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ESP课程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

2021-04-08龙炳文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高职院校

【摘要】目前高职英语课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ESP课程的开设是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本文根据ESP 课程内涵,分析高职ESP教学的现状,以实际运用为导向,在ESP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提高高职英语 ESP 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ESP;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龙炳文,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交流领域的扩大,社会对专业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都很优秀的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力度,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基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的“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我们强调以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交际能力。目前,国内外流行的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或目的相关的,以学习需求及目标需求为基础的 ESP教学,其实用性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目标一致,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尝试 ESP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素质的期待。

一、高职院校开设ESP课程的必要性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地发生变化,面试时看专业成绩、英语等级证书,还要回答各种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必要时用英语回答)。ESP即专门用途英语,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它把英语学习与学业、就业、职业等联系在一起,把专业词汇术语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专业性,与高职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保持一致。我们从英语教学专家那里找到了强大的理论依据。Hutchinson& Waters(1987)认为“专门用途英语应该被看作一种途径,而不是产品。它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它也不包括特殊的教学材料······它只是一种语言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所有教学内容及方法都是基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开展的。”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ESP课程很及时,很有必要。

二、高职ESP课程教学现状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高职英语教学也在改革之中,以满足学生的自身学习需求和未来就业需求。就学生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于是选修课成为当下学生乐此不疲的事情,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为了毕业后顺利就业,他们要选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有利于提升专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课程。于是,ESP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高職院校。由于没有统一的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师资水平参差不齐,ESP课程教学效果良莠不齐,问题不少,现状不容乐观。

1.教的现状。课程设置定位不明。我们知道ESP 课程有很多优势,它他不仅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辅相成 ,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培养,而且与学生就业挂钩,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不过目前的高职ESP课程设置不够清晰,与专业结合度不高,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 院校对其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多,多数院校没有专门的 ESP教学组织机构,相关专业活动很少展开。ESP课程教学课时数不足,大多数院校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并且作为选修课或考查课程开设,考评机制随意,难以保证ESP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和方法过时,缺乏创新意识。高职教育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实验实训室—车间一条龙教学,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一目了然,突出与专业岗位需求相关的实践技能,实践教学简单明了。但在ESP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备课不充分,课堂设计不到位,缺少专业知识和资料作支撑,照本宣科,对号入座。课堂教学以讲授法和语法翻译法为主,只重视学生对词汇、语法和句子翻译的学习,语言输入多而输出不够,学生没有机会和场合利用语言、练习语言和实践语言,或者说在实践练习方面做得不到位,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课程师资力量薄弱。高职英语教学逐渐走向ESP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践技能,大方向是对的。在教学上,承担ESP课程的教师来自两个方面:英语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和现有的英语教师。这样的安排有利有弊: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较差,语言教学经验不足,授课时偏重专业知识,专业术语多,教学难度大,学生不易接受,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策略和交际技能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英语教师承担ESP课程教学,他们缺少相关专业知识来支撑。在ESP教学中,虽然他们的语音、语调、教学方法受到学生欢迎,但因缺少专业知识使他们在理解专业知识、专业术语时有诸多困难,讲授中难免出错,有时会弄出笑话。

2.学的现状。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ESP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力有限,主动学习精神不佳,只是被动接受,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大多数院校把ESP定位为选修课,课时不足,一般为30个学时,2个学分。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率一般。在教学中,教师教授ESP课程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专业词汇和术语多,学生记忆难度大。对于基础较差的高职生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对专业词汇术语、专业文章的理解。学生对ESP课程学习有畏难情绪,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疲于应付,考试过关是他们的理想。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有时候急功近利,以通过考试为目的。无论是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大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外部环境来说,高职学生有一半左右来自职高,英语基础没有打好,学习习惯欠佳,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从内部环境来说,学生怕丢面子,缺乏自信心,焦虑感重,学习比较被动。他们学习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大学A级、四级或六级考试。对ESP课程学习认识不足,花时间少,又受到不良的教学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影响。于是,虽然他们刻苦努力学习,课内与老师配合,但效果并不很明显,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的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心理负担加重,继而对ESP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动机逐渐减弱。

三、ESP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ESP课程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任务艰巨。从上述分析我们看到,教和学的状况均不佳,问题出在哪儿?我认为该课程缺的是顶层设计。对教师来说,单枪匹马完成不了这么艰巨的任务,因为 ESP 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院校领导挂帅,协调各院系和任课教师一起讨论课程设置、大纲制订、教材选编、教学组织、过程监控和測评等一套完整的方案,以适用于各专业。基于对以上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优化ESP 教学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合理设置 ESP 课程。在学生英语学习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我们要分期分批实施ESP教学。笔者认为,第一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分普高学生和职高生两个层次,48学时,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参加每年12月的应用英语等级考试。从第二学期开始进入ESP教学。学校可以开设各类 ESP 课程供学生选择,以利于他们提高综合素质,让那些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了统一大纲的具体指导,各专业的ESP课程有章可循,课程设置趋于合理。我院各专业均开设 ESP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语言交际能力和专业英语实践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是目前ESP教学的主要方法,该教学法把语言能力目标和工作能力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使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运用有机结合在一起,每一项任务都是一个整体计划。这一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专业的特点,与某种职业活动联系起来,突出重点,有意识地部置“任务”,为训练相关的技能服务。任务完成之后,学生能够获得一种满足感,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反复完成几个任务后,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ESP学习使学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语言学习意识越来越强,学会了锻炼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 ESP 教学中,“任务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精心编写和优化 ESP 教材内容。ESP 教材的编写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采用任务模块编写思路。每个任务模块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本身是相对完整的、独立的。教材内容选择要有明确的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内容与学生专业相关,能力目标训练要体现职业特点。设计的教学方案和课时安排切实可行。利用需求分析原理对授课学生进行需求分析,尽量选择教材内容,理论知识够用即可,不能偏深偏难。内容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易于实践练习。课程结束后,学生学到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尤其是专业术语),通过操练和实训,学生自然而然地学到语言实践技能。

4.建设一支优良的ESP 教师队伍。ESP课程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精通语言和专业。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ESP 教师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借鉴:首先,打破现有教研室结构。如今基础英语教师需求越来越少,应做好教师分流工作,让年轻的学习能力强的英语教师进入专业课教师教研室,担任ESP课程教学,随时随地向专业课教师讨教学习。其次,根据学校的规划和师资需求,选派英语教师到其他高校相关专业进修,回来后担任ESP课程教学。再次,选派专业课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出国进修语言,加强英语交际能力训练。第四,在校内经常开展教研活动,鼓励英语教师跨专业听课或专业课教师听英语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另外,由于英语教师担任ESP课程的教学是跨专业的,任务艰巨,学院要关心ESP课程教师,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优评奖方面向这些教师倾斜。

四、结语

ESP课程教学是未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主流,肩负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任。目前的ESP课程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教与学都不容乐观。ESP课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从宏观来说,作为高职英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部分;从微观来说,这门课程涉及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与就业紧密相连。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高职院校领导重视这门课的建设,人力物力大力支持;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改进教学方法。总之,只要各高职院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本校的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内容取舍、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着想,我们ESP教学便能走上一条欣欣向荣的阳光之路。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徐学敏.智能云教学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84-88.

[3]凌来芳.基于微课程的高职英语拓展课程资源建设[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25(1):77-80.

[4]李炎芳.高职英语教学中ESP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0):93-94.

[5]江宁.高职ESP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4(上):155-157.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高职院校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