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警机动支队处置非法聚集活动指挥问题探要
2021-04-08王文
摘要:自本世纪初乌克兰、格鲁吉亚爆发“颜色革命”以来,以“街头运动”推翻合法政权的政治动乱先后在多国发生。当我们认真审视“颜色革命”爆发的源头时,不难发现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从带有政治背景的非法聚集活动开始的。对照我国当前的国情,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不稳,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无论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破解“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抑或是跨过“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都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在强敌干扰大背景下,针对政府的非法聚集事件随时有可能发生,作为武警部队拳头尖刀力量的机动支队,如何体悟战略意图深度,洞察战場动向,应对可能出现的严峻形势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非法聚集;机动支队;指挥问题
非法聚集事件是指以动摇或颠覆国家政权为目的,由境外敌对势力煽动策划,以国内民众为主体,通过非法游行示威、上访请愿、围堵冲击重要目标、阻断交通等形式,表达政治诉求,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动,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累积必然会诱导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非法聚集作为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事件的爆发必然严重冲击我国的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及生命财产损失。因此作为处置核心力量的机动支队必须全面关注和研究事件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一、新时代机动支队处置非法聚集活动指挥存在的不足
(一)作战指挥统筹谋划不科学。在行动筹划阶段重定性轻定量,指挥员研判事件性质后,各要素席位针对事件涉及多少人员、持续多长时间、发展趋势作不出具体判断,在评估事件危害、观察异常指标、预测发展方向等方面摸不到门道。组织临机情况处置重程序轻快捷,指挥流程还不够优化,程序化、模式化问题还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指挥员上报情况过度依靠文电,导致上报情况缓慢,归根结底还是对“五步法”快捷式指挥和“一句话命令加补充指示”方式运用不够纯熟。处置实施阶段,下级参谋人员传达命令、下发指示,对于后续处置的效果如何都缺少反馈,从而没有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
(二)情报侦察整编融合效率低。一是情报侦察渠道单一。侦察情报要素未能多渠道获取情报信息,被动等靠上级下发情报,单一利用网页获取信息,没有充分利用微博、推特、抖音、脸书等多途径网络侦搜内幕性、预警性信息。二是整编融合不够高效。两级侦察情报要素整编情报信息不精准、重点不突出,融合态势图出的慢、要素缺,从而导致要的时候出不来、出来了看不清、看清了跟不上变化。支队级侦察情报要素对上级下发的情报信息只是原文转发,针对性、指导性不强,对现场侦察获取的情况和态势未进行有效整合,上报的情况呈现快报零散化、碎片化。三是支撑作战不够有力。侦察员与各任务分队指挥员未建立专用通信信道,获取的即时情报信息仍机械地按层级传达,未能实现同步感知。同时未将对讲机、便携式背负台、单兵4G传输等指挥通联手段加以合理运用。
(三)信息通联支撑力度不够大。一是手段运用比较单一。两级指挥机构过度依赖视频指挥网、机要传输系统指挥通联,卫星、北斗终端和4G图传等通联渠道利用率较低,部分人员对自主研发的两级机动指挥系统不会用、不敢用、不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挥效率提升。二是通联支撑不够高效。卫星通信带宽较窄,导致画面不清晰,声音不流畅。对讲机、4G图传、公网对讲易受干扰,音视频传输信号不够稳定,特殊地形和恶劣环境下还存在中断和不通畅的现象,不能满足指挥需要。三是要素值勤还需规范。值勤检查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对所属通信站(台)值勤人员履职尽责情况督促检查不经常。值班值勤未建立纸质日志文书,没有标明详细的时间信息和处理情况。信息通信要素处理流转的部分文电格式和内容有错情发生。
