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临时排水沟施工技术

2021-04-08张登辉周天才何涛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2期

张登辉 周天才 何涛

【摘要】本文通过装配式临时排水沟与传统施工工艺的对比阐明其工艺特点,通过工艺原理的表述,工艺流程的阐述,即标准化设计、构(配)件工厂化预制、现场基层夯实及找坡、吊运及拼装、盖板安装等工序要点,以及装配式临时排水沟工程实践的应用,总结提炼其施工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排水沟;工廠化预制制作;临时排水;可周转环保

1、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及装配式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尤其是装配式临时建(构)筑配件,在施工现场中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施工现场临时排水沟多为砖砌粉刷排水沟,固体废物排放量大,不节材、不环保及施工周期长。湖北沛函建设有限公司依托于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长阳沛函装配式科技园”,积极引进行业新技术并结合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工艺优化及创新,总结出一套《装配式临时排水沟施工工法》,并成功运用于公司多个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工艺原理及特点

装配式混凝土排水沟依据标准化设计,将排水沟的各构件进行拆分,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构件生产,单个构件采用企口式结构进行拼接,现场采用塔吊等小型设备进行拼装,拼接之前在2个构件的连接处采用1:3水泥砂浆坐浆,降低排水沟的渗水性,最后安装排水沟盖板。

该装配式排水沟工厂化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易于保证;现场吊装拼接工艺简便,安装便捷,可操作性强,缩短工期;减少土方开挖及现场湿作业,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可重复利用摊销价低,节材环保,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为50Kpa以上现场临时排水沟施工。装配式排水沟不能置于淤泥质土层上,若遇不良地质应进行地基处理后应用。

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工艺流程:标准化设计→构(配)件工厂化预制→现场基层夯实及找坡→吊运及拼装盖板安装。

3.2操作要点

3.2.1标准化设计

构件拆分:将排水沟合理分成各种构件。原则是保证结构安全;便于构件生产;便于构件吊装;尽量减少模具数量,降低成本。

3.2.2构(配)件工厂化预制

装配式排水沟根据构件类型分为U型沟身和盖板,U型沟身和盖板根据设计图纸在工厂进行生产、养护和成型,达到了清水砼的效果。

3.2.3现场基层夯实及找坡

在排水沟安装处提前进行基层夯实,若土质情况比较差,应进行换填后再进行压实,在压实过程中根据排水沟水流的方向做好找坡工作,保证水流顺畅。

3.2.4吊运及拼装

由于单块U型沟身重量为857.5kg,因此只需现场塔吊或小型的3T汽车吊来进行吊运及转运。起吊时用2根直径16钢丝绳进行固定,吊点设置在距构件两端1/3长度的位置,为保证吊运安全需设专门人员进行吊运指挥,拼接之前在2个构件的连接处采用1:3水泥砂浆坐浆,每块U型沟身采用自身企口进行连接,做到互相咬合连接。

3.2.5盖板安装

待拼接完成后,对沟内进行清理保证其无杂物,然后在沟身在盖上盖板。

4、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4.1排水沟单体构件强度严重影响构件的周转次数及耐久性,因此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检验构件的强度按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执行,强度不符合要求进行报废处理。

4.2构件外观缺陷严重制约着构件结构使用安全与耐久性,所以对构建外观缺陷进行综合性验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204-2015)中将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结合装配式构件异形复杂的特点,在保证结构受力部位未受损情况下,简化验收过程并适当放宽对一般缺陷的要求,针对存在缺陷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修补。

4.3构件的截面尺寸为2*0.5*0.5*0.1(单位:米),构件验收标准为长宽误差小于等于3mm,对角线误差小于等于5mm。排水沟及盖板采用Φ8@200配筋,验收标准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204-2015)要求。

4.4装配式排水沟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为50kpa,地质情况好的通过碾压夯实来实现,地质情况差的通过换填来实现,基层的坡度要一致,达到排水效果,坡度允许偏差在1cm以内。

结论:

装配式排水沟工艺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安装时间较之传统施工方法显著缩短,节约人工50%;平均周转4次,平均摊销价较传统粉刷便宜105元 。通过与传统砖砌排水沟对比,装配式排水沟综合单价为180元/米,略高于传统排水沟150元/米,但是装配式排水沟在工期、环保上拥有极大的优势,而且用作临时排水沟可以循环利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S].2017.0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S].2014.0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S].2014.12.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S].2010.05.31.

[5]陈倩.浅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J].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2015,(71):229.

[6]洪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14,(4):186+207.

[7]车大桥,张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精简[J].住宅产业,2014,(9):50-53.

作者简介:

张登辉(1990-),男 ,汉族,湖北孝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