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娜:与排球共成长

2021-04-08林静远

新体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张娜中国女排排球

林静远

排球场上“不死鸟”

张娜曾是中国女排队员,有“不死鸟”之称,只要球未落地,她都想方设法让球起死回生。

中国女排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过“五连冠”纪录,此后便陷入低谷。人们期盼冠军归来。

雅典奥运会上,云集了俄罗斯、古巴、巴西等劲旅。张娜是中国女排唯一的自由人,技术全面,位置也十分重要。与俄罗斯队决赛前,中国女排研究了对手的进攻线路。比赛中,中国队连失两局,被逼到悬崖边上,似乎无缘冠军。然而,中国女排依靠团队协作和顽强拼搏,最终以3比2反败为胜。张娜说:“当时我们心里想一定能赢,一定夺冠。”她快速进入状态,多次救起对手的扣球,一传到位,给中国队的快速变化战术提供了保证,遏制了俄罗斯队的气势。那届奥运会,张娜在一传榜排位第一,自由人榜排位第二,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这是她在雅典奥运会上发挥最精彩的一场。郎平在解说时称赞她是“这届比赛的最佳自由人”。

从颁奖台回到休息室,张娜流下幸福的泪水。这泪水中不仅有自己成功的喜悦,也有中国女排时隔20年后再次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的兴奋。

张娜是天津人,身高1米80。1999年,她在国家青年队打接应二传,表现出不错的防守能力和一传技术。2000年,全国排球联赛第二轮比赛时,她承担起天津队自由人的任务。2001年,她入选中国女排,因技术发挥不稳定,被退回天津队。为此,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情绪低落,甚至想放弃心爱的排球。直到有一天,她听见教练当着全队队员的面说:“你们要注意观察张娜的一传和防守技术动作,她是中国最好的自由人。”张娜瞬间泪流满面,一直压在心头的苦闷被彻底宣泄出来。随后,在全运会和全国排球联赛中,她再次获得最佳自由人,不但找回了自信,还回到了国家队。

2003年,张娜和队友征战世界杯赛。首场比赛对巴西时,中国队较为紧张,没有发挥正常水平。一局结束时,主教练陈忠和微笑地问:“你们活动开了吗?”轻松的气氛让姑娘们都放下包袱,第二局发挥出正常水平。张娜的一传很到位,特别是第四局接连防住对手的重扣,中国女排获得首赛胜利。因表现出色,张娜成为首位出席赛后发布会的队员。“这几场张娜的发挥相当出色,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陈忠和一脸自豪,信心满满。这届比赛,中国女排以全胜的战绩夺冠,张娜在一传榜上排第五,防守榜和自由人榜排第二。

从中学教师到高校领导

2008年,中国女排获得北京奥运会第三名,第二年张娜退役。她走进南开中学,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后来的副校长,奋斗了8年。

当教师是张娜小时的梦想,在南开中学得以实现。她在学校开设了排球选修课,为了让学生享受排球的乐趣,在教学中经常加入游戏、比赛等多种有趣环节,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排球动作,做技术分解。比如传球,她直接取用足球中的头球,让学生感受位置,再加入排球手型训练,效果很好。

南开中学很重视体育,张娜的到来助力学校的体育成绩更上一层楼。在担任副校长期间,她分管体卫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学校获得过第一批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

2017年,中国排球学院在天津揭牌,郎平担任首任院长。2019年,张娜被任命为常务副院长,负责排球学院的具体工作。

这是国内首个本硕一体化培养排球人才的专项学院,主要从事高水平运动员的学历教育、教练员岗位培训、裁判员业务能力提升、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排球文化的传承,为中国排球运动培养更多人才。

张娜承担繁琐的行政工作。进入中国排球学院,她面对的是一群排球专业人士,感觉一下子回到了昔日赛场上。

上任当年,学院举办了全国排球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张娜忙得不亦乐乎。她邀请了首都体育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钟秉枢教授等专家,为教练员精准辅导,提供排球前沿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平时,只要有空,张娜就会到排球馆亲自为学生授课。

2020年10月,中国排球学院承办了“中国女排精神展”,张娜是筹备工作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了办好展览,她花了不少心思,很多日子都在展馆里挑灯夜战到天明。小到录音机、每一张照片的图说,她都一一检查。她还组织人员先后赴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体育博物馆、福建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等地座谈调研,深入了解中国女排往日的训练生活,充分挖掘展品背后的感人故事,征集到百余件珍贵实物展品。

展览期间,张娜还指导着天津体育学院和天津体育职业学院48位学生志愿者。展览分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和“海河回响”五个部分,其中一个板块讲述了张娜在北京奥运会前受伤直至伤愈归队的故事。那是2007年4月,张娜颈椎间盘第四、五节突出,压迫神经,无法训练,情况十分紧迫,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考虑手术有风险,北京奥运会又近在眼前,不得不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半年后张娜接受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从病痛到手术恢复,张娜三个月后就回归国家队,此时距北京奥运会只有半年了。一张老照片中,张娜手术后第三天穿着病号服,颈部贴着纱布,仍在练习垫球。此外,在展馆内也可以看到张娜的诸多个人用品和奖牌等。展览现场,张娜当起公益讲解员和思政课教师,为观众和学生讲述中国女排跌宕起伏的奋斗历程,透露了女排从五连冠时期到如今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女排精神展”反响热烈,截止目前,观众已近50万人次。展期原定去年底结束,被延续到今年5月。

张娜的目标是和排球学院共成长,不断完善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集教学、训练、科研培训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空间。

快乐生活快乐家

2004年,张娜和天津击剑运动员周靖斌登记结婚。为了事业,婚期一推再推,直到2008年10月才举办婚礼,当天中国女排全体人员到场庆祝。夫妻二人青梅竹马,现场一问一答:“在赛场上,我是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结婚后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好妻子,你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

一晃12年过去了。如今他们的儿子已11岁,是名帅气可爱的小学生。他继承了父母的運动基因,热爱篮球。张娜认为,儿子是她生命中厚重的礼物,现在自己既是儿子的母亲,也是他的教师,关系融洽,两人共同体验成长和温情。

张娜忙于工作,生活很简单,但她爱好不少,喜欢练瑜伽,踢足球,也喜欢读书,看电视剧,而关注点始终离不开女排。她认为,现在是新媒体时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史和女排精神可以通过多种网络载体传播。国人应该学习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虽然退役多年,张娜仍一直关注运动员转型。她说:“为了做好优秀运动员转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无论如何运动员都要多学习,多奋斗。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猜你喜欢

张娜中国女排排球
动作不可少(下)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动作不能少(上)
凝心固本 引智聚力 创新开拓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最复杂的迷宫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