(四)指挥决策效益有待提高。一是精准指挥控制上仍需加强。分队指挥员理解把握上级决心意图不够准确到位,感知判断现场态势能力和临阵应变能力还有短板,报告反馈情况不够及时,导致任务过程中情况研究和处置行动脱节。特别是在指挥部队处置行动时,指令贯通难度大、时效慢、效果差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灵活运用战法上仍需加强。对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情况处置原则把握不准确、战法运用不灵活,重武力对抗、轻柔性处置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机动打击,整体控制阶段,一味求快,突入位置、夺控时机选择不科学,处置效率低下;而打击多点快闪时,抓捕分队与封控和驱散分队协同不紧密,战法手段运用相对单一。执行周边封控、追击抓捕、武力打击等任务时,没有合理运用“宣、谈、诱、抓”的战术手段;三是专业应对特情上仍需加强。面对突发情况、险难局面,处置不够果断、专业应对能力还比较薄弱。面对高空抛物和烟雾弹、燃烧瓶袭击等突发情况时,仅组织简单防护,未及时有效反击处置;对多维侦察、攻心劝降、立体突入、武力打击等重点环节研训不深;处置极端情势行动专业应对能力还比较薄弱。把握“以稳为要、以控为主”的处置原则不够准确,行动中存在处置过激或过软的问题,不善于运用舆论宣传、法理宣示、疏散劝离等柔性手段,不善于知变应变,讲究方式方法,稳妥灵活应对。四是分队协同配合上仍需加强。群队协同配合意识不强,兵兵协同、兵装协同、小组协同不够密切。临兵间隔过于紧密,后侧破障队、火力手防护能力弱,现场指挥员前出组织分队协同,占用大量指挥资源遇袭击冲击时,任务中官兵没有充分发挥防暴枪、防狼喷雾等手中装备作用,任务部队前出处置后,后续部队不知自行跟进和补位,容易导致前后式推进和波浪式队形等问题。
二、新时代机动支队处置非法聚集活动指挥需把握关键问题
(一)抬高强敌背景下的备战基点。始终牢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政治嘱托,紧盯专项任务准备中的定位和摆位,按照战役服从战略的高度,置于维稳大局中审视思考,从全局角度前瞻筹划战役战术行动。立足战略趋势、战场动向、风险苗头,认清强敌背景下可能面临的极端情势和“四反”斗争,按照“随时准备打、一直准备中、紧前准备到位”的要求,真正以刻不容缓、时不我待的临战姿态和实战状态,扛起肩负的使命任务,切实实现一锤定音、一举达成目标。
(二)要强化精准快捷的指挥控制。必须提升运用舆论法理斗争的能力,充分发挥其作战功能,使其准确感知现场态势,紧贴任务进程、紧贴部队实际、紧贴官兵思想。必须树立“精确、快速、灵敏、高效”的理念,优化指挥流程,贯通指挥链路,强化指挥素养,才能在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下提高行动效率。重點围绕解决“五个不会”,着力破解部分指挥员和参谋团队战略战役素养缺乏问题,深化“精准、聚能、速决、控制”作战理念,提高分析判断、筹划组织、快速作业和密切协同能力,深入作战问题研究,战法研讨,实现以数据支撑的精准计算,以实时态势的任务指挥,着力解决谋划布局失衡、摆兵布阵僵化、手段运用呆板等问题。通过树立整体作战理念,优化指挥模式、抓住指挥关键步骤、简化指挥流程、缩短指挥周期、提高指挥效率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多级指挥员“盯着态势实时指挥、基于数据精确指挥、直达末端高效指挥”的业务技能和控制效能。
(三)大抓基于任务的实战训练。要全面加紧提升防范应对重大风险的实战能力,要紧盯强敌对手加强专攻精练,深化任务训练一体化落实,大力开展基于任务的专情专训、基于方案的专案专训、基于能力的专攻精练,要注重协同配合密切度、着眼提高部(分)队自身协同、友邻协同和配属支援力量协同能力,加强处置演练,着力解决不知、不会、不善协同的问题。要坚持紧贴实际、分类指导、分类施训,突出训练重点,提升训练作风,培育战斗精神,切实提升专项训练质量效益。加强实战化、对抗性组训模式新探索,切实破解练兵备战质效不高的问题。
(四)要提升体系支撑的保障能力。应对强敌背景下的非法聚集行动,打的是信息获取仗、综合保障战,必须要有强大的体系建设和前后台支撑,才能将“信息力+兵力+控制力,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制胜机理走深走实。侦察情报建设上,拓宽情报感知渠道,提升技术侦察手段,用好后台综合情报分析,加大分发共享力度,切实增强情报信息分级处理和深层加工能力;信息保障能力上,加大与战略支援部队信息互通,加强军地资源融合,实现以“七情”数据资源覆盖、态势融合更新为支撑的指挥信息系统与指挥控制的有机结合。后装保障能力上,全面提升军民融合保障能力,加强与联勤、地方政府机构沟通对接,建立更为实效的保障机制,畅通各类保障渠道,扎实做好遂行任务各项保障准备。
参考文献
[1]孙儒凌主编.作战指挥基础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勤林、谢绍云主编. 武警指挥专题研究[M].北京:武警指挥学院版社,2010.
[3]李慧智、于得水、孟洪喜主编.处置突发事件指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文,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军队指挥学、作战指挥;工作单位:武警指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