过程,不可能立马变现。“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我下了很大决心,剔除了一些价值观不太一致的人。我有感性的一面,裁员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个‘坎儿我还是迈过去了。”
贝思科的天花板
“5年来,贝思科一直沿着‘一个模糊的正确方向前进。”姚红生告诉记者,这条赛道并没有太多东西可以借鉴,只能依靠阅读大量资料。我带领团队一直往前走,并且坚信这条路的方向没有错。即便“模糊”(特指在这个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东西是我们能够预料到的,有些东西是我们可能遇到的),只要方向正确,再去想办法解决,总有一天能赢,这是一个长线逻辑。
“这就好比和我一起打球的CUBA队友们,当年他们的球技都在我之上,但他们作为主力队员在进行体能训练、不断地挑战身体极限时导致了各种伤病,最后很多队友因伤隐退。如今,每当我站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时,他们总会羡慕不已。”讲到这里,姚红生的面部表情略显沉重。他说,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训练方式、一个科学的饮食观念,能让他们走得更远。而他和贝思科团队进学校服务,也是希望通过学校这个支点把这些有价值的知識和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幸运的是,2020年,贝思科已经同国内的许多学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包括一些地方教委也开始认可贝思科的观念,并在各种评估体系上进行改革。“改变教委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思维挺难,那我们干脆就去引导基层教育管理者进行低风险创新。”姚红生笑言,“5年来,我们正在从‘模糊的正确方向,向着‘清晰的正确方向过渡。客观地讲在这条赛道上,贝思科无非比同行业者领先一些,但我更愿意用开放的心态,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项事业中,共同打造我们的课程体系。”
懂得分享是品味幸福的源泉。姚红生认为,贝斯科的天花板绝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一定要有各种各样优秀的人加入进来。他愿意为大家打好基础,希望未来能与这些有识之士把贝斯科的课程打造成为“蓝本”,作为所有初高中通用的体育课程。那时,才是贝思科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记者问姚红生,如果给这样一个不断迭代的被视为“蓝本”的课程体系加一个时间表,需要多久才能普及时,他直言不讳地说:“假如以6年为一个周期,在理想状态下,至少要走三个周期,才能将贝思科的课程定型。这需要几轮迭代,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耐心。我希望把贝思科做成像全聚德和稻香村那样的百年老店。”
采访尾声,姚红生再次强调,未来贝斯科这条“战舰”可能要招揽更多的人才。但核心的一点是,作为贝斯科的创始人,他需要让这条“战舰”在正确的方向上继续破浪前行。“我现在已经同许多教师建立紧密的联系,他们也特别支持我的想法。我时常对我的学生说,你将来的目标是必须超过我,因为到2035年或者2050年左右,中国将变成教育大国,而真正主宰教育命运的决策者恰恰是目前在校园里正在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