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1-04-08杨宏

学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反思文言文

杨宏

摘 要:文言文整体学习难度比较大,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师需要不断探究出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文言文鉴赏能力。中职教师应对当下文言文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并结合文言文教学情况探究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文言文;教学反思;教学方式

文言文由于自身的文体特点,整体学习难度比较大。而中等职业教育(简称中职)阶段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薄弱,知识架构松散,我在测验中常常发现部分学生还在使用拼音,在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因此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中职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文言文文体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攻克文言文的重难点,同时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让课堂更加生动、饱满。

一、当下中职文言文教学反思

(一)重“教材”而轻“拓展”

中职语文学科教材与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材是存在差异的,是基于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水平进行设置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时长给出了规划,建议控制在16-22课时。相比普通高中语文教育目录,中职文言文篇章较少,难度也有所下降。但实际上,文言文仍然是中职语文的重难点,如赏析难度较高的《鸿门宴》《六国论》《师说》等经典文章也被收录在内。真正的问题是“仅仅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较为系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很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

现代人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字这一载体探究传统文化之结晶,而拥有几千年历史底蕴的文言文直到1915年才逐渐被白话文所代替。因此,文言文是一套完备的语言文字体系,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特征的文言文风格,可谓历久弥新,仅仅依靠诵读学习几篇古文就想通晓文言文精髓是不可能的。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收录的篇章仅仅是冰山一角,所呈现的只是集大成者中的一小部分。而部分中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应试成绩,总是依赖教材内容,忽视了必要的拓展延伸,以至于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来学习知识,很难形成系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可谓缘木求鱼。

(二)重“讲解”而轻“理解”

对于中职教师而言,由于文言文文体结构复杂,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多,教师为了完成学业测试的基本要求,增加知识点覆盖面,常常容易陷入“说文解字”的泥潭,一味地讲解语法词汇,甚至只是单一地进行通篇翻译,妄图兼顾文本与考点,寄希望于学生能够“博闻强记”,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硬着头皮讲解完了整篇文章,而学生却是一知半解,根本记不住核心知识点。这样的教学只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无法做到钩玄提要,更无法落脚到学生主体,学生提不起兴趣,乃至“谈文言色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更无法做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

(二)重“文本”而轻“品读”

品读经典是提升文化素养的最佳途径,有助于活跃思维,加深对文段的记忆和理解。但是,部分教师常常不能知会品读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意义,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文本解析上面,又或者仅仅是领着学生进行简单的泛读,犹如蜻蜓点水。而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节奏和韵律上存在较大差异。正所谓“良辰岂可轻辜负,浅酌低吟皆是歌”,与歌曲曲调一样,文言文讲究字中押韵,其中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古代常用文体都具有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只有细细品读才有助于理解文言文,进一步感受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反之,文本内容仅仅是文言文的一部分,过分强调字、词、翻译,单纯地咬文嚼字,则会导致文言割裂,难以体会其中的韵味和意境。

那么,中职课堂的文言文教学如何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毫无疑问,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究,下面我将结合文言文文体特点,浅谈中职课堂文言文教学策略。

二、探究文言文教学新路径

(一)通过示范性朗读层层渗透文本

叶圣陶曾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文言文是一种修饰性文体,是古人在口语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演变而来的。古人好吟诵诗词,追求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一篇优质的文言文光靠“写和阅”难觅其精髓,必须靠不断诵读,细细品味才能感受。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将自身置于语境之中。学生不仅要多朗读,更要精细地阅读。但在部分中职语文教师的潜意识里,朗读就是提高朗读的频率,仅仅是提高朗读的次数,全班泛读、小组朗读或是个人朗读。但在实际情况下,这样的阅读是缺乏效率的,仅仅起到了通读的作用。部分中职学生可能并不知道哪些地方该停顿或重读,语气如何变化。因此,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的示范性朗读教会学生正确品读文段。一次优质的朗读课可以省去教师许多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少中职文化课教师并非汉语专业科班出身,大学期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汉语言教育,不了解文言文基础知识,把握韵律和节奏稍显不足,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清楚句子韵律规律和轻重读落脚点。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通过自主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文言文诵读技巧。在平时的课堂教育过程中通过示范性朗读,带动学生进行模仿,教会学生读准字詞音节,注意停顿和韵律,通过“乎”“矣”“者”等语气词悉心体会文段中语气和情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让课堂更有感染力。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朗读者》等优质的朗读范文,创设意境,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在示范性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深入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学生通过模仿,能进一步提纲挈领,掌握文章脉络和核心知识。

