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的多元主题教学
2021-04-08文玲
文 玲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
一、前言
《我的叔叔于勒》自20世纪60年代被选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以来,其单元位置和作品内容都在不断更改,这也说明了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直至如今,这部作品早已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屹立不倒,也作为外国文学中的典范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这样一部名家名作,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几经坎坷,其主题解读经历了社会化、工具化、多元化解读时期。因此,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多元主题解读,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助于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于19世纪末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自1883年发表后,在全社会引发广泛讨论,被许多不同国家的读者喜欢。五四时期,学者将其译介成中文,随后在中国广为流传。作品篇幅不长,但其巧妙的语言描写,细腻的人物内心刻画以及丰富的主题都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20世纪60年代,《我的叔叔于勒》首次入选教材是被当作批判资产阶级丑陋,称赞社会主义美好的思想武器,这一刻板印象也在许多师生心中根深蒂固。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自由、开放,这为作品的多元解读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调。21世纪初开始的语文课程改革明确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因此,在当下的教学中,若还是把作品主题简单概括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讽刺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恐怕不合时宜。
二、《我的叔叔于勒》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教材出版的权威机构,着手编写各类教材并在全国正式投入使用。《我的叔叔于勒》在1961年被选入人教版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中,这也是该作品问世79年后,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初中语文课堂。在这版教材中,并没有收录作品原文,而是做了大量的删减和改动,直到今天,统编版教材仍然是使用删减版。对比作品原文,课文删除了开头结尾部分,以及作品中间描写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和童年约瑟夫同情于勒的心理描写。在此版教材同单元的篇目中还选入了契诃夫的《变色龙》。编者将这两篇外国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放在同一个教学单元,其编写意图显然易见,是将其当作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讽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以及民众的自私冷漠。这是出于中国当时社会背景的需要和现实经济条件的制约,急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供良好正面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环境。因此,政治教育渗透到各方面,语文教学也未能幸免,成为政治的附庸。所以在这一时期政治化的解读作为“唯一”的主流解读是不足为奇的。
20世纪60年代后期,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逐步被扭曲。基于此,《我的叔叔于勒》与很多外国文学作品一起消失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改革开放后,本篇作品再次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此后,虽经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和教材修订,本篇课文却一直被保留下来,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基础篇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一场前所未有的语文教学大讨论引起教育界对语文课程的深思,新课程改革让语文教材的面貌焕然一新,语文课程不再是政治教化和思想“洗脑”的工具。2003年,《我的叔叔于勒》和《故乡》《孤独之旅》《心声》被放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同一个教学单元。显而易见,此时《我的叔叔于勒》不再过多强调政治批判,而是关注作品蕴含的人文关怀。从这时开始,课文的主题定位才发生本质改变。
2018年,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全国开始使用。在此版教材中,《我的叔叔于勒》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其单元教学的设置基本延用了2003版,在篇目上稍有变化,删除了黄落佳的《心声》一文。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提出:“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同时单元学习目的做了明确要求:“学习这个单元,要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②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即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学会独立思考,正确看待世界,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我的叔叔于勒》在不同时期的解读
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社会历经重重磨难后终于站起来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在世界舞台上熠熠发光,怎样保持永久的生命力这一问题成了这一时期的焦点。教育首当其冲担任起政治教化的重要使命,而教科书作为教育形式的重要载体,自然在选篇和作品解读方面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1960年2月《关于提高中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请示报告》中关于语文教学目的有这样一句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得到发展和提高。”③一个个醒目的政治字符,都为语文课程披上了“政治外衣”。笔者通过搜集、分析有关《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总的概括为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和社会主义的美好,讽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际关系和资本至上的思想观念。单一社会视角的解读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和人文关怀。即便有对艺术层面的解读,由于社会现实的局限性,也将其归纳为为主题服务,这一阶段的解读被归为社会化解读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掀起思想解放热潮。这一时期,作品的解读开始注重文本本身,《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也朝着更人性、更自由的方向进行。1986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再次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大纲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即不再过分强调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而是注重作品的写作手法、艺术价值等方面。语文开始超越阶级属性、超越意识形态的桎梏,因而,这一时期的解读是工具化的。
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学者们就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一直争执不休,语文课到底该上成政治课、文学课还是什么课呢?语文教育界的泰斗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课既不是政治课,也不是文学课,语文课就应该是真正的语文课,是语言和文学的结合。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这一观点并没有被落实,语文课也没有成为真正的语文课。1997年11月,《忧思中国语文教育》拉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语文教育变革的帷幕,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再次引发学者深思。1999年,教育部组织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集中讨论、修订语文教学大纲。历时两年,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开始实行。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首次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④
此后,《语文课程标准》以此为本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只是个别内容作了稍许改动。
文学作品丰富的意义内涵要求我们从文本自身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作品的主题。对于《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解读,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传统解读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学参考书和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主题分析,都将其贴上“人与人之间异化的关系”“金钱至上的观念”的标签。教师引导学生从社会学的角度得出作品的主题是批判和讽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异化的金钱关系以及金钱至上的理念,这无可厚非,也合情合理。但问题的关键是把作品蕴含的丰富意义和多元主题作唯一的解读,是不可取的。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S].北京.1978.
②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1.
③教育部.关于提高中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请示报告[R].196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