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需要的幼儿园生活环节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2021-04-08卢燕
卢燕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为了尽可能挖掘生活环节的独特价值,本文从生活环节环境的创设上寻找突破口,结合幼儿对生活环节环境的需要的调查和分析,创设符合幼儿需要且有助于幼儿与之互动的环境,旨在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和新发展,真正实现和发挥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需要;生活环节;环境创设
生活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来园、餐点、饮水、如厕、盥洗、散步、午休、离园八个环节。生活环节环境就是这八个生活环节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提供的材料、营造的氛围等,是一种指向性明确且可感的因素[1]。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学习的。基于对环境重要性的认知,本文分析了基于幼儿需要的幼儿园生活环节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策略。
一、目前幼儿园生活环节环境创设的现状
目前幼儿园生活环节环境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环境创设“一劳永逸”
环境创设“一劳永逸”表现为环境创设好后就成为摆设,有时候一学期甚至一学年都不会再去改变或是完善,成了幼儿生活环节中固定的“风景”。比如,中班的某位教师在盥洗室的墙壁上布置了一个饮水环节的饮水插牌环境,然后就这样用了整整一年。众所周知,随着幼儿的发展,幼儿对饮水的意识和能力会发生变化,会从没有喝水意识到在提醒下主动喝水,再到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那么教师就应根据幼儿的变化对饮水插牌的环境进行改变[2]。
(二)生活环节环境死板
生活环节环境死板是指环境的设置缺乏幼儿参与的痕迹,完全是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创设的或是提供的,幼儿与环境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比如,有些教师在离园环节共同商议出了“离园几件事”,然后画了对应几件事的图并布置在教室里。但是这样的环境对幼儿丝毫没有起到提醒的作用,幼儿依旧还是忘带东西回家,离园常规也没有像商量得那样做到井然有序。原因就在于这样的环境是教师创设的, 缺乏幼儿参与的痕迹,不是幼儿的视角。
环境最擅长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产生作用。因此,创设有效的生活环节环境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以幼儿的需要为出发点是创设生活环节环境的前提
传统的生活环节的组织,往往由教师统一管理,采用比较整齐划一的方式进行,幼儿失去了很多表现自我、表达自我需要的机会[3]。伟大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其著作《人的教育》中提出了“注重幼儿自主活动,孩子的活动孩子做主”这一思想。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点,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因此,生活是幼儿的生活,幼儿园的生活环节理应由幼儿自己做主。
(一)倾听——了解幼儿需要的方式
为了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我们从八个生活环节的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了问卷调查,幼儿将自己的心声通过绘画、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幼儿说,来园的时候想要和老师抱抱;有的幼儿说,每天能吃到不同形状和口味的饼干;有的幼儿说,洗手的时候能用不同颜色的泡泡洗手液,还有的幼儿说想要喝到不同味道的水……教师通过倾听和调查幼儿的想法,为创设什么样的生活环节的环境提供了很多参考。
(二)研讨——满足幼儿需要的路径
幼儿的需要五花八门,这些需要是不是都应满足?如何在環境创设时将幼儿的需要真正地落实和满足?怎样的生活环节环境既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对这些需要和想法进行了思考和梳理。幼儿对生活环节环境的需要有的是物质层面的,有的是精神层面的;有的是合理需求,有的需求有待商榷。通过研讨,我们总结出需要的满足要符合两个标准,其一是需要的满足要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其二是需要的满足要能促进幼儿经验的获得,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有价值的需要,成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环境创设的共性要求,这些生活环境是必须给幼儿创设的。
三、发展幼儿的能力是创设生活环节环境的目的
学习作为一种自我修正的手段,是幼儿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发生的前进性的变化和自我扩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步骤,并以心灵不受约束为基础。因此,教师应与幼儿一起创设自主宽松、内容丰富的生活环节环境,让环境中充满他们的表征符号。
(一)以“来园”环节谈环境创设应体现幼儿年龄特点
