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嘲其外自省其内

2021-04-08

新体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国男足周琦男篮

@slichao:当周琦和郭艾伦一起上节目的时候,面对吐槽还笑得出来,真把自己的职业当笑话在对待吗?

@无聊之人:可怜的中国男足又一次燃烧了自己,点亮了别人。是的,他们不争气,但他们是我们的孩子,胸口绣的是五星红旗,揶揄他们的段子再搞笑,真的能帮到他们吗?未来,中国男足和男篮都要继续前行,愿大家陪着他们,一路春风。

@asf:如果周琦和郭艾伦把节目当作对自己的一次磨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励自己知耻后勇,那会让人心服口服。然而,如果他们的“ 配合出演”是冲着流量甚至商业利益,则又另当别论了。

@海布里de天空:念别人写的台本,不重要。球员上不上综艺,也没关系。但是,听着别人用你曾经的耻辱来写台本开你玩笑,你还这么开心地去参加,也是没谁了。

@宋词:从圈外人的角度看,这并没有什么,本身成绩已经很差了,有什么不能被吐槽的呢?从行业内的角度看,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别拿自己的伤疤当笑料。其实站在不同角度看都没错,关键是未来要把成绩提高上来,否则人家记住的只是你输得脸都没有了。

@敖铭:意大利足球与娱乐的结合是很广泛的,但没有哪个节目去调侃巴乔世界杯射失点球。为什么,是因为这不仅仅是巴乔的个人失误,大多数球迷会把这次失误看成是自己的痛苦。偶尔也会抚摸伤疤,但不要用非建设性的方式去调侃嘲讽。

@徐江故事會:如果吐槽针对他个人,我觉得多大尺度都无所谓。但借他个人,去消费整个中国篮球,我并不觉得所有人都支持。如果你失败了,重新站起来了,你有这个资格吐槽你曾经的失败。但当你还倒在地上的时候,请先知耻,才能后勇,而不是配合别人挖苦你和这个行业的耻。

@橘乐乐乐:讨厌一如既往污名化男子大球运动的风向,以为把大球当痰盂就能找到存在感了吗?把周琦换成更聪明的王琦李琦张琦,这代男篮成绩都不会变得更好,所以在这笑啥呢?我宁肯吐槽的话题是他们的绯闻,而不是业务层面。还把话题扩大到中国男篮、中国足球的范围,这是我心中不满的根源。

@悲素清风:人家愿意去,有人愿意看,大家开心的同时不忘自省,有什么不好?

@娜是我5:为什么场上老失误?就是心里素质差,多吐槽吐槽就百炼成钢了。杨鸣不是说了嘛,不让说不让骂,都成温室的花了,那哪行!

@那一瞬间我明白: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从业者是非常有压力的。这种自嘲、解构也是与公众拉近距离。

@峰宇雷电的猫:范大将军台上自嘲,台下不耽误带队训练,他一直率真踏实。别人嘲笑中国足球我会付之一笑,范大将军的自嘲笑中含泪,他是那个最愿意中国足球好的人。

@萧深:没必要往“出圈”这种方向去引导。“出圈”只能解决个人问题,解决不了行业问题。体育尤其是大型集体项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多维度投入。中国体育事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关系和经济基础,是没有根据国家的发展完成社会职能的转变。

@颜强:娱乐节目中,万事嘲讽,都是为了娱乐;竞技体育的人物,不论场上竞技,还是场下交锋,都是争强好胜的拼争。两个项目之间,出现这样的对立,也是好事。太顾及面子便温吞了,有点相互刺激和对抗,何尝不是彼此砥砺进步的另一种激励?只是没必要将娱乐节目太当真。

@孙雷没有红:国内顶级的运动员通常都是少说话、多做事、不惹事的典型。这样的类型,会成为标兵,但很难有话题,也很难成为偶像。所以我更希望有现役的教练和球员能参与到娱乐节目当中,这样才有机会跳出纯粹的成绩论,让大众对于某个体育项目有更具象的认知。

猜你喜欢

中国男足周琦男篮
中国男足逼平日本
国足与叙利亚队拼小组第一
周琦的成长充满烦恼
里皮,着急
2017—2018年CBA总决赛第一场辽宁男篮VS浙江男篮的技战术分析
周琦:他的成长遍布烦恼和“网络暴力”
周琦NBA首得分
2004—2005年:中国高中男篮联赛.迈克尔.乔丹为冠军队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