(二)运用自主探究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课改背景下,纯粹理论化讲解的教学模式需要摒弃。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有限的,通常一节课专注时间不到半小时,一味地讲解文言字词、语法,容易增加学生的倦怠感。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对于较为枯燥的文言文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教师可以进行巧妙设计,通过开放式提问或创新课堂模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时,由于涉及的词汇较多,尤其是通假字,存在明显的古今异义,讲解难度不小。这时,不妨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距关,毋内诸侯”“具告以事”“因击沛公于坐”等出现通假字的语句中进行探究,不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使其联想到“字形”“字音”上的变化,发现通假字的规律。这样一来,教师既精准把控了课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动机。

(三)巧用課外拓展提升学生概括能力

文言文风格迥异,又各有千秋,强记硬背式的学习仅仅是浮光掠影。我认为,文言文之间常常具有某些共性,又存在差异。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发觉不同文言文的共性与差异,做到求同存异。学生在文言文阅读鉴赏过程中能依据之前学习过的篇章和知识点,联系上下文进行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但不能忽视的是,部分中职学生的文言文基本功并不扎实,无法掌握科学的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进行课外扩展,穿插讲解关联性强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鸿门宴》这篇文章时,可以拓展延伸到《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古代政治类记叙散文,这类文章都是通过历史事件的描写,在矛盾中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由此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学习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手法,从而归纳总结出文言文人物刻画的常见手法。同时,这些方法论也能进一步指导学生运用到写作当中,提升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四)挖掘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精神内涵

俗话说,经典永流传。文言文作为古代艺术的一大瑰宝,融合了先人众多智慧结晶,其背后蕴涵了许多精神内涵。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并通过文字存储记录,千古流芳、传承至今。而中职语文教材也收录了不少这类的文章,因此,通过课堂这个载体,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优秀文化,并透过文字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教师不能仅仅一笔带过,在表面上解读文本。教材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书,有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只能满足“听说读写”,教师有义务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更为浩瀚的精神财富,这样也能更加丰富教学过程,让课堂呈现更为饱满。以鸿门宴为例,文中提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教师可以就此进行剖析解读,揭露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尊卑座次,君臣、官职等级鲜明。而文中开头出现的重要角色“曹无伤”的官职左司马也反映了这一特点。司马是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而在汉代,官职贵贱大有学问。然后,引导学生对古代尊卑贵贱,宗教礼法进行思考和讨论,进而对价值观有更深刻的感悟,如此一来,学生既丰富了知识面,也充分理解了其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产生了精神上的洗礼和碰撞。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文学与思想”的统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需要教师自身有这方面的敏感性,并做足功课,大胆进行尝试。

三、结语

总之,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反思,精准施策,依托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教材进行教学。同时,避免局限于常规教学手段,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维度、多角度不断探究具有创新性的高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动机,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充分挖掘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文艺术价值。教学重在创新,更在落实,通过提出以上见解,希望能和各位同仁一起努力,为职业教育语文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刘苗.“言”“文”并重,提高文言教学效率[J].文学教育,2020(4).

[2]刘亚勤,康秋霞.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陕西教育,2007(10).

[3]谭颖.高中新课程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08).

[4]阳义荣.文言文教学策略浅谈[J].科学导报,2020(13).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反思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