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融合

2021-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声乐舞台艺术

赵 悦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声乐教学作为艺术门类学科,在高校扩招及大力发展之下,已经逐渐脱离传统课堂教学思路,形成较为成熟的大班授课模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艺术类学科大班授课下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学生创新能力薄弱。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审美能力,将对艺术感性的认知与理性的思考加以结合,逐渐内化成为学生未来艺术创新的基础。

一、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融合的意义

在声乐教学中探讨审美教育的融合,在当代高校声乐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其意义作以如下分析:

审美教育,是声乐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声乐教育属于艺术课程,其遵循艺术学科的基本规律,其中审美,尤其是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得以保留下来,而作为表演者、创作者,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才能将基本的演奏或演唱技能升级为必要的艺术作品[1]。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使学生将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融合在一起,才能切实的推进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

审美教育的融合,符合新文科教育理念之下的高校声乐教学革新的方向。在以往高校声乐教学中,往往缺乏审美与文化角度的切入,更多的关注到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而这也是当代音乐教育所缺乏的。审美教育的融合,使声乐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逐渐回归艺术学科本色,日渐推动声乐教育的革新发展。

审美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高校学习声乐,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实践,而舞台往往是最终归宿。艺术类学科学生渴望舞台,但是想要在舞台走得远,不仅要学习相应的声乐技术,更要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逐渐去自主发现、自主创新。艺术的传承不是单纯地进行演奏,不同气质、不同情绪的演奏者,都会在舞台中与所演奏的曲目融合,形成独特的演奏特色。审美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成长的方向所在。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制定清晰的审美教育思路

高校声乐教学本身已有了一定的课程结构、教学体系等,并且分化为支撑起整个大学学习生涯的课程内容。将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融入到声乐教学中,也应当在遵循现有声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做以系统规划的[2]。

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迈入高校声乐课堂,就意味着开启了一场盛大的艺术修行,其中没一点积累、没一滴学习,都是之后艺术之路的铺垫,而每个人走的或长或短,都依赖于个人的成长。审美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审美能力,然而能够始终把握大众审美的能力则需要学生不断更新、不断学习的,由此,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自主积累能力,才是审美教育应当完成的工作。培养学生具备声乐审美意识,借助兴趣吸引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动力,是当前高校声乐教育重要环节。以兴趣引入,也是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融合的开端。

其次,则是有意识地操作,如在音乐审美方面,如何扩展学生视野、完成教学任务。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一大弊端是选择的单调性,很多学校无论是在声乐练习曲目还是声乐教学中,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倾向某一门派或整体对西方声乐的偏向,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声乐学习天然的偏科。而审美教育则需要找到音乐作品的内核及共鸣部分,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扩展学生声乐学习视野。在学校将审美教育融入到声乐教学中时,就要开始尝试从宏观上构建体系、选择素材,并将知识循序渐进,缓缓地指导给学生[3]。

最后,是个性化。审美教育最终能够促成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声乐中不再是机械的歌唱者,而是一个有个性、有独特魅力的演唱者。当审美教育进行到一定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针对每位学生做以具体的指导,指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以此为未来发展方向所在。

(二)培养学生演唱技巧应用能力

审美教育需要依托于具体的演唱技巧得以达成,由此,在高校声乐教学点,关注到学生演唱能力的提升,仍然是教学的基础所在。这里强调的声乐演奏技巧,不同于科学的发声等,更多的是对歌曲实现润色的效果[4]。

在具体的教学中,演唱技巧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以提升:

其一,进行歌曲分析练习,对将要演唱的歌曲做以全面的剖析,包括歌曲中未展现出的创作背景、作者轶事等,进而讨论其演唱技巧。深度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背景,揣摩其中的情感内涵。

其二,引导学生把握声乐演唱过程中的情绪基调,利用自身的演唱,试着去表达情感,增强情感体验。

其三,整理不同声乐的演奏技巧,为较长周期下课堂教学的提升做以铺垫及积累,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当学生找到自身的教学方法后,则可以做以铺垫,长此以往,则能从模仿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寻找到自己的特色。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展开审美教育工作,应当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素养,使其扩充知识面,为教学工作的不断升华做以积累。审美教育包含了“美“、”美学“、”教育“几个方面,作为当代声乐教师,既要有追本溯源,找寻到久经时代考验的”美“的本源,同时也要具备捕捉当代热点的能力[5]。

近年来,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不断升华,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艺术形式多样,大众艺术蓬勃发展。处于这样时代下的高校声乐教师,作为学生艺术道路的引路人,应当不断约束和完善自身艺术修养,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及教育能力。

作为高校声乐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并在日常教学中得以不断实践,由此,不妨多抽出一些时间进行多元的审美内容扩展,如阅读书籍、生活体验等,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审美往往是互通且多元的,由此,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关于美的阅读、作品赏析等,去找寻音乐灵感,不断进行自主的思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声乐教师也要不定期出去寻找一些舞台表演的契机,真正站在舞台上找寻灵感。长期以来,教师针对教材的讲解、对音乐作品的赏析等可能会逐渐流于形式,唯独缺少了舞台感,也需要在时间中去找寻与探索的。同时,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能,将自己的知识积累,转化为具体内容,讲解给学生听。

(四)关注学生艺术兴趣和鉴赏能力

关注对学生艺术兴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融合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关于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在前文已经加以论述,这里主要讨论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发现美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前提是具备基本的关于美的分辨能力,以及足够的文化积淀。我国当前高校声乐教学普遍存在着偏西化的问题,在其影响下,民族音乐占据的比例相对较低,本身就是一种缺失,显然也与我国的审美有所偏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现有教学体系之下,做以补充,将一些音乐的美做以调整,及时将知识指导给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这里想要特别提及的,正是我国传统声乐鉴赏的补充及丰富。在传统声乐中,不仅有音乐的一般技巧,实际上也蕴含着未曾言喻的我国声乐的美,从中汲取关于审美的营养,根本上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也能使学生的审美有了根基和教育思考。关注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也要将技术层面的内容指导给学生,如进行相应的审美能力的训练,必要的书籍及课程推荐等,如在讲解到某个知识模块时,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各位艺术家的时代背景艺术特征等。经由实践,品读经典,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五)学生舞台表现力及情感表达

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所在,也是学生能够逐渐由课堂学习走向舞台的必然修养。同样的,舞台的实践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结合实践养成良好的舞台表现力等具有积极影响。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为学生增加一系列的舞台实践机遇,多元拓展教学实践环节,借此完善教学工作。在舞台之后,教师也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以及思考——思考如何去表达更为完美,关注当前暴露出的问题,总结本次舞台的经验等,舞台表现力的达成,实际上是在舞台上一点点的磨练,这些都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应不断扩展与尝试,积极地做以探索与思考。

三、结语

在当代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是学生未来持续发展及音乐积累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将审美教育转变为声乐课堂的具体实践,使其可观、可感、可品评。作为高校声乐教师,可以进行自身的思考,扩展自身的教育视野。同时,也要将其量化为具体的策略加以开展,如通过必要的技巧训练、兴趣建构等,以此完成声乐审美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声乐舞台艺术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纸的艺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