教育是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我们应给幼儿一种自学自治的生活,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由人”。为此,在“来园”环节,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内容的“来园几件事”,这些事情是班级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议并且布置到环境中的。“来园签到”就是来园的其中一件事,每个年龄段都有,但是各不相同。教师为幼儿的来园签到创设了温馨的环境,如铺有桌布的小桌子、小椅子、温度计、时钟、小摆件、小台灯、心情图示磁铁板、天气记录、各类劳动工具、观察工具等。小班幼儿来园,通过翻牌、夹夹子、放照片等形式签到,中班幼儿通过打钩、写学号等方式签到,大班幼儿通过写名字、记录来园时间的方式签到等。这些不同的签到方式,体现了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能力的考虑,小班重点在于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和同伴,锻炼幼儿手部力量;中班重点在于让幼儿了解数字,会做简单的标记;大班重点在于帮助幼儿学会书写自己的名字、认识时间。
(二)以“点心”环节谈环境创设应体现自主性
自主性是构成主体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是人所必需的。如果幼儿在活动中没有自主性,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身心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自助“点心”环节,不仅创设了温馨的用餐环境,还创设了丰富的点心活动环境,幼儿可以在“点心”环节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一些手工、阅读等学习活动,也可以开展一些放松的休闲活动,如和同伴一起聊天、下棋、剥坚果,还可以参与一些劳动活动。“点心”环节有很多选择,丰富的选择让幼儿更加自主。在“点心”环节的环境中,教师能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需要和想法,如设置爱心小椅子,让身体不舒服的、早餐吃得少的,或是当天需要教师重点观察的幼儿坐爱心小椅子;幼儿取用点心时,使用不同的工具,如镊子、夹子、勺子、筷子等,让幼儿在享用点心时既获得能力上的挑战,又获得成功的喜悦。幼儿用点心结束,不仅可以对着镜子擦嘴巴,还可以从生活工具箱中找到自己的润唇膏擦一擦。
四、将幼儿引向深处是创设生活环节环境的归宿
以尊重幼儿需要为前提创设了丰富的生活环节环境,是不是这样做就够了?有位教育专家强调过,幼儿的生活应指向其今后幸福的生活,那么生活环节环境的创设,就应让幼儿走得更远,这不仅仅指知识上向前走,更是指能力、思维品质上向前走。
(一)引导幼儿在生活环节环境中求发现
杜威说,教育就是连续不断地重组经验。经驗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教育就是幼儿通过自身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就以大班自主来园签到来说,大班幼儿从一开始在纸上随意写名字签到,到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名字写在规定大小的格子里,然后随着签到次数的增加,幼儿尝试根据来园早晚顺序签到、小组为单位签到、根据来园时间段签到等方式。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了很多签到本的秘密,如来园时间越早,数字越小;来园时间越晚,数字越大。比如,还有一些幼儿发现某一个时间段来园的人数是最多的,于是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时间段来园比较合适,以帮助幼儿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
(二)引导幼儿在生活环节环境中求收获
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时刻蕴含着生活教育的契机,而我们生活环节环境的创设让幼儿一日活动充满了生活味。饮水环节,喝什么才适合,喝多少才合适?如何在保证幼儿健康饮水的前提下满足他们喝不一样味道水的需要呢?教师通过和幼儿一起做将紫甘蓝汁放入不同种类的液体里的实验,让幼儿发现了紫甘蓝放进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中不同的颜色变化,使幼儿萌发了在生活中饮用碱性水的健康意识。那如何才能喝到不同味道的水呢?幼儿可以在生活区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制作果茶,这也能对幼儿健康生活意识进行培养;自主散步,小组规划散步路线,共同商议制订散步公约,这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社会合作性进行培养;签到环节发现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独一无二的,由此生成了关于名字的班本课程,而且幼儿在微课程中萌发了规范书写的意识。
生活环节的研究犹如一口掘不完的井,我们唯有坚守幼儿立场,从幼儿需要出发,创设适宜环境,提供有效支持,才能真正发挥生活环节独特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日〕高杉自子.与孩子们共同生活[M].王小英,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宋文霞,王翠霞.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许丽萍.我的活动我做主: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探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