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究

2021-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公众服务

高 青

(山亭区文化和旅游局,山东 枣庄 277200)

一、引言

推进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还是实现我国文化强国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贯彻和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客观要求,所以,加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下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点

(一)时代性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早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实现我国文化强国发展提出的一种新的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文化发展中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的有效融合,所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着很强的时代性特点。

(二)公益性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为基本性的特点就是公益性,主要是因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让公共文化实现全面覆盖,满足每一个公众的需求,实现公平和平等的普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一些城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等,这些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所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为基本的特点就是公益性。

(三)开放性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有着开放性特点,是民生建设的重要方法,所以,不管是在城市建设中还是乡村建设中,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公民们的文化生活。

另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提供者也有着开放性的特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供者大多是政府部门,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是要以平等开放的原则来实施的,并且还需要对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让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活跃和发展起来,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充分的利用。

(四)现代性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新时代发展下的文化事业建设发展思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着很突出的现代化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主要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具有创造性和时代精神的公共文化。同时还有着现代化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以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基础,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来为构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①。

三、新时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我国市级层面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在市级的群艺馆中,很多城市中都建设了一些新的群艺场馆,并逐渐开馆,为群众服务,例如,一些市级的博物馆、市级的美术馆、市级的图书馆等一些重点文化场馆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另外,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县级层面中,也有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馆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此外,在乡镇层面上,一些综合性的文化服务站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函,乡镇级别的平均达标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为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基础和服务保障。

(二)公共文化承载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首先,文化保护单位和组织正在不断的增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无论是省级、市级,还是县级,国家及文保单位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更加广泛。另外,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大宣传和保护,例如,一些地方性、民族性的民间舞蹈、杂役、剪纸、木雕、脱胎器、刺绣、印染等工艺技术,这些不仅受到了国内人民的喜爱和尊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构建起了一些助理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公共文化品牌。

此外,一些红色文化也得到了广范的传承和发展;例如信仰者、方志敏等一些电视文献纪录片等,同时这些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文化也被纳入到了中小学读本中,为人们的业务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参考和基础。

(三)公共文化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层次化

随着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政府部门针对公共文化的人才培养制定了一些政策和自己方面的扶持,并和社会中的一些培训机构、民间艺术团体等组织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文化专业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此外,在一些高职院校和高校中,也增添了一些关于公共文化建设服务的课程体系,学生们可以通过必修课程或者是选修课程的方式来学习更多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知识和技能,为我国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四、新时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更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

在新时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的提升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了满足公众精神方面的需求,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公众的需求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以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尊重公众的需求和意见,充分的发挥出公众主体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公众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和学习,提升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的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并在此活动中来培养公众对当代文化价值的认识②。

另外,还可以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具有创新性的艺术精神作品,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化的鉴赏能力。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公众的文化权益进行保护,提升公众的幸福感。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适用性水平,也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所有内容都要满足于公众的实际需求和基本的文化需求,并在标准化服务体系构建基础上,以不同地区公众不同需求、不同公众需求之间的差异等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现有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供给性效率比较低,实际的供需并不平衡,一些地区出现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当等问题,所以,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以公众实际需求为基础的供给服务理念为指导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另外,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全面的、科学的需求表达反馈机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互动平台来了解公众的实际需求,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实现针对性、精准性、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三)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社会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部门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和公正,而社会力量的参与是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所以,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以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指导基础,形成良好的参与空间和环境。同时,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设计来明确社会参与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范围和界限,逐步发挥出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和价值③。

另外,还要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激励机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荣誉奖励等制度来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多元化发展。

五、结语

新时代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公众实际的需求为基础,不断的对构建路径进行完善和创新,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满足新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注释:

①康璇.文化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20(28):24-28.

②史建飞.桂阳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58-59.

③司文涛,牛家儒.新时代完善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9(07):1-6.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公众服务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