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手机“绑架”了孩子

2021-04-08杨晓娜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绑架电子产品陪伴

杨晓娜

在信息化社会,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连孩子也被手机“绑架”了。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又不“伤害”孩子呢?

手机,是良师亦是损友

首先,要理性地看待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就看我们怎么去看待、去利用。

我们常说要“寓教于乐,在玩中学”。事实上,很多电子产品具有寓教于乐的特性。如果我们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那么,它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兴趣培养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里的动画节目、智力游戏、健身软件、学习软件等,都能将学生带入一种快乐的学习情境,让孩子学到新的知识,拓展兴趣爱好,同时也能提高综合素质。这些,都是电子产品的“利”。

那么,反过来呢?如果我们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加以控制和约束的话,就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一,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长期使用手机、电脑等,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下降、视力下降等问题。如果是晚上关灯以后看手机,对眼睛的伤害更大。

第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处于依恋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如果孩子长期陷入电子产品的虚拟世界,可能会变得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

在信息化、数字化、电子化的社会大潮中,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如果家长处处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化弊为利,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成长伙伴

既然我们不能阻止电子产品进入生活,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呢?

1.家长以身作则,不沉迷电子产品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电子产品。家长从一个“自由自在”的单身,转变为一个“有家有孩子”的人,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可是很多年轻的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角色身份的转变,仍然像一个任性的大孩子,只会要求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却在玩。不少家长只是把自己看作教育者,而没有成为孩子成长的参与者和陪伴者。我们常常把这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去管孩子的行为,称作“忽视型”教养方式。在“忽视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比较弱,更容易感到孤独无助。

所以,请各位家长在陪伴孩子时放下手机,如果必须用手机,不妨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建议家长在处理完事情以后,马上把手机放在一边儿,认真陪伴孩子,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

2.建立规则,共同遵守

第一,在时间上,我们要建立规则,与孩子约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能玩,一次可以玩多长时间……当然了,这个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去规定。

在家庭教育中,立规矩是很重要的,在使用电子产品上更是如此。规矩要定得具体、明确、可控。比如,就餐的时候就明确规定不能看手机,外出活动的时候不带手机充电器等。如果有必要的话,家长可以把规矩写下来,张贴在醒目的地方,和孩子共同遵守。

第二,在空间上,要有固定的电子产品存放和使用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应该把电子产品放在孩子的卧室里面。家长可以规定,只要使用电子产品就必须在客厅。这样,家长有利于掌握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也便于把控和引导。

3.不可将使用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

有不少家长会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的筹码。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说“吃完饭就可以玩”“好好完成作业,就给你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玩手机是一种难得的奖励,而越难得就会越渴望。还有家长在跟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嫌孩子在旁边烦,就让孩子把手机拿去玩。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孩子认为听话是有条件的,你不给我玩手机,我就不听话。长此以往,不仅越来越难约束孩子,还会让孩子迷恋电子产品。

4.合理利用,在玩中成长

家长要善于利用电子产品,尽量抽出时间跟孩子一起去看、一起去学、一起去玩,从中培养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孩子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候,家长也应该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择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想要学的软件。第二,不要过度干预。有些孩子在用电子产品玩一些益智游戏时,家长不要在旁边指手画脚,应该让孩子去独立探索。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再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

5.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家长要多花一点时间去陪伴孩子,多为孩子安排丰富的活动。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天,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沟通,多倾听、多疏导,让孩子知道大人在关注他。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到户外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一起运动,让他们发现更多的生活乐趣。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博物馆去看一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总而言之,当家长试图关掉电子产品的时候,当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家长应该想想该如何建立规则,努力去找到更好的方法陪伴孩子成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校通力合作,实现共育,才能保证学生校内校外学习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孩子摆脱手机“绑架”,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绑架电子产品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陪伴”等十二则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陪伴
港书商亲笔信让“绑架”谣言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